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良 刘邦 赢得 他们 怎么

刘邦是怎么赢得天下的?张良推荐3个人:就靠他们了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5 16:13:02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楚汉之争”是中国古代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那些耳熟能详的成语——“暗渡陈仓”、“背水一战”、“破釜沉舟”、“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都是来自于这段历史。

对于这段极富戏剧性的历史,作为最后赢家,刘邦是怎样获得胜利的?这场纷争的转折点又在哪里呢?

· 项羽分三齐·

事情从秦末两路入关讲起。

公元前207年十月,刘邦入关,秦国灭亡。同年十二月,项羽入关,为了封赏有功之臣,项羽将打下的土地分封给十八位诸侯。而在这个过程中,项羽却犯下了一些错误:

第一,没能均衡战国时期旧贵族和起义功臣之间利益的分配。分封起义功臣时,项羽主要照顾到了随楚军入关的人,没有随项羽入关的人则被忽略。对于旧贵族的分封,项羽没能做到完全公平。其中,原齐国被分为三部分,分属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胶东王田巿。

项羽原本想用这种方法让大家都获益,但效果恰恰相反,各诸侯王之间反而积累了很多矛盾。

第二,在分配的过程中,项羽贯彻了自己的绝对意志,没有采用协商会盟的形式,从而造成了大家对结果的不满和对其绝对权威的不满。

第三,项羽在分配中掺杂了自我感情因素。由于忌惮刘邦的势力,他把巴蜀、汉中三郡分封给刘邦,立为汉王,同时将楚国九郡留给了自己,使得西楚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诸侯。

展开全文

果不其然,当年四月分封结束,次月即有人造反。前文提到,项羽将齐国分为三部分,而齐地的实际控制者田荣却没有被分封。于是田荣起兵反抗,赶跑了齐王田都,后又杀死了济北王田安和胶东王田巿,统一三齐。

田荣公开挑战项羽的权威,且齐地与西楚都城彭城地理位置上比较接近。因此在公元205年,项羽出兵齐地,灭掉田荣。

同样,项羽分封诸侯王时,陈余只被封为诸侯,因此也心生不满,于是联合齐王田荣,击走张耳,复立赵歇,自为代王。

当时在巨野泽附近还有一支人数达一万的队伍。这支队伍没有归属,由彭越带领。田荣自封为齐王后,派人给彭越送去将军印,让他在齐阴(今山东菏泽定陶区西北)与自己一起起兵抗楚。项羽派自己的大将萧公角去打击彭越却大败而归。这支散兵部队最终为刘邦所用,成为对彭城的威胁之一。

在项羽与田荣、赵国陈余、梁地彭越激战时,刘邦已经悄悄离开汉中,收降塞王、翟王,围困雍王,据有三秦。随后,刘邦击败河南王、韩王,收降魏王,俘虏殷王。

当项羽分身乏术之时,刘邦已经将自己的大后方整顿完成,准备一出函谷关,与项羽一争天下。

· 彭城之战·

从地图可以看出,此时刘邦的据地已经到了可以和项羽互相抗衡的地步。

公元前205年。刘邦以接取太公和吕后为名,派遣军队出武关,取道南阳,尝试向西楚进攻。

刘邦兵分三路,一支军队从南方走南阳和陈郡这条路线,一支军队由刘邦亲自率领途经河南,走砀郡,另外一支由樊哙率领,从洛阳至砀郡,三支军队同时攻打彭城。同时刘邦还联合了其他盟友,比如南方的九江王、临江王、衡山王,北方的代国和常山国。

此时,项羽的主力部队被牵制在齐国。因此刘邦轻松解除了西楚的外围防线,打下了彭城。刘邦自以为胜算满满,夜夜饮酒高会。出乎刘邦意料的是,项羽快速结束了和齐国的战斗,率领精锐部队,赶回彭城,一个上午的时间便击溃了刘邦的五十万大军,汉军被歼及落水而死者十余万人。

汉军东退无路,争往彭城西南的山区溃逃。楚军紧追不舍,将汉军压迫于灵壁以东睢水之边。汉军又被歼十余万人,其中被逼入睢水而溺死者不计其数,“睢水为之不流”。

彭城之战是刘邦第一次主动攻击项羽,虽然刘邦战败,但刘邦的大后方没有被动摇,为他后来的反击保存了实力。

· 平齐之战·

刘邦在逃亡至咸阳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该如何反击。

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以与共功者?” [张]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隙;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

