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卧龙岗 河南 中国 成语 登上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登上卧龙岗 成语苑里读三国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6 18:52:05 浏览3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三国时代,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时代,一个文韬武略的智慧时代,一个人才辈出、万花纷呈的时代。

南阳,是楚汉文化和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魏蜀吴三分天下的策源地,三国时期的人才库,刘秀、刘玄、诸葛亮、许攸、黄忠、魏延、邓艾、文聘、何晏、陈震、邓芝、甘宁、谢景……这些南阳籍或在南阳发迹的人物,在魏蜀吴政权中占据重要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三国历史的发展,演绎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三国故事,浓缩成一条条精彩的三国成语。

卧龙岗,天下第一岗,智慧之岗。这道岗,是诸葛亮“躬耕南阳”之地、“三分天下”策源地和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在卧龙岗宁远楼后的柏林中,有一处“三国南阳成语苑”,天然石材上雕刻着与南阳有关的32条三国成语,其中,15条与南阳卧龙岗密切相关,集欣赏性、知识性于一体,是在成语中凝固的一段历史,见证着三国风云和历史的印记,是南阳卧龙岗独有的一种文化。

“如鱼得水、三顾茅庐、挟天子以令诸侯、初出茅庐、一马当先”……推介“成语苑”里的部分成语,共同感受南阳三国文化之魅力。

成语“如鱼得水”石刻 崔培林 摄

如鱼得水: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是最合适的环境。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刘备三请南阳诸葛亮后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展开全文

成语“三顾茅庐”石刻 乔庆功 摄

三顾茅庐:指刘备三次到南阳卧龙岗拜访诸葛亮的“三请诸葛”故事,后比喻诚心诚意地一再邀请。诸葛亮《出师表》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屯兵新野的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南阳卧龙岗“三请诸葛”,传为佳话,渐成典故。现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挟天子以令诸侯:挟持或挟制皇帝,以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用名义,强迫他人服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说:“今操(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初出茅庐:原指诸葛亮刚离开躬耕十年的南阳卧龙岗,去辅佐刘备建功立业,就取得博望坡之战的胜利。后用来以比喻初入社会,就取得不俗的成绩;也用来喻指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一马当先:作战时跃马冲在最前,形容做事领先。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黄忠(南阳)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顿开茅塞:心里原本像被茅草塞着,一下子被打开。比喻原本闭塞的思路,因受到启发,立刻理解、顿悟、明白。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刘备造访“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说:“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腹有鳞甲:比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很深,不易接近。出自《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民殷国富:国家和民族都很殷实富裕。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备到南阳卧龙岗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向其说:“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望梅止渴:原指曹操率军南征南阳张绣途中,行至方城以西,军士干渴难耐,遂假称前有梅林,军士闻之口中生津的故事。后比喻用虚拟的事物安慰人。

苟全性命:苟且偷生,保全性命。《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鱼贯而进:指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前行,形容连续行进。出自《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南阳邓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车载斗量:能用车载,能用斗量,比喻数量多,不可胜数。出自《三国志·吴志·孙权传》注引韦曜《吴书》:孙权遣赵咨(南阳人)使魏,魏文帝问:“吴如大夫者几人?”赵咨答道:“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枯树生华:干枯的树再生新花。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出自《三国志·魏书·刘廙传》,南阳刘廙曰:“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物不答施于天地,子不谢生于父母,可以死效,难用笔陈。”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恬淡寡欲,不慕荣利,以此表明高尚的志趣;安静沉着,踏实地走向长远目标。诸葛亮《诫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澹泊”亦作“淡泊”。《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写刘备三顾诸葛亮时,见卧龙岗草庐中门对联云:“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识时务者为俊杰:能认清当时的大势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才是聪明杰出的人。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刘备访世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世,岂识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伏龙凤雏、晏然自若、去梯之言、不求闻达、髀肉复生、无名小卒、期期艾艾、等闲之辈、扬汤止沸、要言不烦……“三国南阳成语苑”里还有很多三国成语,这里不再一一细述。这些玲珑的语言虽已成为凝固的历史,却见证着三国风化的记忆,透过这些成语,从历史纵深探析,可以看出,三国文化是因卧龙岗而诞生,“智圣”诸葛亮在这里躬耕十年,刘备三顾茅庐,“三分天下”的政治蓝图从这里开始徐徐展开……“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南阳卧龙岗是诸葛亮成才的摇篮,也是他走向政治生涯的起点。试想,如果没有卧龙岗,没有从卧龙岗走出的诸葛亮,就不会有三国这段历史,也不会有魏晋南北朝,更不会有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代唐代……卧龙岗是一座神奇之岗,也是一座影响华夏文明历史进程之岗。(来源:南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