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来汉留汉创新创业大学生达到205.9万人,连续五年实现人才净流入。在国际刊物《自然》杂志日前发布的最新全球科研城市排行中,武汉位列全国第5、全球第11,相较2021年全球排名前进4位
2022年武汉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总数突破1.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27%,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已成为武汉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量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廖君 熊琦 龚联康
1976年,武汉邮科院一个简陋实验室里,一根长度为17米的“玻璃细丝”从科研人员手中缓缓流过。这是中国第一根石英光纤,也是引领今天以光谷为前沿的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规模的“第一束光”。
2022年,武汉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带领下,2022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达1.9万亿元左右,位列全国第八,以4%的增速领跑GDP十强城市。2022年底,在国际刊物《自然》杂志发布的最新全球科研城市排行中,武汉位列全国第5、全球第11,相较2021年全球排名进4位。
2023年新春伊始,围绕科技创新,武汉定下了一系列新目标: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5%以上……“追光”35年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又称中国光谷)将目光瞄准建设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依托92所高校、101家科研院所、百万在校大学生等强大智力资源,武汉加速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带动武汉都市圈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
打造人才高地:连续五年实现人才净流入
1月31日,位于武汉硚口区的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90后”女博士孙清云正全神贯注地将一种新研发的涂层材料,沉积到一件件试验样片上。“今年项目正式验收后,我们会加快进行产业转化,这种涂层材料有望将国产航空发动机空心叶片的耐高温腐蚀性能提升2倍以上。”孙清云说。
两年前,从武汉理工大学博士毕业的孙清云,收到许多省外大企业发来的邀请,提供的薪酬待遇、工作环境一度让她心动,但她最终仍选择入职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薄膜材料事业部。她说,在武汉学习、生活多年,熟悉这个城市,武汉也有相关的产业配套基础,加上推出了特别实在和优惠的引才政策,最终决定留在这里。
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孙清云入选“武汉英才”计划。不久前,她享受了市区两级叠加的人才优待政策,搬进了距离单位仅3公里的人才公寓。“市场价月租要3000多元的精品公寓,只需530元就能入住。冰箱、空调、热水器、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孙清云说。
曾几何时,武汉拥有百万在校大学生,每年留汉就业创业的人数不到十分之一。
“留住大学生,才能留住未来。”为了扭转人才利用率低、人才外流严重的局面,从2017年开始,武汉启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买房租房可打八折、落户仅靠一证、近500家企业带头落实大学生最低年薪标准……
2021年5月,作为经武汉市委、市政府批准的市属国有企业,武汉人才集团有限公司高规格成立,力争年引进高端人才1000人次,服务知名机构1000家,人才大数据库达到1000万量级。
展开全文
随着城市知名度跃升,投资信心和意愿进一步增强,武汉展露出日益强大的吸引力。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来汉留汉创新创业大学生达到205.9万人,连续五年实现人才净流入。
“通过外引内培、市区多层次人才政策接力支持,企业建起了完备的人才梯队。”武汉睿芯特种光纤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尤说,得益于关键人才的引进,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在国内率先掌握了从光纤预制件制备、稀土掺杂、拉丝到光纤测试的所有核心技术。
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选择与武汉“双向奔赴”。
“90后”徐华生从深圳回来,参与国内首条完全自主的氢能双极板焊接自动化产线;“90后”曹思洋返汉后进入企业,参与国内首台超薄玻璃微纳切割设备研发;“80后”程伟从海外归来,现担任华工激光副总工程师……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韩翼认为,武汉持续优化人才生态,越来越强的人才引力,正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支撑。
位于武汉光谷未来科技城的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2022年7月9日摄) 程敏摄/本刊
培育战略科技力量:聚焦科创中心建设成势见效
早春时节,武汉依旧寒意料峭。走进东湖高新区东部的湖北东湖科学城工地,施工建设如火如荼。在科学城核心区——光谷科学岛,科创中心一期项目主楼已建至8层,高低林立的塔吊有序吊送建材。身着反光背心、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建筑工人奔忙在楼体各处。从空中俯瞰,科学城“一纵两横一环”7条骨干道路已连网成环,100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宛如一片“菱形树叶”,叶脉纹理日渐分明。
眼下,武汉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陆续开工,东湖科学城一批科创平台及创新项目稳步推进,脉冲强磁场大科学装置优化提升项目启动建设,五大湖北实验室实体化运行……东湖高新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氛围已成气候,创新力量更加集聚,科技创新势能不断加快向发展动能转化。
围绕科技创新,《2023年武汉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定下了一系列新目标,聚焦“科创中心建设成势见效”“科技创新工程深入实施”“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生态加快优化”四大目标,围绕“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加快培育战略科技力量”等九个方面列出22条具体任务。
