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学良 巨额 痴情 财产 离婚

痴情的于凤至苦等张学良50年,却等来一纸离婚书,她留下巨额财产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4 17:16:02 浏览3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号称“民国四大美男”之一的张学良,风流倜傥,风流韵事也不少。他有钱有地位,自然会受到不少人的青睐,在众多女友当中,唯独负一人。

这女人就是他的原配夫人于凤至,她与张学良的婚姻虽然是父母包办婚姻,但于凤至对他痴情一生。婚后两人在相处过程中慢慢产生爱情,于凤至的种种行为让张学良由衷地敬佩。以至于他在晚年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平无憾事,唯独负凤至!

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情感纠葛?

这还得从他们的包办婚姻说起。于凤至,1897年出生于东北的一个富商家庭,比张学良大3岁。她的父亲于文斗因早年经商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于凤至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无疑是幸运的。她自幼聪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如果没有那场与张学良的婚姻,或许会平凡地度过一生。

但有了这场婚姻,就注定了于凤至的不平凡。据说于凤至出生时,他的父亲于文斗叫算命先生算过女儿将来是“凤命”,人中之龙凤。张作霖听闻兄弟的女儿是“凤命”,想结下儿女亲家,于是订下了“娃娃亲”。

张作霖与于文斗是拜把子兄弟,当年,张作霖因剿匪被抓,差点丢了生命,多亏于文斗舍命相救。后来,张作霖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与于文斗结拜成“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兄弟。

当年的穷小伙已逆袭名噪一时的“东北大王”,张作霖权势滔天,于文斗凭借他的权力,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张、于两家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

此时他们的子女初长成,于凤至长得标致漂亮、知性大方,张学良也是典型的“高富帅”。在1915年,在双方父母的包办之下,张学良与于凤至结婚。刚开始时,深受西方思想的张学良对这婚姻并不接受,强势的父亲张作霖对他说:“这必须听我的,你把于凤至娶回家,娶回来她跟你妈过,你在外面找女人我不管!”

展开全文

婚后的张学良还是一如既往地流连外面“花丛”中,于凤至甘守寂寞,做好作为张家长媳的模范,尽心尽力侍奉公婆,对待仆人也是以礼相待。闲暇之余,还不忘提升自己,去东北大学旁听学习新思想、新文化。

于凤至将“大帅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张作霖对这个儿媳妇甚是赞赏,张学良也慢慢转变对他的看法,一些军中事务也会征求她的意见,俨然成为张学良“贤内助”。

在1928年,张作霖被日军炸死,而张学良在外奔波事业,大帅府闹得人心惶惶,军心不稳。于凤至力挽狂澜,秘不发丧,告诉下人一切照常进行,直到等张学良回来,成功完成权力的交接。

张学良成为“少帅”后不久,他宣布“东北易帜”,东北军归顺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之后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应该知道,“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入侵东北,张学良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沦陷。这一举动,也使张学良处在风口浪尖上,遭到国人的痛恨。

这时候,于凤至不离不弃陪在张学良身边,不料在张学良身边却多了一位美人赵一荻相伴,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她没有像大多数女人那样“一哭、二闹、三上吊”,她默默忍受,不计较,甚至与赵四小姐以姐妹相称,和平共处。

这一事件,直接改变了张学良后来一生的命运。他遭到蒋介石的扣押,失去了人身自由。此时的于凤至远在美国陪读,听闻丈夫被软禁,心急如焚,马上飞回国内陪伴张学良。

她与赵四小姐轮流陪伴张学良,陪他度过那段刚开始艰难抑郁的日子,可是她没能陪到最后。

1940年,于凤至身患乳腺癌,不得不再次前往美国治疗,只不过她不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张学良。

到了美国后,于凤至得到张学良好友的资助,病情得到控制,两年后竟奇迹般地痊愈了。痊愈后的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面对丈夫身陷泥潭中,恢复自由遥遥无期,不能坐吃山空,她需要赚钱。

她听从好朋友莉娜的建议,走进美国华尔街股票大厅,那地方可以使你一夜暴富,也可以使你一夜之间变成穷光蛋。幸运的是,于凤至炒股赚得了第一桶金。

她没有迷失自我,在股市中全身而退,转战商业领域。于凤至继承了父亲的经商天赋、独到的目光,赚得盆满钵满,成为一位女富婆。

有钱后的于凤至为自己置购一栋别墅,为张学良也买了一栋别墅。自始至终,她依然爱着张学良,处处为他着想,没成想却等来了一纸离婚书。

即使离婚后,于凤至也以“张夫人”自居,为恢复张学良的人身自由,她在美国积极奔走呐喊叫冤,向蒋介石施压,但蒋介石无动于衷。

于凤至至死都未见到张学良,苦苦等待50年,却等来一纸离婚书。在1990年,于凤至在美国病逝,享年93岁。在她的墓碑旁边还预留一个空墓地,这是她生前为张学良准备的,可惜只能“独守”空坟。张学良恢复人身自由后,来到墓前老泪纵横。2001年,张学良病逝,享年101岁。两位老人都已病逝,斯人已逝,他们的恩怨终归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