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苑兰(化名)因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2017年10月26日,随着法官的一声锤落,这场备受关注的杀人案件终于落下了帷幕。
受审者名为王苑兰,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犯下杀人罪行的女人,彼时已经八十三岁了,而被她杀害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亲儿子。听到判决结果后的王苑兰双目无神,怔怔地看着远方,一句话也没有说。
都说“虎毒不食子”,那么,这个已到耄耋之年的老人究竟为什么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又是为什么,知情人都对这个年迈的老人报以同情之心呢?
长不大的儿子
审判结束,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现场的人陆陆续续都被送出法院。
站在后排的大儿子李建坚(化名),就这样默默地注视着自己的母亲被押送离开。
李建坚无法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评判母亲的行为,但是李建坚知道,母亲王苑兰终于迎来了自己生命的解脱。
很多记者都询问了李建坚,对于这样的结果,他怎么看?
展开全文
作为王苑兰的儿子,李建坚仍幻想着能够网开一面,适当减刑,因为王苑兰已经八十多岁了,在审判之前,为了争取社会上的同情,李建坚也曾联系大批记者讲述自己母亲的故事。
李建坚的母亲王苑兰,出生于1934年,她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在她还年轻的时候,对自己的未来有着很大的憧憬和信心,虽然出身不是特别好,但也不算差。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王苑兰成功进了一家国有工厂。
王苑兰眉清目秀,算得上是工厂里面的“厂花”,厂里面的许多男青年都试着追求过王苑兰,但是王苑兰选择了一个忠厚老实的男人,选择了与这个男人度过自己的一生。
两人很快确立了关系,随后感情迅速升温,之后,两人举行了婚礼,在那个并不富裕的年代,王苑兰的婚礼办得虽然简单,但是也十分有意义,王苑兰无数次回忆到,那是自己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
王苑兰是一个贤惠的女人,她细心地呵护着这个家,因此家中的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待到两人经济能力稳定下来之后,两人生下了大儿子李建坚。
在那个年代,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够多生几个孩子,这样代表着家族兴旺,王苑兰一家也不例外,不久之后,两人再次生下一个儿子。
接连生下两个儿子,街坊邻居都为王苑兰送来祝福,夸赞王苑兰有福,彼时的王苑兰满脸都是幸福的表情,她幻想着两个男娃长大之后照看自己,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但是,王苑兰的人生就在这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二儿子名为李建恩(化名),刚生下来的时候跟别的婴儿没什么不同,吃喝拉撒都很正常,负责接生的医生还说这个男娃娃还挺胖的,想必长大了一定是个白胖小子。
但是,待到李建恩稍微长大了一些之后,王苑兰夫妻俩发现了一些不对劲。
作为父母,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婴儿能够快点学会叫爸爸妈妈,快点学会走路。但是王苑兰发现,李建恩似乎有点笨,尽管夫妻俩很努力地教李建恩说话走路,但是他就是学不会。王苑兰有些疑惑了,当初他们也是这么教李建坚的啊,李建坚很快就学会了,为什么到李建恩这里不管用了呢?
王苑兰疑惑的时候,街坊上跟李建恩差不多一起出生的孩子们都能说话走路了,这让王苑兰越来越着急。
王苑兰的丈夫则安慰王苑兰“没关系,咱们的孩子也就是学得慢一点罢了,过段时间就会迎头赶上的。”
日子就这么慢慢地过去了,王苑兰再也等不了了,彼时的李建恩已经五岁了,别的孩子都能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了,而李建恩则还是不会走路,偶尔走两步就会马上摔倒,而且这么多年,他们没听见李建恩说过一句话,就只会“唧唧哇哇”。
王苑兰将李建恩送去了医院,按照王苑兰的想法,可能是李建恩缺少了哪种营养,因为当时王苑兰家中并不富裕,而且有很多人口要养,所以李建恩平日里的营养也就不是那么好。
但是,当医生将事实告诉王苑兰的时候,王苑兰呆住了。
“唐氏综合症。”
尽管王苑兰夫妻俩没什么文化,但是也明白这个名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那个年代,因为卫生和营养的问题,这样的病例实在是太多了。患上这样的病,基本上一辈子也没什么希望了,而且更要命的是,由于当时落后和愚昧的思想,大家都将这样的病症看作是不祥的征兆。
“李建恩这辈子毁了!”
