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和平奖大多数时候都是颁发给那些对世界和平有帮助的人,中国曾经有一个女人也得到了这一奖项的提名,她就是聂华苓。
她一生漂泊曾辗转大陆,台湾和美国,经历了两段婚姻,她的作品还被收入了教科书。
聂华苓出生于1925年,父亲是一位军官,在她7个月的时候父母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原来母亲在那时候突然得知父亲在老家还有一位原配妻子,这让她难以忍受,甚至一度想要自杀,看到女儿才坚持了下来。
后来有一段时间,母亲带着她和父亲的原配妻子一起居住在租界里,整个家中洋溢着尴尬紧张的气氛,聂华苓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
在这里聂华苓也有了一段幸福时光,但随着她年龄渐大,母亲非常的忧虑,觉得女孩子一定要读书,于是拿出家中所有的积蓄逼着她到外地去念书,那时候她才14岁。
这也开启了她一生的流浪。
展开全文
1943年她考上了国立中央大学,这里远离家乡,因为战乱的原因,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了。
这段时间她吃不饱穿不好,还要看到大好河山被日本人侵略,这也让她的精神非常痛苦,那时她也写出了很多的作品,她还曾主动去慰问前线的战士,给他们唱歌,帮他们写家书。
1945年聂华苓和大学恋人结婚,这段婚姻让她更加压抑。
因为丈夫家中是个大家族,而且非常的传统,聂华苓虽然是大学生,但在这个家里依然要像佣人一样照顾丈夫父母,几乎没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
这让她难以忍受,在家中越发没有归属感。
刚到台湾的时候聂华苓一家的生活非常窘迫,住的房子也十分破败,为了补贴家用,聂华苓外出工作,到了《自由中国》的杂志社担任编辑,晚上还要去做兼职。
她的丈夫则开始逃避现实,每天无所事事,将生活的重担都放在了聂华苓的身上,不过好在有文学陪伴,她也结识了很多有想法的文人。
在聂华苓 25岁的时候,弟弟因为事故遇难,丈夫更是直接抛下她独自去了美国,几年之后母亲也因为癌症离世,聂华苓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台湾生活。
即使如此,她也毫不屈服。
那段时间,还写了好几部小说。
1963年38岁的她结识了一位美国诗人55岁的保罗,相差17岁的两人最后组建了家庭。也开启了她的第二段婚姻。
保罗第怡次见到聂华苓就对她很着迷,对方穿着旗袍高跟鞋打扮的十分漂亮,对于自己的两个孩子也毫不避讳,两人在文学领域一拍即合,最终确定了关系。
后来聂华苓跟随保罗到了美国爱荷华州。此后多年,两人一直居住在爱荷华州的红楼。
1973年,67年她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准备开办一个“国际写作计划”,这个计划主要针对全球各地的作家,让喜爱文学的人集合在一起,不看他们的肤色国籍,大家针对文学展开讨论,彼此沟通,消除偏见。
1979年中美建交,聂华苓赶紧邀请内地的作家,很多内地的文学家都应邀来到红楼,与世界各地的学者们一起探讨交流,中国文学家也成功进入了世界舞台。丁玲,汪曾祺,余华,莫言,巴金等人都曾受邀参加。
1976年,各地各国300多名作家联合提名了聂华苓夫妇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她也成为了唯一一位得此殊荣的中国女性。
如今聂华苓已经95岁了,她依然在坚持写作,她曾经写了一本传记《三生三世》,
一世在大陆,逃亡;
一世在台湾,苦难;
一世在美国,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