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统筹:李武兵
铁道兵文化诗歌卷之四十八
【程玉常小传】
程玉常,男,汉族,1951年12月出生。1973年1月入伍,历任铁四师十八团汽车连战士、排长、指导员、战勤参谋、协理员、政治教导员等职;在部队荣立三等功一次。转工后任副处长、处长,集团公司工会副主席直至退休。曾在专业杂志发表学术文章多篇,后在新华网、今日头条、和兵网发表美篇、韵律诗、散文多篇。
程玉常的诗
‖ 旗 帜
铁道兵——我们一生的荣誉
迎着炮火硝烟诞生
展开全文
在这面鲜红的旗帜下
集聚着志在四方的
英雄儿女
新征程上
我们传承这面旗帜树立的精神
退役不褪本色,还是一个兵
续写光荣的历史
珍视昨天的功勋
永葆这面旗帜鲜红的颜色
不负数千名烈士殷切的嘱托
我们是一代不怕艰难困苦的人
旗帜辉映着不散的兵魂
这面旗帜迎风招展
今天成为中国铁建人的图腾
立在两代人心上
永远不倒!不倒
回眸一笑,挥别昨天
老了,依然热血沸腾
焕发斗志,直挂云帆济沧海
让我们共同努力,护好旗
高歌向未来
‖ 桥的自述
我躺平了身躯
与长风为伍
伴日月星辰
无惧冰雪寒霜
我在崇山峻岭中
展示雄姿
在江河湖海上
竞空中彩虹
我不负众望
任车轮滚滚
人流趟趟
把它们渡到理想的彼岸
我的壮观
我的华美
我的悠长
我的蜿蜒
造就我骄傲的身姿
华丽的衣裳
可 我也曾经
简陋寒沧
但却不辱使命
迎接红军的足迹
挺起钢脊铁梁
任枪炮留下百孔千疮
我时常听到陕北的
军号声声
凯歌飞扬
我梦见星火通天亮
天安门前的五星红旗
举着人民共和国的尊严和荣耀
隆隆礼炮声里,龙腾东方
大河长江水,浩浩荡荡
我也曾跟着志愿军队伍征战
多次起死回生
和他们一起
带着累累伤痕抗争
任
满载抗美援朝物质的列车
冒着战火飞驰
碾压着带伤的躯体
那不是我勇敢
不是我先天威猛
只因为我的身躯
是英雄们的意志铸就
清川江上
面对联合国军的绞杀战
我多次垮塌
又多次挺起
几万枚炮弹轰炸
我支离破碎
仅仅八天
又浴火重生
勇士们的鲜血
染红一江霞
在异域盛开成金达莱
以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装点山川如画
我是铁道兵造就的桥
新时代,为人民江山加固
永远立柱架梁
‖ 曾经的家
有家 爱家
是中华民族幸福的象征
家是温馨的港湾
是爱的符号
我和我的部队
搬家安家
占了旅程中的很长时间
所以有了自己的解读
平原来的兵伢子
到部队的第一个家
一下车
脚下就是 坡道 山洼
路灯的一片亮
被周围幽黑的山
包围着
以后 从这个山坡搬到那个谷底
习惯了
与悬崖 河流为伴
寻找登顶的磷石
是闲暇时光的兴致
钻山沟的驾驶员
搬家转了十八弯
挂上防滑链
雪里原驰蜡象
冰雪坡道起步
家在卡车上
跳着扭屁股舞
家与河道澗流为邻
偶尔浪漫
静时,听见她们
流淌,像夜曲
连续的几声炮响
打断乐曲的流畅
汾河的四季
对家在她身边的汽车兵
有不同的用场
枯水时
载着钢筋水泥 脚手架
穿过她
进了更深的山
冰结石了
去漂移几把
刺激的 晕了 醉了
当铿锵的机车声
通过空气冲击波
震荡着帐篷
我们又要挥手告别
只留下
伸向远方的铁路
最难忘的
京九铁路抗洪抢险的“家”
那时的家
安在河南西平县附近
一个刚退下水的土岗上
那是真正的风餐露宿
为之自豪的是
当年的铁道部
万里部长来到我们“家”
慰问、鼓励
还有唐山抗震救灾的“家”
当时 大家都没家
当我们搬了“家”
不屈的唐山人民
很快建起来了新家
几十年后
我们走进了城市
走近了亲人
住进了传统意义的家
稳定了 不苦了
可,总忘不了曾经的家
和那搬家的经历
‖ 时光隧道
盾构机
开启了隧道施工新时代
全自动化操作
谱写着施工现代化的篇章
无尘恒温操作间
各种函数图像指标和实况监控
显示刀头突破的万千险阻
一往无前
破岩石 穿断层
堵溶洞 固流沙
直径五层楼高的通道
在都市地下 在山中海底穿行
以每月三百米的
惊人速度
为精装修提供前提
为公铁并用隧道打造辉煌
走进时光隧道
拉近老铁们掘进施工的场景
风枪突突 粉尘弥漫
出渣轨道车不时发出轰鸣
装药 点炮 排烟 通风
八十年代还在为先拱后墙
衬砌台车研讨
为缓慢的进度烦恼
最难忘的是隧道塌方
抢救出来的战友
或鲜血淋漓或断肢昏迷
战友们悲痛之声
把大山哭成了一座雕塑
排哑炮
更是惊心动魄
排炮手没有及时撤出
沉闷的炮声
炸碎了战友们心头的星斗……
时空折叠了岁月
祖国七十三岁华诞之时
风驰电挚的高速列车
不停车落站的旅客
乘自动运转通道走出了精彩
时空的音乐
响起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啊,我爱你中国
乘客们随着祖国的脉动
唱响了《万疆》
‖ 迁徙
我们为之自豪的老铁
像游牧人把毡房驮在马背