在下邑,张良向刘邦推荐了三个能帮他夺取天下的人。其中真正帮助刘邦取得胜利的就是韩信。

汉高祖二年(前205)六月,魏王魏豹叛汉附楚之后,刘邦令韩信率曹参、灌婴等于同年八月从关中东渡黄河。九月,韩信擒获魏豹,以魏地设河东上党郡,开始扭转彭城战败后的被动局面。随后,韩信破代兵,擒代相夏说。

汉高祖三年(前204)十月,韩信破赵,斩陈余,擒赵歇,立张耳为赵王。连破魏、代、赵三国之后,韩信声威大振,燕王臧荼不战自屈,望风而从。

此时韩信控制了魏代赵燕,如果再能攻占齐国,那么韩信所占有的土地即可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

刘邦第二次反击的战略部署:

1.亲率部队从西侧正面进攻;

2.用韩信取代陈余之赵、代联军作为北翼,由赵入齐;

3.令英布招集九江旧部作为南翼,来发挥比薛欧、王吸、王陵在彭城之战时所起到的更大的作用;

4.命彭越来骚扰或攻取西楚的腹心地带,策应北、中、南三路的进攻,作用与彭城之战时相同。

可以看出,这次反击仍旧遵循了彭城之战时的基本方针。

对当时的刘邦来说,准备反击要面对一些不利因素:

1.与彭城之战时相比,在正面主战场上汉军已由主动转为被动,荥阳、成皋相继失守,汉军只得西退至巩、洛一带进行抵挡。

2.彭越时汉时楚,其是否决意附汉反楚,还需要观望双方的胜负成败。

3.利用英布招集九江旧部,更需要依赖整个战略形势的好转,在战局尚未明朗之前,九江旧部不可能贸然随从英布起事。

在彭越、英布立场都不甚坚定的情况下,刘邦需要一个关键战役来扭转局势。于是,韩信平齐战役则真正成为了楚汉之争的转折点。

平齐战役的过程简单到一句话就能说清楚。这样一场关键性战役的开端,简单到令人不可思议。

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遂渡河。齐已听郦生,即留纵酒,罢备汉守御。信因袭齐历下军,遂至临淄。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

而这之后的故事,在不同的版本中记录则不尽相同。

齐王广东走高密,相横走博阳,守相田光走城阳,将军田既军于胶东。楚使龙且救齐,齐王与合军高密。汉将韩信与曹参破杀龙且,虏齐王广。汉将灌婴追得齐守相田光。至博阳,而横闻齐王死,自立为齐王,还击婴,婴败横之军于赢下。田横亡走梁,归彭越。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

从韩信击龙且等于上假密(今按即高密),大破之,斩龙且,虏其将军周兰。定齐,凡得七十余县,得故齐王田广、相田光、其守相许章等及故齐胶东将军田既。

——《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

以御史大夫受诏将郎中骑兵东属相国韩信,击破齐军于历下,……降下临淄,得齐守相田光。追齐相田横至赢、博,破其骑,……攻下赢,博。破齐将军田吸于千乘,所将卒斩吸。东从韩信攻龙且、留公旋于高密,卒斩龙且。

——《史记》卷九五《樊郦滕灌列传》

在对不同史料记载进行对比与参照后,平齐战役后半段的进程是这样的:

韩信在袭取临淄之后,一方面亲率部分兵力东进到高密以西,用以监视齐军的动向。而这时田广尚且惊魂未定,不敢贸然反攻,只能先派人到楚都去请求支援,以借助楚军的力量收复失地。汉方因需要抽出很大一部分兵力去追剿西部残留的齐军,也不宜在这时与齐军决战。所以在主战场上,双方暂时处于相互窥视对方动向的对峙状态。

就在韩信与田广相互对峙的这一段期间内,韩信在自己率兵东进的同时,又分別派遣曹参和灌婴率军去清除西面、南面和北面的齐军,用以巩固后方,解除后顾之忧。曹参迅速扫荡著、漯阴、平原、鬲、卢诸地,随后立即转向高密,加入与田广决战的序列。灌婴则首先向南追击试图逃入城阳的田光,很快将其擒获;随即又乘胜追击逃向博阳的田横。将其赶入梁国旧地,归附彭越。

项羽在接到田广求救的要求后,当即派遣骁将龙且,带领大批军队,号称二十万兵马,赶赴高密,试图一举击溃韩信。

尽管在整体实力上汉军还不敌齐、楚联军,但韩信足智多谋,部署有方,最后是借水为兵,击杀龙且。田广见大势已去,只好南遁城阳。韩信则穷迫不舍,将田广与其他齐、楚士卒一道统统俘获,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平齐战役之后,楚汉的局势逐渐明朗,原本摇摆不定的诸侯纷纷站到了刘邦这一方,项羽最终大势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