×

官架子 官老爷 中国 古代 为何

古代中国的官老爷,为何爱摆官架子?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7 15:32:03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古代中国的官威文化,到底是从哪来的?今天,我们用十分通俗易懂的话,来谈谈这个问题。

在很古早的时候,我国的臣子见皇帝,是不需要下跪的,当时行的是简单礼节,例如拱手啊,作揖啊,等等之类,但是呢,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什么事情呢?答案是:

臣子造反

是的,就是说,皇帝慢慢发现,有一些臣子,尤其是武臣,上一回见面谈事,没发现有什么异样,但是呢,人走了之后,悄悄起兵造反了,结果当皇帝的,费了很大的功夫,才平定了他的造反,于是皇帝受到了教训:知人口面,不能知心。

于是,痛定思痛,皇帝想要搞出一套机制,以确保为皇帝服务的文臣武将,手握权力的,带兵的,都是真心效忠皇帝的。

为什么?因为啊,实在是不放心哪。当个皇帝的,整天担心臣子造反,坐卧不安,寝食不宁,你可知道那种焦虑的滋味。

可是,如何保证皇帝任用的文臣武将都是真心效忠于皇帝呢?

答案是: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因为啊,人心隔肚皮,皇帝再怎么聪明,也无法透视臣子的灵魂世界。

那么,怎么办呢?问题必须要解决呀。

不过,虽然人的灵魂无法窥探,但是可以通过人的行为来测试灵魂。所以,皇帝想出一个办法:规定所有的臣子,都必须向皇帝下跪,磕头。

你们必须通过下跪这个动作放弃自尊,以示效忠,否则,我就不敢用你

为什么呢?因为啊,双膝下跪,作为一个人,你的尊严就荡然无存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筛选器,它把所有不甘心给皇帝当奴才的、有一点点气节的、有一点点个性的、有一点点谋反可能的文臣武将,全都排除在皇帝的班子之外。

展开全文

有历史爱好者把“下跪”一事解读为皇帝享受臣子向自己下跪的快感,其实,还真不是,下跪和磕头这事,只是一个门槛,它不是一个向上的门槛,而是一个向下的门槛,“下跪”这个仪式为皇帝,把可能不效忠于自己的人,几乎全部排除在体制之外。

也就是说,皇帝为了自己的安全,和皇权的稳固,用“下跪”这个动作,来测试臣子的效忠,以及扼杀臣子的个性和造反的可能,凡是怀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思想的人,都被排除在皇帝的文武班子之外,无法掌握帝国的财政和人力资源,所以,皇权可以得到稳固。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皇帝发现:设置了“下跪”这个筛选器,还挺有效果,文武百官造反的事情,果然逐渐变少了,皇帝治理团队、乃至治理国家,开始变得容易了,省心了,为什么?因为每一个新任用的官员,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就要向皇帝下跪,从一开始就怂了,内心深处那么一点棱角,从一开始就被磨得干干净净,怂的时间久了,怂着怂着就习惯了。

所以,皇帝坚持要臣子下跪,因为这套办法,都是在长年累月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且重要的是,除了这套办法之外,皇帝其实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我们回顾历史,不得不说,皇帝的这个判断,其实是基本准确的。

举例说,1793年英国使团领队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只愿单腿下跪,而到了1816年,英国使团领队阿美士德,更是根本不愿下跪,以至于根本见不到嘉庆皇帝,乾隆和嘉庆,先后都嗅到了英国人的“不恭顺”和“桀骜不驯”,他们都叮嘱百官:日后要注意防范这个名叫英吉利的“小国”。

结果1840年向大清的国门开炮的,果然,就是英国人,判断非常准确。

马嘎尔尼向乾隆单腿下跪,乾隆爷感觉很不爽

可见,肯下跪,不肯下跪,用来筛选奴才,其实是蛮准确的。

再举一个例子,1892年,香港华人西医书院把孙中山举荐给清政府,孙中山到两广总督衙门办手续,当时衙门的办事员对孙中山摆官威,很无礼地甩出一张履历表,让孙中山填写,孙中山受不了这种官威,扭头就走,可是你从清政府的角度看,他们正好通过摆官威,把一切不服从的人员,排除在大清的官僚体制之外,以免对朝廷、对皇上、对大清构成威胁。

那么在古代,习惯了在朝廷向皇帝下跪的臣子们,他们回到地方当官的岗位上,也把朝廷“下跪筛选奴才”的这套机制,在地方付诸实践,为什么?因为道理是一样的,皇帝通过下跪来筛选效忠的臣子,当官的也可以通过下跪来筛选顺民。