王苑兰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她宁愿相信是医生检查错误了,她和丈夫带着李建恩又跑了大大小小的很多医院,但是所有医院都是一样的结果。
王苑兰终于意识到,这不是一场梦。
王苑兰的抉择
很多亲朋好友得知了这个消息,都来安慰王苑兰,在表示遗憾的同时,很多人都劝王苑兰“趁孩子还小,感情还不是那么深,把他送人或者送到福利院吧,再生一个也行。”
我们无从得知,王苑兰到底有没有考虑过这样的建议,但是,当王苑兰再次出现在亲戚们眼前的时候,她依然抱着自己的这个孩子。
王苑兰没有放弃李建恩。
王苑兰认为,只要是病,就一定有药可以医治,于是,她跑了很多地方,不管是中西药还是土方子,王苑兰都尝试过,但是现实给了王苑兰当头一棒。
当王苑兰接受这样的事实的时候,李建恩已经又成长几岁了。这样一来,王苑兰就更不舍得“抛弃”他了。
李建恩越长大,王苑兰就越辛苦,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建恩的身高和体重都有所增长,而王苑兰则是一天天的衰老。
白天,王苑兰需要上班,可是家中的李建恩也需要照顾,因此王苑兰便请了保姆照看李建恩,但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王苑兰家中并不富裕,无法长期担负这么大的开销。
于是,王苑兰决定自己回家照看李建恩。
她向单位提出了提前退休的申请,彼时的王苑兰四十七岁。
在王苑兰的照顾下,李建恩也在慢慢成长,虽然还是无法正常走路和说话,但是李建恩似乎也懂得自己的母亲是多么地爱他,经常在王苑兰身边蹭来蹭去。
或许是王苑兰的爱感化了上天,在李建恩十五岁那年,他竟然奇迹般地开口了。
“妈妈,爸爸。”
就像是久未浇灌的田地迎来了一场春雨,当听到李建恩叫自己的时候,王苑兰流下了眼泪。这么多年,王苑兰无怨无悔地付出终于等来了回报,虽然不多,但是对作为母亲的王苑兰来说,她已经知足了。
随后,虽然李建恩的智力水平又有了一些发展,但是终究还是定格在了小孩子的阶段,而且生活仍然无法自理。
王苑兰又尽心照顾了李建恩很多年,李建恩在长大,王苑兰也在变老。
王苑兰老了,她不能再像从前那样照顾李建恩了,她不再能抱动李建恩,不能每天都为李建恩做他想吃的饭。
王苑兰意识到,自己终将有一天会再也无法照顾李建恩,那个时候该怎么办呢,要是夫妻俩都离开了,谁来照顾李建恩呢?大儿子李建坚吗?他也有自己的家庭啊,这不太现实。
王苑兰想到,得给李建恩找个老婆,这样自己老了之后也好歹有个人能够照看自己的孩子。
但是,就李建恩这样的条件,到哪里去讨老婆呢?
王苑兰也知道,正常人家,哪会同意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一个残疾人,于是王苑兰将自己半辈子的积蓄作为彩礼,表示到只要有女孩子愿意嫁给自己的儿子,这些将全部送给女方,而且王苑兰对女方没有任何要求,身高体重无要求,年龄无要求,长相工作什么的都无所谓,就算是嫁到这边来啃老王苑兰,她也没有意见。
但是即便如此,李建恩的征婚仍然毫无进展。
不仅如此,当王苑兰将征婚启事发出的时候,街坊邻居都在嘲笑王苑兰,“就这条件还想找媳妇呢?省省吧!”“谁要是嫁给李建恩这样的人,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周围的闲言碎语充斥在王苑兰的耳边,如果是在年轻的时候,王苑兰一定会冲上前去跟他们争吵一番,甚至还会大打出手,但是王苑兰已经不是当年的她了,她也明白,旁人们说的都是事实。
征婚风波过去后,王苑兰下了决心,就算只有自己,也要照顾李建恩一辈子!
但是,王苑兰没有想到,就在自己重新树立信心的时候,生活再次给了她沉重的打击。
李建恩的病情恶化了,在这之前,李建恩还能勉强走两步,还能自己吃饭,但是病情恶化之后,李建恩的大脑萎缩了,身体机能和智力水平再次下降,甚至失去了自理能力,整日只能躺在床上。
王苑兰哭了,她本以为坚强的她再也不会流下眼泪,但是她还是哭了。
“儿啊,你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爱你,就是让你不再痛苦
彼时的王苑兰,就像是《老人与海》中的那个老渔夫,正在跟大海和大马哈鱼搏斗,可现实终于不是小说,老人打败了大海,击败了大马哈鱼,但是王苑兰不得不认输了。
她已经八十多岁了,她甚至无法很好地照顾自己了,更别提身边这个没有自理能力的儿子。
亲朋好友都对王苑兰的境遇表示同情,他们劝说王苑兰,把李建恩送到福利院吧。
王苑兰摇了摇头,因为她知道,想要照顾好李建恩要付出太多心血了,除了她自己,没有人愿意,也没人能做到这些。
王苑兰心想,往后自己活一天,就要照顾李建恩一天。
但是王苑兰还是没能坚持下去,那天晚上,她正在喂李建恩吃饭,她把做好的饭菜送到了李建恩的嘴边,但是因为身体萎缩,李建恩甚至无法正常吃饭了。
看着自己的儿子变成这般模样,王苑兰的心理防线被彻底击溃。
这件事情也终于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悄悄写下了一封信,告知大家,自己将亲手送这个命苦的儿子离开。
“如果无法好好地活着,那就安静地离开吧。”
王苑兰决定让自己的孩子安静地离开,免受生活的折磨,对于李建恩来说,活着实在是太累了。
为了不引起他人的怀疑,王苑兰多次以失眠为由去医院购买了安眠药,等攒够了一定的数量之后,王苑兰伴着蜂蜜将它送到了李建恩的嘴中。
在王苑兰的怀抱中,李建恩永远地睡了过去。
事后,王苑兰选择了主动自首。
这件事情传开之后,当地很多人都前往派出所为王苑兰求情。无论他们平日里怎么嘲笑王苑兰的孩子,但是他们都知道,在母亲这个角色上,没有人能够比得上王苑兰。更何况,王苑兰这样的行为完全是因为爱。
法律是铁面无私的,在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后,法院对王苑兰做出了审判,但考虑到王苑兰的年龄太大了,而且其杀人动机不是邪恶的,因此对其进行了适当的减刑。
随后,王苑兰被关入了监狱,刑期满了之后,由于其表现良好,后续判决不再执行,王苑兰再次回到了社会,开始了自己真正的晚年生活。
王苑兰案件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很多人都产生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法律与人情的界限到底在哪里?这样的案件到底该怎么评判?
事实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法律与人情也慢慢地得到了充分的划分,对于那些恶意犯罪,一定会受到严厉的制裁,而类似于王苑兰这样的案件,也会得到公正的审判已经适当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