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谈 诗书 古人 那些 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人的那些读书美谈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4 01:32:06 浏览2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人热爱读书,崇文重教。古人总结了不少读书的方法,留下了许多读书的美谈。

01

乐在其中 得意忘言

为中华文化塑造了一座永远令人神往的桃花源的陶渊明,是一位相信开卷有益的读书人。陶渊明在年过五十经历了一场病患后,给儿子陶俨等人写过一封家书,回顾平生经历,提及自己“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能够让陶渊明感到欢乐的,除了欣赏自然之美景外,便是读书。

陶渊明读书颇有特色,他有一篇具有自传性质的《五柳先生传》,说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求甚解如今被理解为一种潦草敷衍的读书态度,但在当时的语境中,不求甚解却有其他意涵。

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研究与教育,注重字句训诂与名物考证,以致对于经典的解释越来越繁琐,东汉一位学者释《尚书·尧典》,仅“尧典”二字就洋洋洒洒写了十余万言。这种读书方法看到了一棵树的挺拔,却不见整片森林的壮观,同时完全脱离实际,只在书中打转,无法用新的时代精神来增益经典的内涵。到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代,这种读书方法不再被推崇,一种新的风尚兴起了,读书要得其精华,领会宗旨、要义,却不必拘泥于一字一句的意思,况且语言本身也是有局限性的,陶渊明自己便说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书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只要开卷,一定能有所收获,不仅陶渊明如此想,宋太宗赵光义也如此想。中国古代典籍丰富、类型齐全,其中有一个类型称为“类书”,明朝的《永乐大典》是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类书,宋朝也编纂了几部流传到后世的著名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文苑英华》被称为宋代四大类书。

《太平御览》初名《太平总类》,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55部,共一千卷,包罗万象,旁征博引,可以看成是一部百科全书。《太平御览》“备天地万物之理,政教法度之原,理乱兴废之由,道德性命之奥”,很有价值。宋太宗在听政之余,每天要读此书三卷,如果有事未能读完三卷,会在闲暇时补读。有臣子劝谏日读三卷太辛苦了,宋太宗说:“开卷有益,不为劳也”,他计划用一年时间读完此书。

展开全文

02

与书相随 陪伴成长

古人读书不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书籍是很昂贵的,借书、抄书是十分常见的事。宋代重新竖起古文运动大旗的欧阳修,由母亲抚养长大,家中贫困,母亲用荻管教他在沙地上写字,这便是“画荻教子”的故事。这样的家庭条件,自然家中缺乏藏书,幸好随州城南的李家富有藏书,且愿意借给欧阳修。欧阳修借到书后,边读边抄,留下一份副本,如此加深对一本书的印象,竟能很快背诵。

正是在李家,欧阳修在一个破损的旧书篓中,拾到了唐代《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这本书“脱落颠倒无次序”,欧阳修请求李家能让自己把这本书带回阅读。欧阳修读过之后,“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此时的欧阳修对韩愈的古文已生敬佩之心,虽然未能有精深的见解,但已被其浩大的规模所震撼。

欧阳修17岁时科考失败,烦闷中取出所藏韩愈文集再次阅读,这一次有了新的认识,他感叹:“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他责怪时人未能重视韩愈的古文,但也不得不向现实妥协,因为要获取功名就得学会写时文,欧阳修说要是自己考上了进士,一定要认真研读韩愈的古文。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24岁的欧阳修终于考中进士,在洛阳为官,与一些志同道合者写作古文。他再次取出所藏韩愈文集,欧阳修获得这本书时已经残破了,他遍求其他人所藏韩愈文集进行补缀、校订,足见他对此书的珍视。有的书在当下并不见得有人欣赏,但只要是金子终有发光的那天,欧阳修说“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晚年的欧阳修,已是家藏万卷的藏书家,再不缺书读了。万卷藏书中,只有儿时获得的《昌黎先生文集》是旧物,他最为珍惜,这是陪伴他一生的书籍,也是引领他一生的书籍。在我们的生命中,不难找出一本深刻影响我们的书,但能够陪伴一生并在人生不同阶段提供灵感、安抚心灵、给予力量的书,却并不易得。欧阳修足够幸运,在书中遇见了韩愈这颗伟大的心灵。

