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饵 非议 奶酪 钓鱼 智商

屡遭非议的钓鱼“小药”,是智商税?还是动了鱼饵厂商的奶酪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2 18:13:04 浏览3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钓鱼“小药”也就是垂钓添加剂、诱食剂,用于提升诱鱼效果,一般情况下“小药”可以添加在鱼饵当中,也有人将其加在窝料中,打窝诱鱼使用。

自从钓鱼“小药”诞生的那天起,就遭受到了无数的非议。迷恋它的人对其推崇至极,垂钓“爆护”完全离不开添加剂,鱼饵包里总是装着不少瓶瓶罐罐;排斥它的人则将其称之为“智商税”,认为钓鱼“小药”、诱食剂根本就没有什么作用。

为何一瓶小小的垂钓诱食剂,竟遭受如此非议,在编者看来,这里面有各种势力在相互博弈。

其一就是“小药”厂家,为了推销自家的产品,难免会夸大其词进行宣传,不少人用过之后发现根本达不到想要的“爆护”效果,于是便开始吐槽它的种种不是。

其二是鱼饵生产厂家,为了提升自己鱼饵的销量,往往会对“小药”的作用闭口不谈,甚至略带鄙夷。比如,某垂钓大师曾在节目表示“小药”完全是心理的作用,并声称“一个完全不会钓鱼的人,一晚上就能配出几十种小药”。

垂钓大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言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害怕“小药”动了鱼饵厂的奶酪,因为这位垂钓大师本身就是开鱼饵厂的。如果他们肯定了钓鱼诱食剂的作用,势必会影响到鱼饵的销量。

展开全文

动了鱼饵厂奶酪的“小药”,自然会遭到口诛笔伐。

不过,垂钓添加剂、诱食剂之所以遭受这样的非议,与其市场本身的混乱性密不可分。由于“小药”用量小、销量低,大型的鱼饵厂商无利可图,因此都是小厂家、小作坊在生产这些东西,这也从无形上造成垂钓添加剂市场的混乱,价格不透明,不少垂钓者花了高价之后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从而对其口碑产生质疑。

那么垂钓诱食剂到底有没有用?编者认为存在即合理,现在市面上的“小药”种类不下千余种,而且有的销量非常高,难道购买的人交的都是“智商税”?一些黑坑玩家也将“小药”当成家常便饭,在开饵的时候都会添加一点,利用其诱鱼作用“盘老板”、“偷驴上岸”,这也并非没有道理。

比如,网红职业钓鱼人曾大盆,就是钓鱼诱食剂的推崇者,其钓黑坑的功力相当厉害,粉丝数量也达到了数百万人,这充分说明“小药”还是有它存在的市场。

在编者看来,钓鱼“小药”到底有没有用,需辩证看待,合理使用才能起到效果,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比如,在黑坑中,滑口鱼比较多,而且水质比较肥厚,添加诱食剂可以提升鱼饵的活性,起到更好的诱钓效果。在野钓环境中,往往是生口鱼较多,如果诱食剂添加过量有可能让鱼类变得警惕起来,造成“死窝子”现象。

正确使用诱食剂,需要钓鱼人有一定的垂钓经验和技术,了解所用“小药”的特性、浓度,什么样的天气下使用,目标鱼是什么?这些都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在户外野钓的环境下,垂钓者大部分情况都不需要添加诱食剂,原因是大部分商品饵中自身都会添加诱食剂,自己再添加“小药”的话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只有在对付一些依靠“打窝子”来诱鱼的鱼种时,“小药”的作用才会显现。

对于黄辣丁、鲶鱼、黄鳝等无鳞鱼,对气味比较敏感,通过添加垂钓诱食剂可以更好地聚鱼,可起到增加钓获量的目的。

黄辣丁诱食剂(有的地方也称昂刺鱼、汪刺鱼)在喜欢野钓黄辣丁的钓友当中,就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垂钓

做窝子的时候,在窝料中添加2-3毫升黄辣丁诱食剂即可,和常用的鸡肝、猪肝相比,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而且成本也不高。

又比如,市场上销售的鲶鱼诱食剂,对视力低下、主要依靠嗅觉觅食的鲶鱼来说,同样也能起到诱钓的作用。

这种含有动物肝脏、蚕蛹以及钓友们常用的红虫、蚯蚓等蛋白质,发酵之后形成的腥臭味对鲶鱼的嗅觉就有很好的刺激作用。

对于上面这些无鳞鱼来说,气味诱鱼至关重要,而垂钓“小药”刚好利用了这个特点。一些喜欢使用虾笼诱捕黄鳝、泥鳅的捕鱼人也常用此种方式诱鱼,确实能起到不错的效果,而且成本相当低廉。

对于垂钓诱食剂的选用与否,编者还是建议钓鱼人用辩证的目光去看待,不要一味地相信垂钓大师,也不要相信厂商的一家之言。

总之,没有天然可以爆护的诱食剂,钓鱼“小药”只有合理使用才能起到效果。如果为了钓到鱼,而不顾一切地添加诱食剂,得到的结果可能会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