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恢复性 中国经济 访谈 时报 增长

时报访谈丨王昌林:2023 中国经济如何实现恢复性增长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6 15:33:04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晶晶

——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实现疫后恢复性增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日前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采访。

面临出口、房地产、物价等挑战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面临哪些新挑战?

王昌林:一是出口增长面临较大压力。从2023年看,预计世界经济或陷入深度衰退,部分疫情期间转到我国的出口订单可能回流,加上2022年基数较高,出口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考虑到出口是目前我国国际循环的重要动力,其带动的链条较长,涉及就业面大,如果出口下降过快,可能引发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加大就业压力,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二是房地产业总量进入峰值平台期后趋于下降。目前,房地产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动脉。综合来看,我国房地产发展可能进入峰值平台期。日本等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一阶段是十分关键的时期。因此,要切实按照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

三是稳物价面临新的压力。2022年,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我国物价保持稳定。展望2023年,随着消费逐步恢复,生猪和猪肉价格进入上升通道,CPI面临一定上涨压力。与此同时,受美欧国家激进加息、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全球经济衰退等因素影响,PPI将周期性持续回落,可能进入负增长时期,导致工业企业利润下降、税收下降、企业债务风险上升。预计PPI与CPI之间“负剪刀差”可能持续存在。

四是人口规模达到峰值。预计2022年我国人口达到峰值,比原先预计的2025年左右达峰提前了约3年。同时,人口老龄化加深,2021年65周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4.2%,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人口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从国际经验看,一般随着人口规模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增长都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对此,必须持续挖掘人口结构潜力,持续抓好稳就业工作,提高劳动参与率,促进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展开全文

此外,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一些地方财政收入下降等问题也需要予以重视和解决。

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加强统筹协调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如何实现疫后恢复性增长?

王昌林: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短期因素与中长期因素、周期性因素与结构性因素、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交织叠加,这种复杂情况前所未有,而且变化很快。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加强统筹。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经济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下一步关键是要抓好落实,且重点要把握好宏观调控政策,找准近期和中长期政策的发力点。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一是要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周期性变化,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控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精准性,避免“急转弯”,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二是要适应我国发展阶段转变和新形势要求,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等发展规律,对一些重大政策进行必要调整,推动体制转轨和政策转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比如,随着我国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要加大消费政策力度,提高居民消费率,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我国科技创新逐步进入与发达国家“并跑”阶段,需要大量中小企业去试错,支持大企业收购兼并,产业组织政策要以支持中小企业为主,并为此营造适宜的市场和法治环境,提供稳定发展预期。三是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和国内“三重压力”加大的复杂多变形势,加强对“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的预警预判分析,制定应对预案和措施,提高宏观调控的超前性和预见性。

改善社会心理预期 提振发展信心

中国经济时报:从近期和中长期看,您认为,应如何提振发展信心,发力点在哪里?

王昌林:从近期看,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一是要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加强对重症患者救治,确保顺利度过疫情流行期,实现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二是要有序推进消费和服务业恢复。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从恢复消费场景、引导消费预期、增强消费能力三个方面着手,稳步恢复餐饮服务、文化旅游等接触性消费,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等消费,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转到正常增长水平。三是要发挥投资对稳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加快推进已审批下达的重大项目建设,尽快转化为实物工作量。努力使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四是要着力推进制造业平稳增长。把稳定制造业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支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五是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以训稳岗力度,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政策。引导年轻人到制造业、养老托育等行业就业,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六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从中长期看,要把结构调整放在突出位置,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主题,在科技创新、养老托育、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扎扎实实下功夫,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提振市场信心,攻克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问题,补齐亟待解决的民生短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开局新愿景②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回稳向好

●视点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面临“可能三角”挑战

●热点丨元旦出行回暖,春节起飞准备好了吗?

●区域观察丨地方两会:叩开春之门

总 监 制 丨 王辉 王继承

监 制 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