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家 大院 感悟 探索 文化

探索杜家大院,感悟杜家文化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3 10:30:03 浏览4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此,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汇聚青春之力,弘扬传统文化”实践队团队成员于2023年1月14日来到了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南街的杜受田故居,参观故居的古建筑群,领略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旨在了解并更好的发展和传播杜家文化。

一座杜家宅,明清两朝史

为了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杜家文化,感受杜家人为学、为人和为官之道,实践队提前与当地沟通,特地请来了一位导游为实践队员们讲解知识和答疑解惑。

实践队员们通过导游了解到杜氏家族自明代起即是望族,其家宅人称“杜府”。全部建筑为四合大院形式,内含28个小四合院,共有客厅、堂屋、绣楼、厢房、祠堂等房屋300余间。明清两朝,滨州杜家中科举者347人,其中进士12名。实践队员们还了解到,从明朝嘉靖年间的杜其萌到清朝咸丰年间的第十七世杜庭琛、光绪年间的第十六世杜,绵延不绝,与科举制度相始终,其中“四世六翰林”“父子兄弟伯侄翰林”,奠定了这个家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特别是道光、咸丰年间,杜家的第十五世孙、领军人物杜受田将杜家推向了最高峰。因此滨州杜家祖宅,被称为“杜受田故居”。

时过上百年,底蕴仍犹存

队员们到达故居入口前,故居建筑群规模虽然庞大,但故居的门脸却很小,十分低调,且整个大院仅开此一门。导游讲到,故居为明代滨州杜家八世孙杜诗奠基。杜诗为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官居二品。按照明朝礼制,杜家的大门可以开三门,然而杜家仅置一门,以简单朴实传世。进门时,上方映入眼帘的是“太师第”、“相国第”两块横匾,之所以将牌匾挂在上方,这也是杜家人的谦虚低调之处。滨州杜家保持五百多年的辉煌,从家宅可管窥其中的丝丝缕缕。

队员们随导游依次参观了忠孝堂、聚德堂、翰林堂、正房、荣德堂、祠堂、净明山房、大同客栈、绍德堂、马厩。观赏这些古建筑,队员们感受到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每一座建筑,都体现了杜家人的智慧,它们是一代又一代杜家文化的传承,是杜家精神的寄托和载体。在忠孝堂中,队员们了解到了杜家十二进士的光辉人生。在聚德堂中,队员们了解到了杜家人历代为人正直坦诚,为官清廉刚正的优秀事迹。杜受田更是饱有咸丰皇帝“秉躬端正,励节直清,经术渊醇,体用兼备”的评价。在荣德堂的中华家训展示馆中,杜家的一条条家训,让实践队员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杜家对教育的重视,这也是杜氏家族成功的奥秘。尤其是幼教,自孩提时代,便种下优秀的文化基因,在肥沃的家族文化土壤中黾勉成长。同时也重视女教,深知女德之于人伦和睦、家道兴衰的关系。”官可以不做,书不可不读”,杜氏祖训告诫子孙,要不汲名利、不慕浮华,以知书达理、安身立命为本,成为家族赖以成功的优良传统。

除了了解到了杜家的文化理念和辉煌历史事迹外。队员们也有其他收获,如更加深刻了解了古代科举制度、清朝各级官员的服饰、明清时期人民日常生活用具以及明代笏板、清代奏折等物品。

回望来时路,收获万分多

在实践队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和导游的引导会讲解下,队员们收获颇丰,感悟颇多,美好时光总是短暂,今天的实践也终于迎来了结束,此次实践让队员们近距离学习了杜家的家族文化理念,加深了队员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切体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同时,此次实践也让队员们感受到了社会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逐渐重视。当地村民告诉实践队员们,三十年前的杜受田故居年久失修,破败不堪,而如今杜家大院几乎所有的古建筑都得到了修复和保护,并且院内每个建筑都设有详细介绍,将杜家文化展现地淋漓尽致。而且实践队员们也观察到当地还利用了现代技术,让文化拥抱了现代生活,多处地方还设有语音讲解,如果没有导游,可通过扫码了解相关传统文化知识。作为当代新青年,我们要将中国故事讲的更好,将传统文化传播的更好。我们相信假以时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文化必定能深入人心,甚至可以走出世界,展现出中国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韵味。(作者:张浩然”)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