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栉风沐雨 实现 梦想

栉风沐雨,梦想终会实现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5 06:03:03 浏览9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年度关键词: 自强

□ 本报记者 金亦炜

2022年,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带来更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经久不息的掌声、鸟巢中央无数小雪花汇聚成的大雪花、妙趣横生的“天宫课堂”……这些令人难忘的瞬间将永远留在我们关于2022年的集体记忆里。

中华民族为何总能在惊涛骇浪中奋起突围?答案在“自强”。从去年的采访对象中,记者寻得“自强”的光芒,这光芒足以唤起人们奋进的力量。

退役军人说,自强是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

“军营给了我一生追求的事业,给了我不服输的韧劲!”无锡航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莉说。去年6月采访陈德莉时,她正被封控在家,但仍尝试组织公司首场行业直播讲座。在军队院校读到博士的陈德莉,退役时放弃转业到机关,选择自主创业,“我想用在部队学到的技术做出新产品报效国家”。在试水交通、建筑、安防等领域失败后,她以军人的顽强作风继续探索,终于找到“雷达测水传感器”这一主攻方向。现在,公司的雷达流速仪价格只有同类型产品的1/4,在北京、深圳等10多个城市推广使用。雷达流速仪团体标准,陈德莉是第一起草人。

去年9月初举办的第二届江苏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决赛上,南通退役军人仲跻和带来的项目“棉花很软 科技很硬——机采棉轧花线的研发及产业化”,夺得“乡村振兴及现代农业”赛道第一名。“我出身乡镇,一直关注农业。”仲跻和说。1987年,退役4年的仲跻和开始创业。他用30多年,将一个只有10多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为涉及电梯部件、轨道交通、金融科技、生态能源和现代农业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基层一线工作者说,自强是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外国人能做好的,中国人完全能做得更好!” 这是“江苏大工匠”——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班组班长、高级技师陈亮常说的话。20多年扎根基层,他练就研制模具精度仅为1根头发丝1/70的拿手绝活,成为国际顶级加工者,曾获“全国最美职工”荣誉。他和团队成员一起研发出国产刻线刀、精密成型智能化高翻边特种空调翅片等生产模具。

河水清澈、屋舍俨然、花草齐整……去年6月中旬,记者来到昆山市周市镇市北村,仿佛置身一个精心打造的园林。农场里,300亩优质农田一望无际,庄稼长势喜人。“过去,市北村可是昆山的‘北大荒’!”78岁的村民陈叙根说。如今,这里是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6万元。这一巨变,扎根市北村26年的村党委书记吴根平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吴根平在村委会专门设立草帽间,里面安全帽、草帽、农具一应俱全,为的是方便和村干部一起下地干活。“待在办公室,永远都有问题和烦恼,戴上草帽下田,才能找到办法和出路。”吴根平这样介绍他的“草帽工作法”。

残疾运动员说,自强是直面困境、挑战自我,用顽强意志谱写生命之歌。

去年9月举行的江苏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连云港选手高子涵夺得射箭项目个人金牌和混双金牌。5岁那年,她不幸遭遇车祸,失去双腿,从此只能坐在轮椅上。12岁那年,读初中的高子涵因上肢条件较好入选连云港市残疾人射箭队。“一支箭接一支箭地练习、尝试,最终打进靶中间的黄心,这个过程我很享受。”高子涵说,射箭让她有了自信、有了奔头,她的目标是进国家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023年,不论是一马平川还是爬坡过坎,不论是晴空万里还是风高浪急,让我们守好“自强”之心,一往无前,为了必将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