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人类文明的传承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但人类生活的某些局部和片段,即使面对技术的冲击,变化也不大,比如现场音乐会。为何在各种高保真设备盛行的今天,现场音乐会仍能长盛不衰呢?
这个问题要从音乐的本质谈起。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一种无形的商品。从历史上看,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人们欣赏音乐即消费音乐的过程,是与音乐的生产过程合二为一的。直至1877年留声机的出现,才逐步让音乐的欣赏与生产在时间上开始分离。技术方面的进步令音乐的呈现和存储方式更加灵活,也更为便捷,数字音乐的出现,让人们欣赏音乐的途径和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从早期的留声机、磁带、CD以及mp3,到目前可在互联网上直接欣赏、下载音乐,体现出人类的科技进步。对于听众而言,总体是件好事,但对于职业音乐家而言,恐怕更多是危机,其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产权保护和盗版问题。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以及防不胜防的盗版行为,音乐家们该如何生存呢?美国经济学家艾伦·克鲁格(AlanKrueger)在其《摇滚经济学》给出的答案是,尽量多地进行现场演出。
在音乐实现数字化之前,摇滚明星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录音即CD的销售。然而,电子化音乐的兴起使得提前录制的音乐CD销量暴跌,即使超级摇滚巨星也不例外。据克鲁格统计,2017年,音乐家比利·乔尔(BillyJoel)从他的现场演出中获得了2740万美元,而从销售CD和流媒体中赚到的还不及200万美元。甚至“披头士”成员,著名的音乐人保罗·麦卡特尼(PaulMcCartney)也是如此。麦卡特尼一生写了很多歌曲,许多位列音乐排行榜第一,然而,麦卡特尼收入的80%以上是靠现场演唱会取得的。这些数字揭示出当今音乐家的收入来源以及谋生方式。看起来,音乐家要想获得稳妥的劳动报酬,还得回到古老的方式,即现场演出上来。
另一方面,今天的听众借助高保真的音响设备,可以随时随地欣赏他们喜欢的音乐,但仍有很多人热衷于现场音乐会。这是因为只有在现场,才能获得难以言状的“代入感”,而“仪式感”似乎只有到了现场才可以感受到,既可亲眼目睹艺术家的尊容,也可领略艺术家们的临场发挥。资深的鉴赏家们知道,艺术家能否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取决于许多因素,是一个只有在现场才能揭开的谜团。由此可见,现场音乐会与高保真设备播放的音乐,并非相互替代,而是互补,即相得益彰的关系。于是,我们可以观察到,高质量的音乐会不仅价格高企,而且一票难求,当然,这也离不开音乐会难以控制的成本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音乐会也能促进经济繁荣。笔者在阅读经济学文献时,曾读到过意大利民歌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项研究,让人难以忘怀。历史上,意大利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存在一个有趣的规律,凡是意大利民歌流行的地方,经济往往很活跃,也更繁荣。原因是,民歌不仅是娱乐方式,更是交流方式。通过民歌,人们聚集在一起,而这促进了信息流通,加快了商业活动的开展。用现在的眼光看,这项研究强调的便是信息对于经济活动乃至经济繁荣的作用。(王 军)
来源:消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