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诗是那么的美丽,而他的生活却是很心酸;陶渊明的归隐是诗意的,而他生活的年代是混乱的。作为一个诗人,他成功了。而作为一个有心致仕的人,却是不幸的。有人说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人。但陶渊明恰恰是糟糕的年代孕育了一位无以伦比的诗人。
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一代重臣,他的祖父也做过官,他的父亲并没什么重要的职务,但好歹也从过政。所以说,陶渊明一开始接受的便是学而则优仕的教育。东晋是一个历史上都称得上混乱的时代。朝代换主之频繁也很少见。但这些也不足以影响陶渊明之类读书人的致仕情结。陶渊明曾四仕四隐,看得出他是有心想做点事情。但他最后还是在四十一岁那年挂印而去。这一次他走得如此坚决,那样彻底。后人对于陶渊明的归隐有种种说法,甚至包括对他个人性格上的分析。有说他不负责任的,因为竟让家人挨饿。也有人说他沉不住气,甚至怀疑他纯粹是因为做不了大官而一气之下归隐。我想不管后人对陶渊明的归隐持任何一种说法,这只能是主观方面去猜测罢了。我不敢以陶诗的水平来衡量他的实际能力。况且我们也无从得知陶渊明在任期间作出过什么政绩来,也无从知晓他的管理能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从当时的社会文化与价值评判标准来看,陶渊明无疑是具备做官的素质。否则,他也不可能做上小官。从这点来看,他比一般群众有着优势。可他为什么竟然放着老百姓梦寐以求的职业不做,反而甘愿做一位为世人所弃的农夫呢?我想事实并非陶渊明自己所说的“性本爱丘山”那样简单。
中国古代任用官员自隋朝始才有真正意义上的选拔,到了宋朝达到顶峰。在这之前基本上是搞“近亲繁殖”,官僚体系非常的封闭,没有社会背景一般人是进不去的。尤其是陶渊明生活的两晋时期,门阀制度尤为森严。所谓门阀制度就是只有大姓的人才有资格做官,小姓一般几乎没有机会做官,即使进入仕途也只能干些幕僚之类的小干部。陶渊明虽然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但他的曾祖父是靠马背上帮皇帝打江山才得来的官职,并不是世袭而获得这份官职。因此,说起来陶渊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官宦之家。所以,陶渊明一出生就陷入了很尴尬的境况。既不是大姓,但又绝非是小姓。他与一般百姓相比,自然优越的很,至少他还能读上书,至少他还有一个官至宰相的曾祖父。但他与其它官宦之家而言,显然家底不够。我们说看一个人的性格以及他所写过的诗,包括他所做过的一些事得历史的全面的去分析。陶渊明也一样。不管后人给予他何种桂冠,持何种态度,我们也得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里。有些事并非他本人自己所写的那样简单与充满着诗意。陶渊明生活的朝代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糟糕的朝代。皇帝是走马灯的换人。皇权旁落意味着社会动荡不安,也正因为两晋的混战才导致以后南北朝的分裂与对峙,出现那么多的国家。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政治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一个糟糕的政治制度不仅让人才埋没,更甚者是把社会引向混乱。陶渊明生活的两晋时期门阀森严,而且还窝里斗。结果有能力的人在清议,没能力的人在掌权。
陶渊明在归隐前也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有志向尚且不说,就从他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的经历来看,他内心是希望在仕途中有所作为的。他投身过桓玄的门下,也投奔过刘裕,做过刘敬宣的建威参军。最后一次做官是澎泽县令。陶渊明一生仅做过几个小官而已。诸如祭酒、参军、主簿、县令,其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基层中层干部而已,但想必陶渊明工作应该是积极的。这与他接受的传统教育有关。这么一个有才华(当然做诗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政治素质,李煜的词是一流的,但还是做了亡国奴),有志向的人最终会选择归隐,这不得不让人感叹,而且他作出这个抉择时并非他自己在诗中所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般轻松与快乐,而是一种无可奈何之下的彻悟。但细想之下认为陶渊明的选择是对的。依我之见,陶渊明无论怎样为自己的组织卖力,都无法获得上级的肯定。正如左思所言“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社会政治制度下,陶渊明的努力是徒劳的。我认为一个人不管有多大才,如果没有好的制度来任用他,这个才对社会而言还是一样无用。当然,这不是他的错。有些人会挣扎,甚至以忍耐的勇气等待机会。有些人会抱怨,以消沉来反击社会的不公平。有时,一个人在顺境中看不出他的品质,只有身处逆境时才会彰显他内心的精神力量,以及他的判断能力。陶渊明之所以会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在就于他对自己的取舍非常的清醒。他没有留恋对当权者的依赖,也没有期待有势者的垂青,而是挥挥衣袖,从此与仕途决裂,做起正直的隐者。虽然在一般人看来他是小隐,但在我眼里他有着大隐无法企及的风度与气质。正由于他有着这一份心无旁骛的坚持,他的诗才会有他内心一样的干净,精神一样的自由。
陶渊明对一个时代而言仅仅是一个遗憾而已,但对一部历史来说却是一个厚重的足迹。所以说,一个人的精彩不在多,而在于持久。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 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