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熹 态度 读书 居敬 成诵

朱熹的读书态度:居敬、成诵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3 10:54:02 浏览4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朱熹早年在刘子羽、刘子翚家塾读经受学时,就已怀着异乎寻常的虔诚、崇拜之心,开始潜心研读程颐、程颢和张载的著作。朱熹读书的目标非常明确,是为了穷理,是为他后来自己著书立说打基础、做准备。他说“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

首先朱熹强调读书必须“居敬”,即态度恭敬,精神专一,用心读书。他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通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子学归·教化》)朱熹说的读书要做到“三到”,意在强调读书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要聚精会神,打起精神读。他在《读书法》中说:“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十七八岁时他读《孟子》时只逐句去理会,更不通透。二十岁之后,他方知不可恁地读。他发现原来许多长段,都自首尾相照管,脉络相贯串。这时候他读《孟子》才觉得其意思极为通快了。朱熹认为读书是一个以吾心“体验”圣心的过程,即是以自家之心体验圣人之心,以心观心、吾圣合一的过程。若不坚持用心读书,是达不到这个读书效果的。

展开全文

其次朱熹强调读书必须熟读成诵。为什么必须熟读成诵呢?因为只有“成诵方精熟。”那么什么叫成诵呢?他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朱熹当年在刘子羽、刘子翚“六经堂”接受家塾时,为了领会经义,刘子翚就规定诸生们书要“读”,不许看。因此,当时在十七景园林山水环抱之中的“六经堂”,日夜总是一片弦歌诵读之声。朱熹十七八岁读《中庸》、读《大学》时,每天早起第一件事便是必要诵读十遍。当他读到《中庸》云“人一己百,人十己千”时,大大为之警励奋发。而当他读到《中庸》中“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时,他“奋发感慨,不能自已。自此为学,方有寸进。”他终身还好饮酒背诵屈原《楚辞》、诸葛亮《出师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杜子美诗,晚年退居山林,在福建“武夷精舍”读书、讲学、著述期间,依然坚持读书成诵,“与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词,哦而歌之,得酒啸咏。”(韩元吉《武夷精舍记》)

朱熹活到71岁,终其一生,陪伴他的始终是读书和著书。他之所以能够做到通过读书写出《诗集传》、《易学启蒙》、《四书章句集注》、《韩文考异》、《楚辞集注》等等著作,全赖于读书过程中的“用心”和“成诵”。可以说用心读书、熟读成诵是他读懂书的秘诀。检视我们今日之学生读书教育和全民阅读现状,是不是有失当年朱熹读书“用心”和“成诵”的良好习惯和优良传统呢?(涂石)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 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