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张学良和赵一荻
1990年6月1日,台北市圆山大饭店,台湾各界人士为张学良举行了盛大的九十大寿庆典,这标志着张学良终于获得了人身自由。
在寿宴上,张学良侃侃而谈。尽管已经90岁了,可他精神状态很好。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显然获得了人身自由是令他最为激动的一件事。自从自由后,张学良渴望去美国探亲访友。
1991年3月10日,台湾当局批准了张学良赴美之行。这天,张学良和赵一荻在台北桃园机场登上了赴美的飞机。登机之前,张学良面对记者的镜头公开表示,自己有回大陆看看的想法。
邓小平得知后,立即指示相关人员:“你们应该开个会呀,研究研究这个问题。”邓小平还就如何迎接张学良回大陆进行了具体指示,要求一定要妥善安排。根据邓小平的指示,中共中央立即开会研究,中台办、国台办和中央统战部等部委的领导悉数参会。
当时主要安排有四个方面:一是在这一年6月在北京为张学良举行91岁大寿庆祝活动;二是举行纪念九一八事变60年的各种活动;三是立即派人去沈阳修缮大帅府和元帅林;四是立即选派一位同志,亲自赴美看望并邀请张学良回大陆。
展开全文
邓小平
这四项安排中前三项都非常顺利,究竟该派什么人去美国邀请张学良归来呢?起初党中央的想法是安排一位副部级同志,可符合这个条件同志有好几位。最后,中央确定由张学良的老部下、开国上将吕正操赴美跟张学良见面,并全面负责张学良回大陆后一切事务安排。
吕正操是辽宁海城人,跟张学良是老乡,他在东北军时曾担任张学良的副官,跟张学良有着深厚的友谊。吕正操晚年回忆说:
“从讲武堂毕业后,张学良在锦州成立了三、四方面军团司令部,让我当他的少校副官。后来又想让我到日本学航空,因我的手负伤没去成。1928年初,他又派我到沈阳任高级军政人员文娱活动场所同泽俱乐部干事,团结东北军政人士。”
换句话来说,张学良和吕正操之间已经超越一般的同乡或者上下级的关系。“西安事变”前两个月,吕正操被张学良从东北军六四七团团长任上调到西安张公馆负责内勤工作,他因此经历了这起重大历史事件。
1936年12月25日下午,张学良执意要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出发前,张学良对身边人说:“我马上要去南京,现在有宋子文、宋美龄担保,没有问题,三天左右就回来。”张学良话音一落,大家纷纷表示反对,劝他不要去。
吕正操
张学良决定了的事情很难改变,吕正操则对他说:“我等你一个星期,你若不回来,我就回河北掌握部队。”张学良一到南京便遭到蒋介石软禁,而吕正操则履行了对张学良的承诺,一个星期后从西安赶回河北徐水团部,稳住了部队。
1937年5月,吕正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吕正操率部脱离国民党军,并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坚持抗战。在吕正操的领导下,冀中抗日军民面对极端险恶的环境,始终坚持敌后武装斗争,积极开展“地道战”、“地雷战”和“平原游击战”,为八路军在平原地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正是这样的背景,大家一致决定:“赴美见张学良的最佳人选,非吕正操莫属。”吕正操也没有想到,自从跟张学良一别后,再见面已经时隔半个多世纪,而两人都是耄耋之年。事实上,选择吕正操除了两人的关系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之前有过书信来往。
1987年初,张学良的侄女张闾蘅来到北京,期间专门拜访吕正操,还带来张学良相赠的一首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张学良从陶渊明《饮酒》诗中摘录的集句。
吕正操读后沉默良久,他以同样的方式,从陶渊明的《读山海经》集成一首诗回赠张学良:“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徒设在昔心,良辰知可待。”短短两首诗,一切尽在不言中,可见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晚年张学良
