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霓星
“择一事终一生,这是我们的职责。”
伴随着朴实而坚定的声音,芒果TV自制纪录片《与丝路打交道的人》拉开序幕。当我们跟随屏幕上的影像,把时光轴拉回到1927年,在中国考古的襁褓岁月里,黄文弼毅然踏上对茫茫西北的发现之旅。
守:
深耕与专精的平凡之人
何为“最不凡的平凡人”?
1979年,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中出现伊弟利斯第一次进入罗布泊的身影。二十年后,他重返罗布沙漠中的小河墓地,发掘出距今约三千五百年的“小河公主”。如今已经年近古稀的他仍坚持奔走在沙漠一线,和年轻的文物保护志愿者们一起寻找黄沙之下的新发现。《与丝路打交道的人》首集便讲述了伊弟利斯将生命中的五十余载奉献给沙漠的故事。伊弟利斯说,用汽油桶洗干净装水、吃药膏的日子是苦的,但“只要有新的发现就一起都忘了”。
展开全文
和伊弟利斯一样坚守在丝路上的,还有2005年就在条件艰苦的金塔寺石窟担任文物管理员的刘国虎。在祁连山盛景之中,刘国虎数年如一日地守护着金塔寺。提及他守护的“宝贝”,刘国虎神采飞扬。“有时候看着石窟墙壁的凿印,我就感觉能听到千百年来工匠在那里施工的叮叮当当,感觉一千六百年了仿佛就是昨天的事。”刘国虎说道。“我愿意一辈子守护在金塔寺石窟里。”
至于节目的逻辑和框架的架构,《与丝路打交道的人》按照田野考古者、守护者、传承者、研究者、传播者,将节目分为10集。以文物发掘、保护和研究的脉络为线索,这档纪录片从别样角度刻画出鲜活的丝路故事,而在此之中,这些在自己领域内深耕了数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平凡身影正是推动文化传承的力量。
破:
光影间升格纪实影像的现代式表达
从日落后天空的泛蓝到浩瀚无垠的星空,从驼铃旁点燃的篝火到路途中的灵动和生气,以及跳动的火焰中正在书写着什么的男人……在第一集开篇,精彩的动画便将古丝路的夜描摹得生动淋漓。这是1927年的一个夜晚,是中国考古尚未成熟的岁月,也是黄文弼用青春豪情探秘丝路的开始。
数字时代的文艺创作应当跟上艺术观念和审美追求前进的步伐。这一点贯穿在《与丝路打交道的人》整部纪录片的影像创作中,也在最终成片中得以呈现。
除了数字技术赋能的影像创作和精致打磨的解说词外,《与丝路打交道的人》中每一处背景音乐的运用也都恰到好处,增强了情感的渲染力,也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观感。与此同时,1980版纪录片《丝绸之路》和2005版纪录片《新丝绸之路》等资料的运用,也让纪录片完美实现文本、画面与声音的多维融合,让丝路上的历史真正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在此意义上,《与丝路打交道的人》贡献出对于历史文化题材表达的新思考,在年轻化的传播语态方面做出了有效和积极的探索。用现代式的表达解读传统文化故事,全新的阐释方式无疑能够让纪录片迸发出更具持续价值的生命力。
传:
古今连结中的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
驼铃悠悠的丝绸之路曾见证了东西文明的交融,如今“一带一路”倡议让绵延千年的友好交流凝聚成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力。丝路架起的是民心相通之桥,也承载着传承千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在丝路的另一处,“90后”余腾飞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他和段朝玮、丹妮娅等青年文物修复师共同致力于完成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纸质文书保护修复项目。“青春献给文保,成果分享大众,文物属于国家。”他和课题组的同事们用青春的匠心打开尘封的历史,至今已完成百余件文书的修复。
时光流转中,丝路上的神奇故事口口相传,传承下来的更是故事背后的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