其中围绕“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提出,推动东湖科学城建设加力提速。加强与武汉新城规划衔接,推进光谷科学岛骨干路网成形。启动武汉新城中心片区科学社区、科学论坛等十大亮点项目,推进中心片区科创地标整体亮相和科创功能全面搭建。
“希望到2025年,东湖科学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集聚一批战略科技人才,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取得重大进展,助推武汉新城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建设,引领中部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科技力量。”武汉市科技局科技创新协调处负责人说。
2月初,在位于东湖高新区的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本部大楼,部分办公区域正在完成最后的施工,为即将入驻的一批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提供承载空间。
没有既有经验,没有现成模式,与企业做朋友,共同探索融合创新资源、催化创新要素、构建创新生态的特色科创之路……作为武汉市重点打造的新型研发机构,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致力于推进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期待运用平台优势和制度灵活性,持续促进武汉乃至整个湖北的科技创新事业。
“做政府不能做、高校不去做、市场做不了,但科技创新又必须要做的事情。”武创院院长李锡玲介绍,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已经形成了“首席科学家+项目经理”“技术+资本”“内部跟投以及合同科研”等创新工作模式,着力打通从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到产业发展的全流程。
自2022年4月启动运行以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已组建成立专业研究所7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10家,产学研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家,投资转化科技成果50项,投资孵化高科技企业30家;院士专家领衔的高水平人才团队引进取得突破,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10个,创新创业人才130余人;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突破,与京津冀、大湾区6家高水平创新机构或组织建立协同创新网络;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建设取得突破,与50余家头部基金管理机构对接合作,参与组建3只专业基金。
“未来5年武创院还将建设不少于50家专业研究所,将吸引集聚至少50位院士,形成战略科学家集群。”李锡玲说。
创新成果转化:为武汉经济发展提供“最大增量”
1月28日,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位于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内的“半导体热电芯片中试平台”已全线运转。
就在不久前,“半导体热电芯片项目”顺利完成中试,功耗低于国际行业水平的30%,已获得国内知名光模块厂家的批量订单。这一切,离不开武汉市科技局两位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的“火眼金睛”。
2020年起,武汉市科技局启动了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工作,54岁的刘元林、胡文莉是第一批加入联络员队伍的科技局干部。身为武汉理工大学校友又是工科出身,刘元林很快便摸到了“门道”。
“张清杰院士团队的项目,核心技术为高性能、低成本半导体热电材料制备,对我国下一代光通信、无人驾驶、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刘元林说,由于其制造技术门槛高、制作工艺复杂、生产难度大,国内尚无厂家能够生产。
意识到该项目的战略意义,二人及时会同多方做好转化联络,为解决项目早期融资,每天往返高校、企业和投资机构等沟通对接。项目最终获得了市区两级财政2000万元的经费及相关补贴,国内第一条“半导体热电芯片中试平台”得以落地。眼下,这一“半导体热电芯片中试平台”芯片年产可达50万片。
两年多来,220名“科技红娘”已覆盖在汉重点高校院所和各区产业园区、重点企业,成为校地对接“联络员”,成果搜集“侦察兵”,成果转化“经纪人”,院士专家“服务员”,对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17个。2022年武汉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300亿元。
“2023年,武汉市将以‘揭榜挂帅’的方式实施10个科技重大专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单个项目最高支持3000万元。”武汉市科技局局长盛继亮介绍,拟攻关领域初步确定为新型显示、特种光纤、航天动力系统、5G+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动物疫苗、生物工程、碳中和等10个方面,由科技企业和高校院所组成的创新联合体“挂帅”揭榜。
减税降费、成本补贴、力促融资成本下行……为进一步激发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动力潜能,武汉市2023年还将继续拿出“真金白银”。《2023年武汉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要求推广“2+X”科技信贷服务体系,综合运用政府风险补偿、成本补贴、业务奖补等手段,力争科技贷款余额增幅不低于10%,加大对科创工作的资金支持。
科技创新蓄势突破,动能转换提速快进。2022年武汉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总数突破1.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27%,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已成为武汉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量。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构建区域创新高地的重大布局,既是赋予武汉的重大使命,也是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武汉市有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将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加大对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的支持协作,积极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把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