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八公,是很多人所熟知的故事。这条名为“八公”的秋田犬,在主人因病去世后,一直在车站等待了九年,直到1935年去世。事实上,在不少国家都有这种“坚持等待主人归来”的忠犬。
本篇讲的是苏联的一则类似故事,故事里的忠犬在机场等待了主人两年。更特殊的是,这条狗展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识别能力。
小狗帕尔玛
主人登上伊尔-18,弃狗而去
故事开始于1974年,当时莫斯科的伏努科沃机场有一架伊尔-18客机正准备起飞。这架客机将飞往苏联北部的诺里尔斯克市。但是,有一名乘客却显得格格不入,在停机坪上与空乘人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这名乘客携带了一条德国牧羊犬,当时的苏联客机仍允许携带宠物登机,但是需要提供兽医证明,然而这条狗的主人却没有准备。因此,空乘小姐拒绝这条狗上飞机。在双方发生争吵的同时,这条德国牧羊犬非常不安,只能在皮带控制下绕着主人慢慢小跑。
展开全文
小狗帕尔玛
但是随后的一幕,却让人非常吃惊!这名乘客和空姐吵完后,仍然不能得到满意的答复。他沮丧地牵着狗离开了飞机,取下了项圈。天真的狗狗误以为主人要放它去散步,于是开心地跑了出去,在旁边的跑道上开始撒欢。
然而,这条德牧却没有注意到,主人竟然独自登上了飞机。它也没发现升降台离开了飞机,然后舱门关闭,飞机发动引擎开始起飞。这条狗终于意识到出了问题,拼命开始追赶已经滑跑的伊尔-18。
但是,狗的奔跑速度无法赶上加速滑跑的客机,它只能眼睁睁看着伊尔-18离地升空,最终在空中从视线中消失。至此,这条狗感动了数百万苏联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伊尔-18
聪明的狗狗只找伊尔-18客机
这条牧羊犬被主人遗弃后,只好在机场内流浪,天天都会前往机场跑道旁,等待着主人归来。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条聪明的狗竟然能识别伊尔-18客机的特征。它完全不理会其他型号的飞机,只要一看到伊尔-18降落,就会拼命跑过去,希望在人群中发现自己的主人。
伊尔-18,是苏联伊留申设计局在1950年代设计的大型涡桨客机。该机在1957年7月首飞,1959年开始在苏联民航运营,至1979年共生产了565架(不包括军用巡逻型)。当时,伊尔-18在苏联国内被广泛运营于800条航线,也被20多个国家所采用。
伊尔-18诞生的时候,最早的喷气客机也已经出现。不过,采用涡桨发动机伊尔-18仍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经济性。该机最大起飞重量为64吨,采用了四台4000马力的涡桨发动机,机组成员为8人(3名飞行员,5名乘务员),载客量在75人-125人之间。
伊尔-18
伊尔-18的最大巡航速度为675千米/小时,最大航程为6500千米,满载航程为3700千米。从性能看,伊尔-18基本上属于中型短途客机。
在故事发生的1974年,苏联机场已经出现很多种型号的客机,包括伊尔-14、伊尔-62、安-14、安-24、安-26、图-104、图-114、图-154等等,甚至还会出现欧美的客机型号。对于人类而言,四发螺旋桨的伊尔-18也许很好识别,但对于狗来说,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小狗帕尔玛
起名“帕尔玛”
后来,机场工作人员终于注意到了这条在伏努科沃机场内游荡的狗。工作人员试图抓住它,但是都没有成功,牧羊犬不仅聪敏,而且谨慎小心。于是,工作人员只好顺其自然,让这条狗在机场内安家,他们则担负起投喂的工作。
在工作人员们投喂的时候,这条狗仍然拒绝接近任何人。为了找出狗的名字,人们尝试了各种名字,从“安德烈”到“喀秋莎”几乎试了个遍。最后,这条狗开始对“帕尔玛”这个女性名字产生了反应。最终,大家都叫它“帕尔玛”。
机长瓦伦蒂与帕尔玛
大家也试图为她寻找主人,甚至有一名技术人员回忆起了狗主人与空乘争吵的情景,但是仍然无法确定更多的细节。所以,牧羊犬“帕尔玛”仍然每天呆在跑道旁,几乎整个白天都盯着随着可能出现的伊尔-18飞机。
有一位驾驶伊尔-18的资深机长维亚切斯拉夫·瓦伦蒂非常热心,他将这只神奇牧羊犬的故事带给了共青团真理报。真理报记者兼摄影师尤里·罗斯特回忆道:“如果不是瓦伦蒂,没人会听说帕尔玛。”
机长维亚切斯拉夫·瓦伦蒂
感动了几百万苏联人,却无法挽回主人的心
这名叫做罗斯特的记者,来到了伏努科沃机场,见到了这只不同寻常的狗。这时,小狗帕尔玛在机场已经整整守候两年了。
一名机场员工告诉他:“我们都试图喂她,但她不吃任何人的东西,也不让任何人靠近她,只有技术员沃洛丁是例外。他们俩似乎成了好朋友,但她也不会经常去找他。它一定害怕错过飞机。”
不久,共青团真理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小狗“帕尔玛”的文章,标题是《等待两年》,其中包含了对遗弃狗的主人的呼吁——“也许这篇文章会被乘坐伊尔-18飞机离开的那个人阅读,他可能会认为,他不得不离开的小狗已经忘记了他。但是,这个人应该紧急休假,买一张票,飞往莫斯科!”
一夜之间,“帕尔玛”的故事感动了整个苏联。真理报收到了成千上万封读者来信,其中不少寄信的人都想收养这样一只忠诚的狗。
最富有戏剧性的是,狗的主人竟然真的找到了!而且,狗主人还专门给真理报发了一封信。
不过,在这封信里,狗主人为自己的行为做了种种辩解,声称“自己被各种琐事困扰,忘记了这条狗”,而且他根本没有任何返回莫斯科,或重新收养这条小狗的愿望。不仅如此,狗的原主人也没有透露小狗的真正名字,所以它最终还是被称为“帕尔玛”。
帕尔玛与新主人
找到了新家
无奈之下,大家只要为帕尔玛寻找一位新主人。在很多名申请者中,选择了一位名叫维拉·科特利亚列夫斯卡娅的女士,她是基辅一所教育学院的副教授,是著名诗人伊万·科特利亚列夫斯基的曾孙女。
首先,科特利亚列夫斯卡娅女士在伏努科沃机场住了一个月,她每天都去看狗,很快就赢得了帕尔玛的信任。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帕尔玛被喂食了一点安眠药,然后被送上了飞机。第二天,牧羊犬帕尔玛醒过来后,发现自己已经处于基辅市内的一个陌生公寓内。
牧羊犬帕尔玛没有表现出任何攻击性或恐慌。科特利亚列夫斯卡娅女士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一只出色的狗,拥有稳定的神经系统,非常习惯于与人相处。在家里,它走近我熟睡的女儿,舔了舔她的脸颊,小心地用牙齿含住她的耳朵。”
不过,这只牧羊犬仍然反复试图逃跑,所以公寓的阳台和窗户只好一直关闭。六个月以后,帕尔玛终于完全安顿下来,接受了它的新家和新主人。这个故事才圆满结束。
1978年,苏联中央纪录片工作室导演亚历山大·奥普里什科专门为牧羊犬帕尔玛拍摄了一个纪录片,成为对这个故事的最好回忆。(作者: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