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恩来 敌占区 延安 驾机 善本

刘善本驾机起义飞延安,妻子在敌占区被软禁,周恩来派人紧急救助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4 04:32:03 浏览3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刘善本驾机起义飞延安,妻子在敌占区被软禁,周恩来派人紧急救助

1946年,隐蔽战线遇到一件极其棘手的“送钱”难题,起因是国民党空军的飞行员刘善本,驾机起义飞到了延安。而刘善本的妻子、孩子、母亲却远在敌占区,被敌特重重包围软禁,严密封锁,家里一度无米下锅。

(刘善本和妻子周淑璜)

可如果中共特工去慰问,等于是自投罗网,肯定会暴露身份;倘若不去慰问,却又无法解决刘家人的生活问题。

党组织把这个棘手的紧急任务,交给了潘汉年和传奇女侠施剑翘,要他们尽快送钱去刘府,一刻也不能耽误。

一,开创空军起义的先河

刘善本是山东昌乐人,出生于1915年,自幼聪明好学,高中毕业后报考了航校,成为“天之骄子”的飞行员。在空军八大队服役,操控轰炸机参加了抗日战争。

因为表现优秀,刘善本1943年被送往美国学习,学成归来后,本以为自己会投身入抗日战场,但1945年却突然接到“必先安内”的任务。

他早就对国民党的腐朽统治失望寒心,对“打内战”三个字深恶痛绝,再加上读了一些进步书籍之后,他开始思考中国的未来在哪里。

当刘善本得知家里的很多族人都参加了八路军,他也决定脱离国民党,去延安投奔光明。

于是乎,刘善本开始寻找时机,一直等到1946年6月23日,接到驾驶轰炸机运送美国军援的任务,从上海出发飞往昆明,再将昆明机场的军火,一路运往成都机场。刘善本意识到,这次远途,是起义的绝佳机会。

当晚,刘善本回到家里,望着满屋的烟火气,他心有惊雷,面如平湖。他三年前跟妻子周淑璜结婚,夫妻二人如胶似漆,如今要分居两地,心中有一万个舍不得。

展开全文

(刘善本一家)

刘善本以前回到家,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用电话机改装而成的收音机,去接听延安的广播信号,这已经是生活习惯。可这次回到家,却抱着大女儿不撒手,因为他知道这一走,可能就是永别。

妻子周淑璜问,为什么不去看书听广播?刘禅没有回答。妻子误认为丈夫是疼爱孩子,所以并没有在意。

一夜过后,刘善本清晨告别了母亲,嘱咐周淑璜说,这次出发是执行特殊任务,短时间内可能回不来,而你要照顾好孩子和母亲,无论以后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家里的顶梁柱。

到6月26日清晨,刘善本操控B-24型轰炸机来到成都上空,这架远程轰炸机是当时国军体积最大、最先进的机型。

他们在成都机场下降,就在快要降落的时候,却突然拔高机头,一飞冲天。机组人员共11人,穿过朦胧细雨,犹如雄鹰扎进了云层深处。

随着大雨落下,无线电响起了地面塔台急促的声音:“530, 530,你们的航向不对!”

刘善本没有回应,而身边的副驾驶员,提醒说地面在喊话。

刘善本说:“不要回应。”

跟刘善本合作多年的机组人员很快就看出,这是要驾机起义,于是问:“机长,咱们这是不是要北去……难道说……”

刘善本点了点头,随后做这几位兄弟的思想工作,众人则同意跟随机长,飞向红都延安。

这是国民党空军第一次有飞行员驾机起义,机组人员内心都很紧张,刘善本以高超的飞行技术,平安降落到了延安。

中共高层在6月29日夜里,为刘善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毛泽东和朱德都亲自接见机组人员。紧接着,延安便发起了一场舆论攻势,号召更多的国民党军人弃暗投明。在 刘善本的影响下,国民党空军后来陆续有100多人驾驶42架飞机起义。周恩来总理多次称赞他:“刘善本同志是国民党空军起义的带头人”。

新闻一出轰动全国,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说国民党的飞机投奔到共产党那里了,指不定啥时候回头打国民党呢。

二,妻子在上海,遭遇断粮危机

此事震惊中外,蒋介石在南京接到报告,恨得是咬牙切齿,在办公室暴跳如雷,怒骂空军和特务无能。如果我本人也坐在那架飞机上,岂不是要把我送给毛泽东?

