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家里用了10年的三星电视坏了,今天上某东想要给老人买个大电视过年看,结果被价钱吓了一跳。某米的65寸液晶电视,居然只要2000出头,我还以为自己眼花了,又看了几个国产品牌,价钱都差不多。
我努力的回忆了下家里这台用了十年的47寸老三星液晶电视,当时买的价格应该在8000左右,而且也没有什么所谓的纯高清、窄边框、以及护眼技术。这十年时间液晶面板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出现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借着买电视,跟大家聊一聊。
这一切都应该感谢在网上被很多人骂来骂去的京东方和他背后的合肥市政府。我们知道,现代的电子设备,液晶显示屏都占据了生产成本的大头,尤其是电视这种技术含量比较低的电器,硬件的成本更是八成都来自于液晶面板。十年前,面板行业还是由日韩和台湾企业所垄断,大陆也不是没有能生产的,但是产品质量以及市场占有率惨不忍睹,几乎可以忽略。
2012年的时候,我国进口显示面板总共花了500亿美元,这是个啥概念呢?这个数字仅次于我们进口集成电路、石油和铁矿。然而十年后,其他三样依然还要大量进口,但是显示面板,却已经基本成了国产的天下。以京东方为首的一大批显示面板生产巨头横空出世,不但把电视价格拉到了超低价,就连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价格,也具备了跟国际巨头掰手腕的能力。
记得我小时候,电视还都是厚重的显像管(CRT)电视,没三四个人还真搬不动一台电视。21世纪初,液晶显示技术开始出现,击败了落后的显像管成像,三星、LG、奇美等六家企业凭借技术优势,联手操纵市场价格,使得液晶面板价格居高不下,利润丰厚,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公愤。2013年,我国发改委罚了这六家企业3.5亿元,欧盟罚了其6.5亿欧元,美国更是罚了13亿美元。
展开全文
这成了一个契机,抓住这个契机的企业叫做京东方。京东方的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是一家老国企,后来经过改制和努力奋斗,有了一定的研发能力和人才储备。2005年时候,京东方在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建设了一条5代生产线,这是当时全球领先的生产线,比业界大佬LG也就晚了3年,投资巨大,也凝聚着京东方的全部期望。
可是运气实在不好,这次投资投在波峰,产出却在波谷。等这条生产线产出的17寸显示器投产时,售价从3年前的300美元暴跌到150美元。这让京东方两年时间亏了33亿。企业一时陷入绝境,可是这还不是最惨的,面对这位有潜力的后起之秀,行业内的打压更是让京东方雪上加霜。
当时为了解决液晶面板的垄断问题,国内的TCL、创维等彩电巨头找到了京东方,想要联手启动“聚龙计划”,借助深圳市政府的投资,在深圳建设最新的6代线,真正实现液晶国产。这绝对是件大好事,一旦成功,中国液晶就可能实现超车,破除国际资本的垄断。但是消息刚一传出,夏普就开始游说深圳政府,提出要投资280亿元,帮助深圳建设7.5代线。在技术成熟的夏普面前,京东方就是个小弟弟,于是只能无奈被踢出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仅仅一个月后,夏普也找理由终止了同深圳政府的合作。
不过这只是第一次搅局,很快,上海广电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也找到了京东方,想要合作。然而夏普又一次用同样的伎俩前来搅局,最终京东方再次被出局。这两次以外,导致了我国的新生产线建设被大大推迟,京东方的崛起也受到了很大限制。
但是这也给了独具慧眼的合肥市政府一个机会。 他们很想跟京东方合作,但是合肥并不富,2008年的财政预算收入归属地方的也就160亿,而6代线投资则要175亿,就算是全市不吃饭,一年也不够。但是合肥市政府的决心相当之大,他们拿出了60亿元,剩下的鼓励社会资本参股,并且承诺如果还是不够,最终由政府兜底出资90亿元。这个决心和表态感动了京东方,但是他们还有疑虑,夏普再来搅局怎么办?
合肥给出了斩钉截铁的答案。不管是谁来,绝不动摇!
就这样,在高瞻远瞩的合肥政府官员的鼎力支持下,京东方的6代线落户合肥,生产出了大陆第一台32寸液晶屏,后来京东方又陆续在合肥建设了8.5和10.5代线,不光让自己成了国内龙头老大,也带动了上下游一大堆厂商落户合肥,形成了产业集群。
因为京东方,合肥从一个不起眼的省会城市一跃成为新技术的明星城市,2020年GDP更是过万亿,成功迈入了万亿俱乐部,而这一切,都要感谢决策者的格局和眼光。今天我们能有如此便宜的电视和手机,也要感谢他们。
面对外界当初的质疑,合肥政府相关人士的一席话很值得我们品位:“不要以为我们不会算账,一个京东方生产线,从开始建成就能拉动300亿投资,建成后年产值更是千亿级别,总共只要五年时间,五年打造一个千亿级别高新产业,这种效率还不够高么?”
对了,顺便说一句,当初的夏普,现在已经基本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