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伦 李白 绝非 笔下 农民

为什么说李白笔下的汪伦绝非普通农民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3 14:52:04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喜欢李白的人都知道,李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站在中国诗坛上最顶尖的人物,他一生有三大爱好,一是旅游;二是爱酒;三是结交朋友。通过熟读李白的诗,无不体现这三个方面的特点,当然,李白好酒,并不是因为他酒量有多大,他其实并没有多大的酒量,可以说一饮就醉,然后就诗如泉涌,写下许多流传千古的文章。 李白喜欢结交朋友,当然是因为他当时的知名度实在太高,可以说李白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并不是在后代才被人推崇的,而是在他那个年代就处在金字塔顶端。在唐朝,是盛行诗歌的年代,从上到下,都以会写诗为荣,唐朝许多皇帝更是看重会写诗的人,甚至经常举办诗歌大会,李白应运而生,就成长在那个年代,而且成为了那个年代的天皇级人物,他交的朋友,往往是当时诗坛上著名的人物,如杜甫、王昌龄、孟浩然、贺知章、崔颢等,这都是中国诗坛上了不起的人物,杜甫后来还与李白齐名,成为中国诗坛的双子星,闪耀着中国的诗坛,而当时的杜甫,还只是李白的迷弟,从李白的诗中来看,李白真正最喜欢的两个朋友是孟浩然和王昌龄。 然而,在李白流传千古的诗中,有一首诗几乎是人人熟知,而且是写给一个人的,这首诗就是《赠汪伦》,并且李白和汪伦的名字都直白的进入了诗中,这在李白诗中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汪伦也因为这首诗被流传千古,成为我们现在都熟知的人物。然而,我们只知道汪伦其名,并不知道汪伦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千百年来,关于汪伦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一直争论不休,关于汪伦的说法,一直有这样两种说法:一是有人说汪伦就是一普通农民,主要依据是清朝王琦有关李白诗的注释中有解释: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袒之,情因超俗矣。所以,一直以来有着汪伦是普通农民的说法,并且一直占据着主流;二是汪伦是当时一富豪,依据是清朝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对当时的汪伦如何约上李白,有这样一段记载:“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数日”。

那么,汪伦到底是农民还是富豪呢?丁丁认为汪伦是富豪的可能性更大,今天,丁丁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书房里,读了不少关于对汪伦解析的各种版本,又为了看看广大网友的说法,去百度了一下,又看到了这样一种解释:汪伦,字文焕,一字凤林,歙州黟县(宣州太平县,今安徽黄山市黄山)人。唐开元间任泾县令,诗人,著名诗人李白好友。如此一来,让丁丁更加迷惑,汪伦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汪伦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丁丁认为,汪伦可以否定的是绝对不是普通农民,至于他是富豪,还是官员,这种可能性都有,应该说是兼而有之,而且在当时,应该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丁丁有这样五个方面的分析: 一是崇尚李白的人,肯定不是一般普通的农民。李白是当时诗坛的天皇级人物,崇尚李白的人肯定很多,包括杜甫都是李白的忠实粉丝,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能够崇拜李白的人,在诗方面应该也有一定的本事,至少会写诗,只是达不到李白的高度或没有李白的知名度而已。而普通的农民,虽然是在用汗水写诗,创造出美丽的田园诗情画意,但能够真正拿笔写诗的人应该是极个别,他们应该谈不上崇拜李白,因为每天在为过日子发愁,哪来闲心去追星?丁丁绝对不是看不起农民,丁丁同样是农民出身,应该说是比较了解农民,虽然高手在民间,但也只能永远在民间,所以,汪伦是普通农民的可能性极小,更何况,汪伦将李白送他的诗一直保存到他的后代子孙手中代代相传,这更能说明汪伦不但非一般的人,就是汪伦整个家族都不是普通人,至少有一定的文学基础,至少会写诗、懂得诗。 二是能够请动李白的人,普通的农民应该做不到。李白来安徽,普通的农民不会关注,当然只有李白的忠实粉丝们,但是,即使是高度关注李白行踪的忠实粉丝,来到自己的家乡,那也只是想方设法去见上李白一面,来一次与李白零距离接触的机会。而汪伦作为安徽黄山人,听说李白来到安徽,写信给李白,虽然是为吸引李白来他这里,撒谎骗他,但能够主动李白的人,能够是普通人吗?能够是普通的农民吗?那自然是不可能,与李白来往的人肯定是非一般的人。一般的人,李白也不会去与他交往,“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的身份一直以来就有各种传说,他虽然以写为名,但他写诗其实只是业余爱好,他只是以写诗言志,他真正的梦想是成就一番伟业,他结交的人自然有一定的身份,至少是希望有助于他成就伟业。所以,能够仅凭一封信请动李白,就能够充分说明汪伦肯定不是一般的人,要么两人过去有交往,不说是老朋友,至少认识。要么汪伦的名声在当时同样在外,只是领域不同而已,李白至少听说过,要不然,仅凭一封信里的花言巧语就能让李白欣然赴约,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三是请李白赴约那是要付出代价的。汪伦请李白前来,不可能只是看一眼,那是要付出代价的,李白可是当时天皇级的人物,请他前来,自然还有一般人陪同,另外,舟车费、宴请费、旅游费、住宿费等,那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真如袁枚所说有几天的时间,那普通农民能够花费得起吗?这应该只有富豪和官员能够有这样的条件,所以,说汪伦是普通农民不可能的,应该属富豪或官员之类。 四是能够组织人马为李白归去献歌的人更加说明汪伦非寻常人。李白在桃花潭过得很开心,很满意,归来上船时,汪伦还组织了一队人马为其献歌,欢送李白,这是相当高规格的欢送仪式,普通的农民,能够有这样的能力吗?有人说汪伦一个人也能高歌送李白,但是,李白在船上,突然听到岸上的踏歌声,那是一种当地的民间歌舞,一个人是做不到的,应该是一支歌舞队。 五是李白为其赋诗,更可证明李白对汪伦很看重。李白虽然为许多人都写过诗,但写的对象都是有头有脸之人,这其中就包括王昌龄、孟浩然、贺知章等,包括金陵子弟,即使是杜甫,李白写给他的也不多,原因很简单,杜甫在当时名声并不大,地位也不高,当然,当时的杜甫相对李白,那是后生。而李白能够写诗给汪伦,可见汪伦在当时应该是有一定地位的人物,而且能够流传千古,更能够证明汪伦不可能是普通的人,因为当时文章的流传是口口相传,而非现在有出版物和网络传播。 所以,李白笔下的汪伦在当时应该是有一定地位、一定影响、一定财富的人物,绝非普通的农民,《赠汪伦》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汪伦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很明显,李白的诗整理成册是李白去世后由后人搜集整理的,至少是十之失九,而这首《赠汪伦》能够流传至今,应该就是通过汪伦流传开来的。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