蒋介石的电报发到上海,命令部队立刻去报复刘善本的家人。部队接到命令,全副武装包围了刘宅。周淑璜一家惨遭查抄,由第八大队的大队长王世铎亲自带着人来抓刘家人。

王世铎怒气冲冲,说要把周淑璜等人,全部押送到南京去。

周淑璜自然不答应,她说:“你是刘善本的大队长,善本这次任务是听你指挥才去执行的,这件事,说到底跟你也有关系!反而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刘善本执行的是军事机密,为何要找到我们头上?你说让我们去南京,我正要去找委员长,把这个事情讲清楚!”

周淑璜话里话外都在威胁王世铎,意思已经不言而喻,倘若一家人被押送到南京,那就一口咬定是你王世铎幕后指挥了刘善本的起义。

王世铎闻听此言怒从心头起,但他也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毕竟他可不想趟这个浑水。再有就是,他的确要对飞机起义这件事负有一定责任。

双方打了一场口水仗之后,王世铎回去发电报到南京,说与其抓刘家人去南京,不如留在上海做诱饵,引蛇出洞,看他们背后是否有中共特工?

周淑璜带着一家人,虽然说留在了上海,但母亲、孩子、弟弟妹妹一共七人,人人每天都要吃饭。家里都是老弱妇孺,无法外出打工赚钱,只出不进的情况下,很快就会没米下锅了。再加上刘善本不贪污不受贿,除去部队津贴之外,家里并没有多少余钱。

更让人感到无奈的是,上海遭遇了一场通货膨胀,手里仅有的那点存款也迅速贬值。刘宅全家人内外交困,周淑璜身为家里的顶梁柱,只能苦苦支撑局面。

与此同时,上海的地下党组织,接到了上级的紧急命令,要想方设法去慰问周淑璜一家人,不能让人家饿了肚子。当时潘汉年恰巧在上海,正紧张忙碌着隐蔽战线的工作,他接到这份棘手的任务之后,立刻派人调查刘宅。

潘汉年很快就发现,刘宅周围早已遍布着国民党特务的眼线,那些修鞋的、卖烟的、走街串巷兜售小吃的,绝大多数是特务。

潘汉年眉头紧皱,他必须尽快去刘宅慰问刘善本的家属,同时商讨如何转移,更要命的是刘家即将无米下锅,七口人需要吃饱饭。

潘汉年

倘若贸然前去慰问,等同于羊入虎口,有去无回,大概率会被特务盯上。潘汉年考虑了一番,于是喊来了情报部的张建良,他知道张肯定有办法进入刘宅并安全撤退。

张建良来到刘宅,看到很多记者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地去采访周淑璜,想要趁着这个热点事件多卖报纸。

关键的一点来了,记者进去采访的时候,门口那俩特务没有阻拦,只要是国民党认可的媒体,出示记者站就可以进出刘宅。

张建良灵机一动,回去换了一身西装革履,以《时事新报》大记者的身份,带着照相机就进了刘宅。只见院子里一片狼藉,被特务翻了个底朝天,由此可看出周淑璜这几日,肯定遭了不少的磨难。

张建良总算是见到了周淑璜,他说:“周女士,如果方便的话,能否接受我们的采访?耽误您一点时间,另外我是善本的朋友。”

周淑璜一看眼色,就觉察到不对劲,于是带着这个记者进了内屋。

张建良不负众望,不仅慰问了周淑璜,又安全撤出了刘宅,在那暗流涌动的隐蔽战线,完成了这件棘手的任务。

三,传奇侠女施剑翘仗义出手

与此同时,周恩来找传奇“女侠”施剑翘帮忙,能否去刘宅救助那老弱妇孺七口人?

