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人 战地 落泪 心碎 爆炸

每一次爆炸,都是一次心碎!这部二战地雷片让无数人落泪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7 06:41:04 浏览3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第一次看到从挖地雷这个切入点去讨论二战,前有去年奥斯卡大放异彩的《索尔之子》,从焚烧尸体的工人意外发现自己儿子的尸体去讲述二战。还有最近鬼畜火热的《希特勒回来了》,前面搞笑,后面冷酷到底的揭露那个二战幽灵的阴魂不散。

故事很简单,二战结束后,德国投降,丹麦当局利用投降的德国人取挖埋在丹麦海岸线上超过200万枚的地雷。

展开全文

后期,德国全民皆兵,青壮年早已在战争前期十死九伤。投降后,剩下的大多是被宣传机构洗脑后参与战争的低龄少年。这就是为什么,影片中的排雷少年全是十多岁,稚气未脱的小孩。少年与致命的地雷,这种反差,成为了影片最揪心的冲突。

影片整体节奏是四平八稳娓娓道来,孩子们为了回家,参与短暂训练后即加入了由士官卡尔管理的海岸线,这片沙滩大概有7万多颗地雷。无疑,全片的主演就是卡尔军官,影片中他对德国孩子们的情感变化寄托了导演对于二战的感情表达。

一开始,军官对被俘虏的德国士兵,拳打脚踢,肆意泄愤。可以看出卡尔在二中可能受到了很大的战争创伤。全片没有出现他的家人,隐喻着,战争让他成为了孤身一人。失去家人的痛苦,为他的暴力行为提供了潜在的合理解释。

面对一群孩子排雷者,他给予了诺言,排完雷,就可以回家。他严格管理这群德国少年。在面对死亡与饥饿的残酷后,他动了恻隐之心。也许失去孩子的创痛,让他移情与这群孩子身上。

他开始为孩子们偷食物,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面对孩子们突然失去同伴,他从一剂吗啡的生硬结束,到如父亲般的耐心安慰。有时还给孩子们放假,一起在那片排雷后的安全沙滩上踢足球。

战争在这时才真的结束了。但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颗地雷,一片雷区。当卡尔的猎犬被排雷区的地雷炸死后,他突然变得面目可憎,把负责那片雷区的孩子当做狗来使唤。慈父长官的形象瞬间坍塌。他一下子变成了和那几个用尿来羞辱这群德国孩子的醉酒军官一样。把这群德国孩子看做发泄嘲笑的东西,而不是人来对待。就像纳粹把犹太人当做蟑螂一样。

也许那条狗是他失去家人后的心灵寄托,也许是他作为军人的管教不严导致排雷失误后的自责。他心中的地雷被引爆,痛苦的回忆,现实中其他军官给他的压力让他再次回到了战争状态。

直到,排雷接近结束,几个孩子把拔去导针的雷撞上汽车,却意外引发大爆炸,导致几名德国孩子殒命后。他的那片雷区瞬间被全部引爆,伤痛惋惜后的同情取代了他心中的地雷区。

影片最后,活下来的几个孩子被带往其他雷区继续排雷,原来所有的回家承诺都是高层的欺骗。卡尔恪守军人的承诺,与他的上级理论,甚至威胁上级,最后他强行带走了被派往其他雷区,继续排雷的少年们。放他们回到了通往德国的归乡道路上。

这一刻,卡尔心中再没有了仇恨的地雷,关于二战的雷区已经全部排清。战争彻底离开了他的内心世界。

埋雷者与排雷者的冲突一直盘旋在胖哥心中,为什么德国少年要为德国纳粹的行为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每一次排雷都让观众揪心难受,紧张流汗,屏气凝神。其中一个孩子被炸断双手后,痛苦呼喊自己母亲的场景,让我如坐针毡。

最后一群孩子开心的讨论着回家后如何实现自己梦想时,一车的地雷被意外引爆,地狱般的场景,和刚才的阳光梦想瞬间切换,让人难以承受。

幸好,导演给了我们一个向上的光明结局。给了观众和角色一次心灵的解脱。想想,同样经受二战伤害的中国,不但没有排除心中的地雷,反而用“抗日题材”的众多雷片,给我们的上一辈,下一代,播种下更多的地雷。建造了更多的雷区。看着汽车论坛上那些疯狂的键盘侠对日本车的盲目抨击。看到那些因为讨论中日战力,而动刀杀人的少年的新闻。看到那些以中日情绪,宣泄自己暴力到同胞身上的惨案时。

胖哥怀疑这片雷区何时才能排清,何时雷区可以成为影片中那片祥和美好的足球场。一个丹麦军官和一群德国孩子在上面摆脱了战争的阴云,甩开了国恨家仇,用笑声建立起了无雷区的正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