1990年1月底,吕正操从台湾方面得知张学良很快将获得自由身,于是再次向张学良发出邀请:
“汉公钧鉴:闾蘅常来,告知我公和夫人身心安泰,甚以为慰。我一直盼望您俩能走出台湾小天地,到五彩缤纷的大世界来看看,对身心更能舒畅,不知以为是否?盼告。”
张学良则用一首旧作回赠吕正操:“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如今吕正操接到中共中央的安排,他非常重视,尽管已经87岁高龄,身体情况也不好,还在北京301医院住院。
在张学良赴美第二天晚上,张闾蘅和杨虎城将军之子、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杨拯民到医院看吕正操,向他告知张学良赴美探亲的消息。3月2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正式代表中共中央和政府向张学良发出邀请:
“张学良将军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数十年来,我们对他是十分关心的。现在,他和夫人到了美国,从有关报道上得知他身体健朗,我们对此感到高兴。如果他本人愿意回大陆看一看,我们当然非常欢迎。我们尊重他本人的意愿。”
晚年张学良
4月底,吕正操女儿吕彤岩从美国打来电话,说是通过他人帮助在纽约蒋士云家中见到了张学良。会谈中,吕彤岩问张学良:“我爸爸要是来美国看你,你见不见?”张学良高兴地说:“当然要见。”一旁蒋士云也热情表示:“我们当然欢迎。”
就在这时,党内一些老同志也提议吕正操尽快赴美。吕正操深知责无旁贷,可他知道这件事必须由中央统筹全局。反观张学良,吕正操出发前夕他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现在不宜从美国直接回大陆,可见他内心还有一些顾虑。
在这一背景下,中共中央正式做出决定:派吕正操赴美,代表党和人民看望张学良。随即,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约见吕正操,并以私人的名义让他带一封亲笔信给张学良:
“汉卿先生如晤: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数十年海天遥隔,想望之情,历久弥浓。恩来生前每念及先生,辄慨叹怆然。今先生身体安泰,诸事顺遂,而有兴作万里之游,故人闻之,深以为慰。
先生阔别家乡多年,亲朋故旧均翘首以盼,难尽其言。所幸近年来两岸藩篱渐撤,往来日增。又值冬去春来,天气和暖,正宜作故国之游。今颖超受邓小平先生委托,愿以至诚,邀请先生伉俪在方便之时回访大陆。看看家乡故土,或扫墓、或省亲、或观光、或叙旧、或定居。兹特介绍本党专使吕正操同志趋前拜候,面陈一切事宜。望先生以尊意示之,以便妥为安排。问候您的夫人赵女士。即颂春祺!”
吕正操出发前,还带上了一些给张学良的礼物:张学良最爱听的《中国京剧大全》录音带和大陆著名京剧演员李维康、耿其昌夫妇新录制的京剧带;新采摘制作的碧螺春茶叶;画家袁熙坤为张学良画的肖像和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手书的贺幛等。
邓颖超
1991年5月23日,吕正操一行5人开启美国之旅。吕正操先是来到旧金山,在这里拜会了赵一荻等人。稍作休息后,5月29日抵达纽约。当天上午,吕正操来到曼哈顿公园大道的蒋士云家。
走出电梯时,吕正操发现一身西装的张学良早已在电梯门口等待。少壮相离,白首相聚,多少往事涌上心头,两人四目凝视、双手紧握,竟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话才好。蒋士云引导吕正操一行进屋坐下,看着半个多世纪未见的张学良,吕正操热泪盈眶。
吕正操说:“自西安一别,到今天正好是五十四年五个月零四天,碰巧是个双‘五四’。”一旁蒋士云表示,张将军听说老部下要来看望他,昨晚一夜都没有睡好。吕正操把自己从张学良离开后,到敌后参加抗日过程以及参加中国共产党的过程,全部介绍一遍。
