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来说,因为自己有实力,项羽还是讲规矩的,而刘邦就不一样,时常不按路数出牌,因此很得项羽鄙夷。当然后来刘邦得了天下,于是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自刎。
这个故事并不是宣扬推崇刘邦的流氓做派,本来就是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只不过就是由于项羽这一回破点例,一气之下给了刘邦一箭,这才在无意之间给我国的象棋博弈平添了一条规定,一直沿用至今没人敢越雷池一步。
应该清楚的是,其实项羽和刘邦原先也是铁哥们,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他们都是响应推翻秦始皇统治的义军首领,政治诉求很是一致。秦灭亡之后,实际上项羽已经是掌控大局,名曰西楚霸王于是开始论功行赏,分封各路诸侯。而刘邦只是当时项羽给分配的汉王,与项羽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这就有点像弟兄俩,老子不在了,老大就有话语权,项羽就是当时的老大。毛主席一直以来很是崇尚刘邦,说他是少有的古代军事家。其实就是刘邦带兵打仗而言,还真的没有看。只不过成皋战役之后,楚汉两家势力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皋之战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刘邦用对了两个人,一个是韩信,另一个就是张良。实际上毛主席欣赏刘邦,也就是冲着这两个人。而刘邦的过人之处就是敢于用人,知人善任。
能够以弱抵强,关键的是瞅准对方的软肋,项羽的短板就在于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其实这个毛病但凡是强势者都会有的毛病,项羽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项羽自己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当然这与他的教育环境有关联。
展开全文
在战术上采取分割迂回,以及叫项羽甚为头疼的敌后骚扰。这些效果累加起来,最终实现了以弱抵强后发制人的战略意图,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有着浓浓的印记。
刘邦与项羽相比较,前者不按规矩出牌,而后者往往拘泥于经典战术的践行。这是他们两个人的根本不同之处,实际上也就预示着楚汉的高下成败。
话说这一天楚军包围了荥阳,刘邦自己心知肚明,要是与项羽硬碰硬,吃亏的必定是自己。于是便向项羽提出求和,这样的场景其实跟投降差不了多少。因为毕竟项羽是盟主,给自己的盟主表达搞不过的歉意,这点觉悟刘邦还是有的。
刘邦一看这一招不管用,连忙将手下装扮成自己,吸引项羽的注意,而自己却趁乱逃走,躲过一劫。从荥阳逃走后,刘邦深知不能与项羽正面对峙,战略构思有了很大的升级改进。
再加上韩信这位猛将的鼎力相助,也算是满血回归。刘邦及时主动调整战略战术,一个是坚守不出,准备与项羽打持久战。再一个,就是派出小股部队切断项羽的后勤供应。
曹咎果然受不了汉军的凌辱,于是便出城寻求战机,打算渡过汜水与汉军死磕。哪想到刘邦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在曹咎的运兵船走到河中间的时候,汉军一阵猛攻,曹咎大败而归,无颜面对项羽,于是自杀赎罪。
为逼刘邦出来,项羽叫人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请来,并五花大绑拉到了广武山上,在一旁架起了一口大锅。威胁刘邦说,若不早点投降,就把这老头给煮了。
项羽当然并不会真的把自己的伯父给如此这般,也只是吓唬刘邦。一听刘邦这话,心里不由得一震,见过不要脸的却没见过这一号,居然为了自己活命却不顾父亲的生死。一怒之下,项羽张弓搭箭便要射杀刘邦。
项羽不愧是西楚霸王,这一箭还真差点要刘邦落地成盒。所幸的是没有击中要害,但还是吓了刘邦一大跳,这哥们看来是玩真的。为了鼓舞士气,刘邦强忍住伤痛,讥笑项羽的功夫有些退步。同时又指责项羽不讲武德,暗箭伤人不算大丈夫。
其实刘邦还真没有脸门面说项羽的不是,此时他已经打发韩信抄了项羽的后路,短时间就占据河北、山东一带。这样一来不仅兵源有了保证,更有大批粮饷也通过萧何的智取源源不断从汉中运来。
因为刘邦与项羽两强相遇,差点命归黄泉,于是在象棋上便多了一条潜规则,帅和将不能直接见面,也就是老将不能对脸。不过想想也是,刚一开战,自己的主帅就被直接灭了,这棋也就玩不下去了。
毋庸置疑,楚汉之争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巅峰之作,它不仅奠定了大汉王朝的兴起,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走向,更给华夏文化平添绚丽的色彩。楚汉博弈看起来是刘邦与项羽一争天下,实际上是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诸多元素的反复较量,而在这些较量之中,彰显着栩栩有生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
其实就华夏文化而言,琴棋书画是文化的载体,抑或说是文化的派生,是历史的积淀。就好比在今天人们在象棋对弈的过程中,一定会回想起西楚霸王的这一箭,一定会遵循武德武风,恪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