这就是为什么古代的县官升堂审案,无论你是原告,还是被告,都要双膝下跪,因为县官要通过“下跪”这个筛选器,把“非顺民”踢走,县官的意思是说:无论我如何判决,你们原被告双方,都要服我,如果你不服我,那么从一开始,我就不审你这个案,免得你到我的上一级那里去上诉,为何?因为你去上诉如果翻案了,上司会怪罪我,对我的仕途不利。

清末审案,原告被告,都要下跪,以示服从,否则,案子不获受理

那么我作为县令,如何判断你服我还是不服我呢?下跪。肯下跪,就说明你服我,不愿下跪,就说明你大概率是个“刁民”、大概率不服我,那么我当庭把你赶走,不审你这个案子。

这,就是官威的由来。

古代的县令出行,随行队伍要摆出“肃静”、“回避”的牌子,随员敲锣喊路人回避。

清末官员出行,可见“肃静”、“回避”牌子

为什么?其实是向民间传达三个信息:

信息之一:我是县官,你是贱民,不要挡我的道。

信息之二:我是县官,平时施政、审案、剿匪等各项事务,得罪人很多,你们这些贱民,不要靠近我,因为我无法分辨你是不是来找我寻仇的。

信息之三:我是县官,你是贱民,你们必须要学会怕我。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点:

你们必须要学会怕我

为什么县官要求百姓怕他?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县官的施政,每一条法令出台,都要求百姓绝对遵命、顺从、照办,无论你有何种异议,甚至利益冲突,你也必须无条件服从,要做到这一点,前提就是:你要怕我。

是的,我就是要你怕我,当官的,就是要百姓怕他。

这就是为什么在古代,地方官很少和老白姓打成一片,因为距离产生威严,没有距离,就没有威严。

如果你当官的,那么和蔼可亲,百姓就不怕你,如果百姓不怕你,你的施政在民间遇到的阻力就大,这些,都是经过严密的利弊计算,而且也是古代皇权体制下,统治阶级长期总结经验的结果。

总之一句话:

传统官威文化

是皇权制度的延伸

是古代主权不在民的典型标志

说得更清楚一些,古代地方官在老百姓面前表现的官威,其实是在模仿皇帝,它是一套自上而下的、成熟的统治权术。

这就是为什么,古代的地方官,又叫做“土皇帝”。

也就是说,在皇权时代,从皇帝到地方官,他们治理国家主要是通过以暴力为后盾的官威,来制造恐惧,并且利用他们制造出来的恐惧,来对老百姓进行有效的管制,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皇帝自身的地位,以及文武百官自己的官位。

当然,古代这套东西,在我们今天看,早就过时了,早臭大街了,很多年轻人也不买账了。

从财政角度看,古代统治者用官威这一套,来恐吓百姓,统治百姓,维护皇权和官位,不得不承认,它是一套低成本、高效率的系统,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古代,底层百姓除非吃不上饭,否则一般都不敢造反,也不敢对当官的说一个不字。

这个话题展开来说,清兵入关之初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这两次大屠杀,也是为了制造恐惧,清兵的目的是通过屠城,在中华大地制造恐惧,以实现征服战争的早日结束,这个从财政上来讲,也是一个低成本高效能的办法,尽管很残忍。

扬州屠城,制造恐怖,加速结束战争,以最低成本确立统治

同理,清兵入关之后,强迫汉人剃发,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筛选器,如果你连剃发这么羞辱的事情都能忍受,那么说明你是我大清的好奴才,可以留你一命,而如果抗拒剃发,那么说明你是一个造反的隐患,正好可以筛选出来,趁早杀掉。

强制剃发是个狠招,它把所有敢造反的人,排除得相当干净

参考资料一:谭嗣同《仁学》:“繁拜跪之仪以挫其气节”,意思是说,清朝把臣子向皇帝跪拜的礼仪发展到极致,就是为了从根子上扼杀臣子的气节、个性、雄心和不服从的苗头。

参考资料二:清代朱克敬《暝庵二识》:“曹文正公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某请其故,曹曰:‘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意思是说,清代大臣曹振镛,当官一生,平平安安,别人问他是如何做到的,曹振镛说:其实就是对皇帝多磕头,少说话,意思是说,做个好奴才,就可以保平安。

参考资料三:《清代巴县档案汇编》:1758年,巴县村民到衙门告状,跪称:“蚁民叫做杨国材,父亲杨尔安原是孝里四甲的乡约长,一直兢兢业业办理公事,谁知不幸于今年九月十一日去世,蚁民本应代亡父承办公务,不敢渎禀。只是蚁民上无叔伯,下无兄弟,无法分身于公事,所以办过父丧之后,赶快前来衙门交还父亲的乡约长执照,请衙门注销父亲的名籍,另择乡约长。” 可知清代百姓告状不但要下跪,而且要自称“蚁民”,以表示顺服县令的官威。人格扫地,令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