周恩来已经派去两批人去刘宅,可因为特务看守严密,始终没能成功,当务之急是找人代替中共去慰问,送钱到周淑璜那里,转达组织对刘家七口人的关心。

在当时,施剑翘的名号如雷贯耳,她是毕业于天津师范的知识分子,父亲是曾是奉系军阀第二军的军长,名叫施从滨。在军阀混战时期,施从滨落败被俘,惨遭孙传芳杀害。

施剑翘发誓报仇,于是苦练本领,写下诗句:翘首望明月,拔剑问青天!

1935年11月,孙传芳在天津的一所佛堂听经,同处一空间的施剑翘抓住了机会,借口身边的炉子太热了,想要换个距离孙传芳更近的位置。

施剑翘突然走到孙传芳背后,掏出了勃朗宁手枪,连续三发子弹,发发击中要害。

此事轰动全国,法律界很多知名律师援助施剑翘,经过一场场激烈博弈,施剑翘获得了特赦。

到1946年,施剑翘和周恩来见了一面,接了这个棘手的任务,前去慰问刘家家属,兜里则装着党组织给的经费。

施剑翘通过人脉关系,找来了国民党空军司令部的军车,堂而皇之地就去了刘宅。

特务拦住门口不让进,他们双眼仔细打量着空军的军车,心中暗暗想着,这个女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施剑翘穿着一副贵妇人的打扮,抬脚就想进入刘宅。特务满脸紧张,要求对方禀告身份。施剑翘柳叶眉倒竖,指着特务的鼻子破口大骂:“是空军的军装不认识?还是空军的军车不认识?我来这里调查此案,不是让你来调查我的!”

一番话,骂得特务狗血喷头,再也不敢阻拦。

施剑翘见到了周淑璜之后,装作是空军高层的样子,审问了一番。在这个间隙,施剑翘掏出了一沓钱,给了身边监视的特务,说现在上海挺热的,咱们都不容易,你们拿钱买汽水回来喝。

特务接到钱,就去附近的商铺买汽水,暂时离开了刘宅。这笔钱与其说是用来买汽水的,不如说是为了故意支开特务。

施剑翘趁着这个机会,对周淑璜说:“是周恩来派我来看望你的,这笔钱你赶紧拿着收好……另外这封信看完之后,切记要毁掉。”

信是刘善本本人写的,写了他在延安的概况,让家里人不要担心,嘱咐妻子照顾孩子和老人。

(刘善本)

周淑璜读完信后泪流满面,她立刻写了一封简短的回信,让施剑翘带回给组织。

夜里,周淑璜打开了施剑翘给的那个小布袋,里面装着金条,和一沓现钞,总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除了潘汉年和施剑翘之外,党组织使用了各种办法,源源不断地把钱送到周淑璜的手中,慰问刘家人的生活。

据周淑璜回忆,最让人难忘的一次经历,是她拿着篮子出去买菜。而身后同样有个女人在买菜,拿着跟自己拿的一模一样的篮子,俩人一前一后的走着。

周淑璜买什么菜,那位女子也跟着买什么菜,俩人在菜市场转了几圈,连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的篮子被人掉包了。

直到周淑璜回家之后,拿出里面的蔬菜才看清,篮子底部有一包法币,这让她又一次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国共对立的形势再也没了挽回的可能性,党组织为了防止敌人狗急跳墙杀害刘家人,于是安排隐蔽战线的同志,带刘家人立刻转移离开上海。

直到1949年,解放军打入重庆之后,周淑璜才接到了丈夫的来信,让她去哈尔滨相见。夫妻二人在白山黑土重逢,一家人抱头痛哭,刘善本紧紧抱着妻子,再也不想松开。

分开的这段时间,夫妻俩每一天都度日如年,担心战场上的枪炮,会伤害到自己挚爱的亲人。如今革命胜利了,敌人被赶出了大陆,总算过上了和平的日子。

建国后,刘善本为中国空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被授予少将军衔。

抗美援朝时期,刘善本带领新中国年轻的空军队伍,翱翔在朝鲜半岛的蓝天,面对强敌勇于亮剑,开创了我军历史上首次夜间空袭敌人的先例。

美国人往往在夜晚会放松警惕,他们过度迷信于装备和技术,认为当时新生的中国空军不可能夜晚来袭,殊不知刘善本使用了电子对抗,以及照明轰炸的打法,痛击美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1968年,53岁的刘善本将军因受到不公正待遇,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