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宋太祖赵匡胤在驾崩前传位于弟弟赵光义,同时还赐给自己的儿子一把金锏。《杨家将》是这样讲述的:
孤赐你金镶白玉锁,加封你一亲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晋王,五德王,六敬王,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王,再赐你凹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压定满朝的文武代管朕躬。
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
展开全文
争执声终于平息后,赵光义走出殿门声称哥哥刚刚驾崩,遂由他自己继承了皇位,史称宋太宗。不过,关于先皇的“真实死因”和“传弟不传子”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自古以来,皇位的传承都是事关大局的重中之重,从商朝起便开始以“父死子承”为主,以“兄终弟及”为辅。那么问题来了,宋太祖赵匡胤并非没有子嗣,除滕王赵德秀和燕王赵德林夭折外,还有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在世,为何要舍弃儿子却传位给弟弟呢?
本着这样的合理怀疑,宋太宗在即位之初面临了巨大的信任危机,举国上下都猜测皇位得来不正。为此,他必须寻找出自己继位的合法依据,这才有了“金匮之盟”,声称杜太后临终前留下懿旨,要求兄长传位于自己,而自己也将传位于弟弟赵廷美。
979年,赵德昭被叔叔赵光义痛斥了一顿,理由是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结果,他回府后竟然莫名其妙地死了,官方给出的最终结论竟然是羞愧自杀。
981年,赵匡胤最后在世的儿子赵德芳也离奇死亡了,官方给出的最终结论竟然是病死。不过,他当年仅23岁,除了正值盛年外,之前并没有出现过任何的病史。
982年,宋太宗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也出事了,因为莫须有的“阴谋篡位”而被贬到了西京和房州。两年后,他也因为“羞愧难当”而患病,很快就病逝了。
短短几年时间,宋太宗赵光义所有的潜在皇位争夺者都相继离世,而且死得疑窦丛生,实在是匪夷所思。从此以后,再也没人可以威胁到他的皇位了,终于可以堂而皇之传位于自己的儿子。
经过史料考证,无论《万花楼》、《包青天》、《杨家将》或者《三侠五义》等小说,其中的“八贤王”形象均与赵德昭和赵德芳严重不符。故而,可以下定论这个形象属于文学虚构,历史上不曾出现过这个人物,只是百姓对“崇敬忠臣”和“惩处权贵”的心理期望罢了。
按照朝廷规制,皇子成年后必须出宫居住,唯独赵元俨是个例外。宋太宗因为太宠爱这个儿子,“不欲元俨早出宫,期以年二十始就封”,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皇位非他莫属。
宋真宗赵元侃即位后,对自己的八弟也是格外的关照,还亲赐皇宫附近的宫殿给他居住。不过,由于赵元俨约束下人不力,因为侍女纵火而波及到了皇宫大内,这次被“夺武信节,降封端王,出居故驸马都尉石保吉第”。
1043年冬,赵元俨病重之时,宋仁宗还“亲至卧内”和“亲手调药”,叔侄二人屏退众人后密语许久。当他病逝后,仁宗皇帝非常伤心并且停朝数日,更是“三临其丧”以示哀伤。
或许,“八贤王”的出现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借鉴了赵元俨的人物原型,只不过因为时空错乱才导致了“秦琼战关羽”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