吕正操以惋惜的口吻说:“当年你送蒋介石回南京时,我就不相信他能放你回来。你走后东北军就乱了。我赶回部队,接受共产党的指示,趁国民党军队南撤之机,脱离53军,留在敌后打日本。”
张学良和吕正操
吕正操还提到东北军的最后结局,他说:“东北军在抗战时期,整个都是很英勇的,牺牲很惨。蒋介石见哪里危险就派东北军去哪里。上海作战,蒋介石的嫡系撤退了,让东北军当后卫,他们渡江时淹死了很多人。蒋介石不仅不加褒奖、抚恤,还就地取消了这个部队的番号,剩下的部队都给遣散了。”
张学良听得很仔细,最后长叹一口气:“我最遗憾的是没能直接参加抗日,你带的部队坚持打日本,对我也是个慰藉啊!”因为现场人员较多,吕正操跟张学良没有深谈,只把从北京带来的礼物一一介绍。
第二天,吕正操和张学良来到曼哈顿瑞士银行总经理办公室,两人进行了深入谈话。吕正操先是把邓颖超的亲笔信交给张学良,还转达了中共中央对他的问候,希望他能回大陆看看,至于时间则由他自己决定。
张学良把邓颖超的亲笔信看了好几遍,最后说出了内心的话:“我这个人清清楚楚地很想回去,但现在时候未到,我一动就会牵涉到大陆、台湾两个方面。我不愿为我个人的事,弄得政治上很复杂。”
张学良当时眼睛不好,一旁阎明光(张学良好友阎宝航的女儿)插句话说:“我知道上海有一位名医,治疗眼疾的医术非常高明,可上海来看看眼睛。”
张学良和吕正操
张学良一听,当即表示希望能去上海治疗眼疾。吕正操听到张学良这个决定非常高兴:“你何时回来治病、探亲都可以。我们尊重你的意愿,还可以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张学良见到大陆方面如此重视,连连表示自己可以回大陆,但希望能答应他三个要求。
吕正操连忙问:“哪三个?”张学良回答说:“我现在只是一个平民老百姓,可千万不要特权。我回到大陆后,一是不要欢迎;二是不见记者;三是大家经常见面都可以,但千万别搞恭维那一套。”
这就是后来被屡屡提及的“约法三章”,吕正操则开玩笑说:“不见记者可以,但如果你一下飞机,老百姓肯定会认出你来,到时围着你不让你走。”张学良一听哈哈大笑,说:“我不怕老百姓,我很高兴见老百姓。”
这次会谈原本计划两个小时,最后持续了三个多小时。会谈期间,张学良还详细询问了邓小平等人的情况,他一再表示自己要去北京亲自拜访这些人。张学良非常关心祖国统一问题,他说:“我看,大陆与台湾将来统一是必然的。两岸总不能这样长期下去,中国总有一天会统一,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吕正操回国前夕,张学良请他带了一封给邓颖超的回信:
“周夫人颖超大姐惠鉴: 正操来美交下尊札,无限欣快。又转达中枢诸公对良之深厚关怀,实深感戴。良寄居台湾,遐首云天,无日不有怀乡之感。一有机缘,定当踏上故土。敬请正操代向中枢诸公致敬。”
晚年张学良和赵一荻
1991年6月底,张学良和赵一荻结束了美国探亲访友之旅,回到了台湾。不久,张学良托人给吕正操带来口信:“因眼疾好转,近日不会回大陆治病。”1992年11月底,张学良又委托侄女张闾蘅给吕正操带来信件:
“正操弟惠鉴:由美返台,一切尚好,惟耳觉、视力大为退化,九一老人,能如此已知足矣。请代向中枢诸公问候。张学良再拜上 十一月三十日于台北”
因为种种原因,张学良最终没有再回大陆,而是选择在美国夏威夷终老。1994年,儿子张闾琳受到大陆方面邀请回东北看看,张学良非常激动,他专门交代儿子:“你到了北京以后,再转赴东北,替我去看看咱们在沈阳的旧居,和抚顺城外你爷爷的那座空陵。”
张学良对故土的思念可见一斑。2000年,张学良100岁大寿时,再次接到了大陆方面贺信。张学良感慨万千,那一刻他无比渴望叶落归根,可终究没有实现。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夏威夷病逝,享年101岁。
张学良和赵一荻合葬墓地
张学良病逝后,跟赵一荻合葬在一起,墓地也选在夏威夷。据侄女张闾蘅回忆说:“大伯弥留之际,依旧念念不忘大陆,却因诸般因素,未能于有生之年回大陆一趟。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