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 初中生 满分 中考 汇总

中考文言文阅读题满分技巧汇总,初中生必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3 10:33:04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点上方 ↑“ 中 小学生阅读” 关注更多资讯 !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我的教育信念的真理之一,便是无比相信书的教育力量。——苏霍姆林斯基

文言文阅读题满分技巧

文言虚词和实词

1.文言虚词: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4个,我们要熟记每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根据这些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文言虚词的相关考题。

2文言实词: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

实词解释的方法:

(1) 扩词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即给单个的文言字词组词,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注意扩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2)积累法

即把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字积累起来,以便自如地理解运用。

(3)揣测法

有些文言字词,用扩词的方法理解不通,教材中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联系上下文揣测其意义,用这种方法时切忌脱离文本,毫无根据地随意猜测。

内容理解与概括

展开全文

形式:第一,从原文摘取信息点;第二,用自己的话回答对个别语句的理解。

内容:第一,概括选文内容;第二,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第三,结合选文,借助文中的语句或词语提出问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解题方法:首先,读懂全文,弄清文章的意思;其次,理解文旨;最后,尽量从原文中寻找答案,可以直接摘抄原句,或找到相关的句子再进行翻译。

人物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是文言文中的重要考点。其中包括了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形象意义的评价,还有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有:

正面描写(通过描写主人公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其性格)

侧面描写(通过描写他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主人公性格)、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衬托。

分析人物形象要全面、多角度,要把握两个基本点:

一是不拔高,也就是不用套话,要从文章出发,不使用一些概念性的语言,这样才能保证对人物形象概括得准确;

二是用语准确,符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特点。

文言句子翻译

1.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 : 对、换、留、删、补、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一些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的结构助词等,均可略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倒装句,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断句

断句分为两种: 一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二是句子内部的停顿。

1.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理解越准确,断句也越准确。

2.翻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的停顿,对应原句标出停顿之处。

3.朗读停顿与节奏划分的基本方法:

(1)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

(3)句首关联词语后要停顿;

(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5)“古二今一”词语之间要停顿;

(6)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

(7)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

(8)“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

(9)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

合理想象式描写

一般描写方法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又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比较探究

对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观点、事件、段意、人物形象等)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比较材料中作品的不同情感倾向,比较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的异同等,以及用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链接相关资料,在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课内所学进行探究。认真分析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文字,逐项进行“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共同的特点,揭示一般规律。

“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性,揭示个性特征。

(1)求异型,首先认准“同”的是哪个方面,然后同中求异,找出相应的内容;

(2)求同型,先明确“求同”的指向,了解要答的是哪一方面的共同点,然后从“异曲”中感悟“同工”之妙;

(3)互解型,先明确所要解释的对象,再弄清从哪里去寻找相应的解释;

(4)综合型,前一题的答案往往是解答后一问题的先决条件,因此解题的关键是循序渐进。

(5)联系全文,整体分析,按题目要求,将比较阅读的结果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答题时尽量用上语段原句。

本文转载自网络。以上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