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是犹龙派承前启后的宗师级人物,世称陈抟老祖、睡仙、希夷祖师等。农历十月初十为其成道日,而腊月初八为其圣诞日,有心者不妨可以牢记。
陈抟自五代至宋初一直是在华山修道,因他负经纶之才,又多次奉当时帝王之诏问,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颇广。野史小说也有不少记载。本期,我们特从记载中摘出几则有关陈抟祖师的诗歌与典故,以见其个人事迹之一斑。
睡仙的由来
关于陈抟睡觉的传说,《山堂肆考》说他大睡三十六载,小睡一十八春。“陈抟大睡觉”是句民间流传颇广的俗话,《坚瓠集续》中有个故事:说他在华山云台观修道,每日总闭门独睡,一睡就是累月不起。
周世宗①听说他很有学问,又能睡觉,一时好奇,想看个究竟,就派人把陈抟召到他的禁中,锁在一间房子里。锁了一月多,开门看时,陈抟依然在酣睡。周世宗知他是个有道之士,召见他谈话。
他对周世宗作歌道:“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铺地。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鼾睡。闲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且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日西坠?”
ΔΔ 陈抟祖师当年隐居之地:避诏岩
展开全文
后陈希夷隐居华山下,有一年春日,在水边石上闲游玩,偶然卜得一个“遇需上爻”的卦。便对他的弟子贾得升说:当有三位不速之客来此。少顷,果然见壶公、赤松子、吕洞宾相继到来。土地神赶忙捧出一盘果,一壶酒献上。他们四个饮酌到半酣之际便各自赋诗一首助兴。
陈抟诗曰:“春暖群花半开,逍遥石上徘徊,曾垂玉勒金阙,闲踏青山碧苔;洞中睡来几载,流霞独饮千杯,逢人莫说人事,笑指白云去来。”
壶公②诗曰:“壶中自有楼台,四季鲜花竟开,闲时则饮琼液,醉后或卧青苔;逍遥非关利名,落魄不染尘埃,逢人莫说人事,笑指白云去来。”
赤松子③诗曰:“乍离南山竹斋,因过归隐天台,洞中美酒才熟,路上鲜花半开;我骨非是凡骨,君才亦是仙才,逢人莫说人事,笑指白云归来。”
吕洞宾诗曰:“落魂直至此来,曾经几度花开,闷便着钱沽酒,恣意千杯万杯;闲游二十八天,醉上茅君醮台,逢人莫说人事,笑指白云去来。”四人咏罢相视而笑,遂各散去。(此故事见于《筮述》)
一白一红一青三枣
宋时华州掾张刺达从太守来华山拜谒陈希夷先生。宾主叙坐后,又设一座位于上首,如有所等候似的。这位太守大人,也不知陈抟设此虚位等谁。心想,我是此地太守,谁还能坐在我的上首?心中就有些不乐之意。等了一阵,来了个兰袍葛巾道人,态度颇端肃。陈抟拱揖让坐。
这来的道人竞毫不客气的坐在上位座上。太守见这位道人虽则神气闲雅,却是傲无逊容,心中更加不悦,很怪这位道人无礼。然而陈抟却对这位道人甚恭。
陈抟向这位道人请道:先生袖中何物?幸以相贶(音kuàng,赠送之意)?道人从袖中摸出枣子三枚,其颜色各不一样,一白一红一青。白者授与陈抟,红者道人自食,青者授与太守。太守越加心中不高兴,就随手给了张刺达。张刺达就把它吃了。这道人去后,太守问陈抟:适才来这位道人是谁?
陈抟说:此即纯阳真人也。太守悔恨不及,已无可奈何。张刺达自此亦得道成仙,往往游于人间,每显异迹。(此故事见于《异林》)
结语:大道不传不信、分别之人,道更不传有“机心”之人。
ΔΔ 五代十国后周世宗皇帝画像(网络)
注:
①周世宗:五代时期后周皇帝(954年-959年在位),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周太祖郭威的养子,是中国少数由外戚继承宗室的皇帝。
显德元年(954年),继位为帝。在此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有建树,号称英主,初步奠定了后来北宋的势力。在商议取幽州时病倒,不久去世,年仅39岁,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葬庆陵。
②壶公:关于壶公的来历,颇为神秘。据《后汉书.费长房传》记载:“长房曾为市掾(掾,音yuàn,市掾即管理市场的政府属员)。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座。市罢,跳入壶内。长房于楼上见之,知为非常人,因向学道。”
相传东汉时的费长房做过管理市场的小吏。一次他在市场中见一老翁卖药,座旁悬吊着一把壶,一罢市既跳入壶中,人称壶公。
后来费长房又在一家酒楼上见到了壶公,知道他不是普通人,就拜他为师,从他学道。后因以“壶公”用为老寿星的典故。
③赤松子,又名赤诵子,号左圣。其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万世基业的中华帝师。记载其事之典籍,当以《淮南子·齐俗》为最早,继以《列仙传》而详其事。刘安云:“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纳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高诱注曰:“赤诵子,上谷人也。病厉入山,寻引轻举。”
审核:燕子、太元
撰文:道海浮游、摄影:大象无形
参考文献: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配图、内容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