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湖 水位 为什么 易涨难

为什么太湖水位易涨难消?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4 05:27:02 浏览4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近日,太湖流域性大洪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升级为Ⅰ级应急响应以来

太湖已超警戒水位多日

最高水位达到4.79米

超警戒水位0.99米

超保证水位0.14米

面对汛情,水利部门一直“使劲排、全力保”

这和太湖水位“易涨难消”密切相关

为何太湖水位易涨难消呢?

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信息中心)水情处

一起为大家答疑解惑

展开全文

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信息中心)水情处副处长姜桂花:“降雨多”“排水难”“水叠加”是问题的关键。

01

降雨多,而且一直在持续

梅雨期,太湖流域几乎每天都在下雨,有7次大的降雨过程,大多仅间隔2~3天,前一场集中降雨过程的洪峰尚未消退,后一场降雨过程又接踵而至。

特别是直接下在太湖湖区的降雨量多达654毫米,相当于太湖水位0.65米的涨幅,最多的一天降雨96毫米,相当于直接给太湖湖面铺了0.1米的水。量大而且持续的降雨,使得太湖水位易涨难消。

梅雨期太湖降水与水位过程

那么问题又来了:太湖湖泊面积2338平方千米,湖面上升0.1米,相当于增加多少立方米的水呢?

2338(平方千米)=2338000000(平方米)

2338000000(平方米)×0.1(米)=233800000(立方米)

答:湖面每上升0.1米,相当于增加233800000立方米,即2.338亿立方米的水。

02

水量多,而出湖通道有限

相信大家小学时都为这样的应用题烦恼过吧——一个水管注水,一个水管放水,放一段时间以后,请问水池里还有多少水?

太湖就像这样一个放大的水池:进水多,出水少,时间长了,水池也快满了。

梅雨期,太湖上游的降雨是多年平均梅雨量的2.5倍,上游降水量大,造成进入太湖的水量多,而太湖洪水外排的通道有限,仅有的两条骨干河道设计排洪水的流量只有1184立方米每秒,实际排水量往往受各种因素影响要小于设计流量。而今年,最大一日入湖流量却达2908立方米每秒。大量洪水流入太湖并且蓄在太湖里,使得太湖水位易涨难消。

那么问题又双来了:一个大水池,以2908立方米每秒注水,以1184立方米每秒放水,请问一天时间,水池里增加了多少水?

2908(立方米每秒)-1184(立方米每秒)=1724(立方米每秒)

(注意:题面单位是秒!!!求问单位是天!!!)

一天=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

1724(立方米每秒)×86400(秒)=148953600(立方米)

答:一天时间,水池里增加了148953600立方米,即约1.5亿立方米的水。

那么问题又双叒来了:太湖湖泊面积2338平方千米,最大一天的入湖水量会让太湖湖面上升多少?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2338(平方千米)=2338000000(平方米)

148953600(立方米)÷2338000000(平方米)≈0.06(米)

答:最大一天的入湖水量会让太湖湖面上升0.06米。

03

长江洪水和太湖洪水叠加,流域排水受影响,导致河网水位居高不下

大家都知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

但是当下游水位和上游水位持平甚至更高时,水流速度就会受阻。

太湖流域行政区划图

太湖有两条主要外排河道:太浦河和望虞河,直通长江下游。由于长江中上游降雨很多,长江下游行洪压力大、水位高,所以太湖和长江下游的水位差小,加上受沿江沿海潮汐影响自然流速就缓慢。

太湖流域河网密布,为了城镇安全,依托河道堤防,建了很多圩区来保护城镇。圩区周边通常修建很多泵站和水闸,排内部涝水的能力很强。遇到降雨圩区泵站会把圩内的洪水排到圩外,造成圩内水位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圩外河道的水位很高。

而太湖流域的洪水外排受沿江沿海潮汐影响,每天通过水闸排洪水的时间只有13小时左右,尤其是今年长江洪水与太湖洪水叠加,造成长江潮位连续超警,闸排时间更少。

当闸排受阻的时候,就只能通过沿江、沿杭州湾的泵站排水,而泵排能力有限,所以圩外河道的水位下降缓慢,河网水位居高不下。由于太湖洪水外排受到周边河网水位高的影响,使得太湖水位易涨难消。

这样看来,相信大家也知道

为什么太湖水位易涨难消,

而水利部门一再强调太湖防汛

要排水排水再排水了吧

依法科学精细

全力排水太湖人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