03

焚膏继晷 发奋读书

被苏轼赞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极重视读书。韩愈的诗深险怪癖,并不好读,却有一首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符读书城南》,这是韩愈写给儿子韩符的诗,开篇即说“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读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在韩愈看来,是否读书学习会让两个天资差不多的人差距越来越大。韩愈希望儿子发奋读书,而韩愈本身也是发奋读书的代表。

韩愈三岁而孤,随长兄一家生活,不久长兄亦过世,由其嫂抚养长大,韩愈很早就领悟到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其命运。后来,韩愈在任国子学博士时所写的《进学解》中,“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堪称他发奋读书的写照。古代有一种叫日晷的计时仪器,通过日影来确定时间,只能在白天使用。白天读书,尚可依赖日光,夜幕降临,必须点上油灯,焚膏继晷说的就是日以继夜读书。

韩愈读书广博,他自己说“少好学问,自五经之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得而不观者”,既如此广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留意书中所有细节,韩愈提出了“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的读书方法,提要钩玄这一成语即由此而出。纪事的文章,阅读时要提炼出要点,纪言的文章,阅读时要探寻作者为何这么说,作者如此说的目的何在,把握住作者的思想脉络。

发奋读书者能够耐得住寂寞、抵挡住诱惑,克服各种不利的条件,在艰难的处境中也能读书不辍、志向不改:西汉大儒董仲舒,专心致志读书,三年不窥园,不知美景竟就在身旁,因为在书中他发现了新的风景;西汉的匡衡,没有蜡烛照明读书,邻家有蜡烛,他想出凿壁偷光的办法读书;东晋的车胤,夏夜捕捉萤火虫用来照明读书,同时代的孙康,冬夜借雪映射出的光读书,两人都学有所成;宋代的范仲淹,少年时离开母亲,只身去外地读书求学,每日饮食十分拮据,煮粥待其冷凝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佐菜只是简陋的咸菜而已。

目不窥园、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划粥断齑,这些成语的背后,是中华民族对书的热爱、对知识与学问的敬重,这种崇文重教的传统鼓励人们读书,鼓励人们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

04

家训家风 修身利行

在书中,一个人能够找到安身立命的根基,一个家族亦可找到繁荣兴盛的秘诀。中华民族素重家风传承,许多古代家训都将读书作为重要内容,或申明读书的重要意义,或阐述前辈读书的心得体会。

《朱子家训》是中国古代家训名篇,它只有五百来字,言简义丰,对仗工整,古人对此家训的喜爱,甚至全篇雕刻在屏风上,陈列在厅堂中,方便让家人随时看见。《朱子家训》中说:“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只为科举功名而读书是功利的,一旦中举,十年寒窗苦读有了结果,许多人便不再读书,转而埋首于名利场中,如此便是抛去了寒窗苦读的圣贤之书,圣贤的教诲成了耳旁风。失去了仁义之道的读书,不再是真读书。

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有专门的篇章论述读书。作者颜之推是一位博览群书、著述丰富的学者,他的经历十分坎坷,一生辗转于萧梁、西魏、北齐、北周、隋朝,几度被俘,生命系于他人之手,靠着自己的文化修养,他屡次化险为夷。经历乱世的漂泊,他更加确信读书的意义。

在《颜氏家训·劝学》中,颜之推说“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他引用当时俗语“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诸般技艺中,“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在颜之推看来,“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倘若一个人不知奉养亲人,那么去看看书中是如何讲的,就知道奉养亲人的意义及如何奉养亲人,但关键是要将书中得到的见解、知识用于实际。他反对“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古人推崇耕读传家,耕作让身体得到锻炼,读书让精神得到锻炼,两者缺一不可。耕作的成果写在广袤大地上,读书的成果写在浩瀚的典籍中,写在我们的心灵中。

三坟五典,经史子集,文脉绵延,读书致远。

◎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报》,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