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古话常言:
诗如其人,人如其文
以诗识人
通过作家的诗文来积累人物素材
今天 一起来了解:
陶渊明
01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卒后朋友私谥靖节,因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未到刘宋初的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与山水诗派的鼻祖谢灵运并称为"陶谢"。
陶渊明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一百二十余首,另有文、赋等十余篇,按题材可大致分为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田园诗是其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数量最多,成就最高;他的辞赋清新脱俗,自成一派。
八岁时,陶渊明的父亲骤然离世,自此,其家道便开始中落。“弱年逢家贫”,陶渊明只能遣散仆人,径自前往田间去耕作、务农,然其并未因此颓丧,反而“含欢谷汲,行歌负薪”,在劳作躬耕的同时,也不忘“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少年时期的他,便已然表现出对亦耕亦读的田园生活的喜爱。
二十岁时,由于家境实在贫薄,为谋生计,陶渊明只能周游各地,开启了他长达十三年的游官生涯。他先后出仕桓玄、刘裕、建威将军刘敬宣等,饱尝了官场的倾轧,也冷眼窥见了世态的炎凉。心灰意冷的他,深感贤臣无路,不如"独善其身"。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担任彭泽令。但就在那一年的十一月,经历过一番复杂而痛苦的思想波折后,陶渊明的郁愤和不满得到了彻底的爆发。他提笔泼墨,洋洋洒洒地写下一篇《归去来兮辞》,便毅然解印、辞官,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归隐生活。
展开全文
辞官归隐后的陶渊明,重返以前困窘而苦寒的乡村生活。但他并不在意物质的缺乏,灵魂的自在徜徉与精神的丰腴使他的心一直在高声欢歌,直至生命结束。在这个过程中,他将自己对田园躬耕生活的种种喜爱都落之于笔下:“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等诗篇亘古流传,自此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02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少无适俗韵,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虽然像陶渊明一般绝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决绝未必人人都有,但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值得人人学习。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为自己的心寻到一方净土,不为外物所拘,不受世事迁移,而是由心而自发,由情而自感。"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当心灵真正地向往自由,便会有一双无形的翅膀,带领我们在天地间肆意倘祥。
03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活在世上,我们应该让生命多一分诗意,用澄澈的心境去谛听自然的脉搏和声息,用空灵的心扉去感受自然的光影和美感。陶渊明带月荷锄,走过乡间巷陌,见"木欣欣以向荣,泉泉涓涓而始流"的春日之景,发出"善万物之得时"的感慨,体会到了自然蓬勃的生命力。我们虽身处在钢筋水泥构筑起的“灰色森林”中,但亦可以拥有"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的诗意态度,在每个生活细节中发现自然之美。
end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整理 丨风传花信
编辑 丨风传花信
校对 丨末 言
— 快速提分,贴心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