狩猎者追逐猎物栖息深山
自从在抗美援朝战火中诞生
身经百战游历四方
肩负起使命
举着旗帜在迁徙
我们为打造钢铁巨龙
栖息戈壁旷野
感受奔驰天下
陶醉着人迹罕至的癫狂
牵着铁路
在青藏线攀援山脊
亲吻着蓝天抛下的香帕
清晨的天池畔
掬水如镜
让我灿烂的脸庞
与朝霞同框
入夜
伴星辉月明
携冰雪寒风同行
在路基桥头入梦
压道机铿锵着 进了药乡酒乡
赶着全团的将士
舍割对古老香醇的眷恋
去建另一个故乡
更让青春激动的
是那革命老区识字班的姑娘
为我们穿上了
压在箱底的衣裳
建国三十五年
全听一声令下
从脱下心爱的军装
含泪摘下领章帽徽
迁徙在改革的路上
乘着做大做强的东风
鼓满了志在必得的帆
仍然是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
冒着战乱危险去阿富汗
阿尔及利亚开辟市场
在国内和曾经的基建部队一起
成就了“基建狂魔”
如今迁徙已不在话下
羁旅过的地方
有了高铁 新城
我们成就了繁华的过往
牺牲奉献的留念
是继往开来的生力军
复兴路上留下的
一块标牌
‖ 不朽的年华
——致参军五十周年的战友
暮然回首
从穿上军装的那刻算起
我们已经走过了五十个春秋
曾经的草绿色是我们的光荣
它绽放着青春风采
成了我们永久的眷恋
人生好景犹需记
最是热血军旅时
远去的铁道兵
让我们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血与火写就
永远燃烧的火焰
多少年的梦里
依然军旗飘扬军号嘹亮
多次走出梦境时
依然是紧急集合的哨声
当年的战友
情同手足 亲如兄弟
经历过生死的考验
在最危险的时刻
把活的希望留给别人的依然是你
战友之情
是睡在一个通铺上的兄弟
战友之爱
是我生病时
你端到铺边的病号饭的腾腾热气
战友之情
是你一针一线给我补好的袜子
战友之爱
是退役时那一个深深的拥抱
和恋恋不舍的眼神
当年我们是奉献的一代
服役四年津贴不足四百元
但是 我们的脉博里
跳着一个动人时代
也许共和国的史册里
没有我们的名字
祖国铁路建设的丰碑里
我们却是坚定的一砖一石
当年的部队是淬炼好钢的熔炉
是初心扬起的征帆
是人生珍贵的阅历
是价值连城的无形资产
五十年过去了
我们仍然保持着军人的本色
那就是劈荆斩棘
那就是雷厉风行
我们是战友
战友是一首歌
战友是一杯醇香的酒
让清脆悦耳的碰杯声
碰出我们暮年福音
我们是战友
战友中的同乡
是同一方水土养大的娃
是同一座熔炉炼出的钢
多少甘苦多少情
几多霜鬓几多爱
愿我们体魄健康
愿我们心情愉快
让我们相期以茶
‖ 这个早晨的感觉
随着晨曦醒来
心有所念
便不能与回笼觉期遇
天空的脸
尾追着气候变幻
惺忪的眼神
有些朦胧
逐渐 天边的那抹晨曦
快乐地扩展着
彩云带着笑容
东窗容不下这么多绚丽
仿佛今天的日子非同寻常
温馨的晨光洒满绿荫
早练的身影时隐时现
偶有排球、毽子
淘气地跳出绿篱
每天的早新闻
报道着变幻的世界风云
国内撸起袖子加油干
办好自己的事情
此刻,知道岁月静好
是有人戍边
‖ 秋 景
一年中只有一季
在抬头和低头之间
秋风会书写生命的秘密
文字很难收拢万物的秋色
秋色里有露有霜
催熟的果实就是亲切的风景
霜叶会映红天边的云彩
落叶用金子的颜色叙说归宿
抬头望月时,会想到吴刚
永远伐不倒的神树
奇香弥漫天宇
还有那棵火一样的红枫
多像丹顶鹤上的那一抺红
鲜亮的美感可以醉人
当你发现仙禽般的气质美
其它花的美
霎间淡然
秋林借助风写生
随便采一片叶子
就是一枚微摄的画页
珍藏在书页间
页面有了记忆
经过了春的懵懂和激昂
夏的火热和日渐成熟
才有了秋的沉稳和丰实
她不再喧闹
留下雅致、素净和恬淡
且一点点都不带
古代诗人笔下的
离殇忧愁
这时,她用织锦装饰了自己
脸上泛着红晕对你说
我在秋里等风
也等你……
‖ 秋 思
仿佛听到了冬天的脚步声
一片金黄的叶子缓缓飘下
让秋天谢幕
马路旁的树下
大袋大袋装起的
是秋天的掌声
它们牵出我的情思
缠绵着
小时候的秋
打谷场上
大人们用木𣔙把带糠的收获
扬上蓝天
竹扫把拂走
颗粒上细风吹不走的皮皮
像从日子里扫走枯叶
心情复杂
总纠结看不到青翠欲滴
想不出颗粒是怎样生成的
爷爷飘落的白发
落在谷堆上
变成了种子在来年萌发
戎装照
程玉常近照
汽车兵爱车如命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
在集团公司职代会上讲话
也爱玩玩摄影
脱下军装好多年,还是习惯站军姿
多到自然世界里走走
中国铁建赴阿紧急救援组部分领导合影。中间是时任中铁建董事长李国瑞,右三是十四局集团董事长韩风险,右二是作者本人。
编辑:李武兵/李勋修《青烟威文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