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四周年之际,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又迎来新的重磅文件。
经国务院同意,2023年2月23日,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两份意见各提出30条金融改革创新举措,涵盖民生金融、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现代金融产业发展、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加强金融监管合作等方面。
“随着大湾区人员流动复苏,监管部门也再发重磅利好,本次‘一行两会一局’再加上广东省政府的联合发文,为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明确了顶层设计和目标。”跨境金融研究院院长王志毅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评价。
“支持包括横琴粤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在内的大湾区建设颇具战略意义。”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主管庞溟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既以金融支持两区建设,又以两区建设推动金融改革、开放、产业升级。
民生优先
构建更优质更多样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体系
“远近结合、民生优先、循序渐进、防控风险”是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2020年5月举行的《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发布会上提出的工作思路,而本次的政策也延续了上述方针。
两份意见分别提到要“打造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金融环境”“深化深港金融合作,优先开展服务民生领域的金融创新,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民生服务更优质、更多样、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体系”等内容。
到底什么是老百姓最需要的金融呢?深圳金融学会成立课题组牵头的《深港金融合作市场需求问卷调查报告(2021)》提出,深粤个人受访者赴港澳频率较高,对于跨境金融服务需求迫切。其中,跨境消费场景下,深粤个人受访者对移动支付有较高需求;跨境投资场景下,深粤个人受访者对股票、保险和基金等金融产品投资兴趣较大,对畅通投资渠道需求迫切。在人民币跨境使用方面,深粤个人受访者希望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港澳使用的便利度。
展开全文
而与深粤个人受访者相比,港澳个人受访者需求有同有异。跨境金融投资场景下,港澳个人受访者对人民币存款和理财产品有较高的配置意愿,这与深粤个人受访者存在显著区别。在人民币跨境使用方面,港澳个人受访者也希望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港澳使用的便利度。
对于上述需求,两份意见都有回应。例如,《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即提出要促进合作区移动支付便利化,要“研究允许合作区内市场主体以澳门元或人民币进行支付,逐步拓展使用场景。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有序允许澳门元在合作区作小额支付使用”;此外,强化合作区居民保险保障,支持内地与澳门保险机构联合研发针对合作区居民的跨境商业医疗、养老等特色保险产品,支持在合作区开展跨境机动车保险业务等也有助于拓宽相关场景。
“打造合作区便利金融环境,个人跨境交易、双币使用、信用融资等,这些都是合作区金融服务创新领域。通过这些创新发展,可以更好地服务合作区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记者表示。
“从人员流动方面来看,此前,珠海、深圳已有大量内地人员每日通过口岸往返澳门和香港,为港澳市场补充新生力量,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内地。”王志毅表示,因此,《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提出便利合作区个人跨境交易,放宽区内居民资本项目,通过区内境外个人自由贸易账户(FTF账户)支持外籍员工;《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放宽见证开户。这些都将进一步提升和便利湾区居民的金融服务。
构建电子围网系统
不断探索跨境资金自由流动途径
王志毅谈到本次意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电子围网。这一设计在自贸区等金融开放前沿地带比较普遍。简单来说,在岸账户和离岸账户之间,通过设立一个电子围网的方式来进行相应隔离,以防止国际市场资金直接通过在岸账户进入内地市场,也防止内地资金通过这种在岸账户和离岸账户来进入国际市场,这一设计被视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
《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按照横琴“立足服务澳门、琴澳一体化”的战略定位,设计更加开放的金融制度安排,通过构建电子围网系统,创新跨境金融管理,探索跨境资金自由流动途径。意见的第八条提出,对标国际标准制定账户规则,优化改造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系统,通过金融账户隔离,在合作区建立资金电子围网。制定电子围网跨境资金流动政策,优化跨境资金清算渠道,探索跨境资金自由流动途径。
“2019年,上海的FT账户在深圳和广州获批复制推广,但仅有少数银行获得了FT资格。本次意见中再提电子围网,可以看到,电子围网可能仍然需要依托于FT账户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改造。”王志毅分析称。
王志毅表示,FT账户在2014年设计时的初衷就是“分账核算”,将传统账户与自由贸易账户(FTU账户)内的资金相隔离,这与电子围网的制度思路相似。此外,他谈到,意见提及支持澳门金融机构开立金融机构FTU账户开展资金融通,而此前的FT银行均为境内银行。
对比来看,王志毅提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目标则提到了人民币国际化和香港金融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香港是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诸多中外资金融机构选择入驻香港作为链接国内与海外的桥梁,而此前的“债券通”“沪深港通”也是基于内地与香港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做到了既能对外开放又能有效管控风险。近期,人民银行就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的意见中又提出了“有序探索深港私募通机制”。
深化人才交流寻找互补空间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业内专家看来,粤港澳地区的金融合作有很大的优势互补空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执行院长张博辉谈到,香港具有高度开放的营商环境和国际化的市场,还有医疗、物流、贸易等高度发达的专业服务,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香港也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是亚太地区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的重要集聚地,具有全面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体系。而澳门金融业资产结构也具有高度国际化的特点,各项金融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并与国际接轨。
“相较而言,深圳在市场发展程度、科技创新实力等方面存在显著优势。深圳的科技创新非常发达,但中小型企业、科创企业在融资、风险投资方面仍有短板。”张博辉表示,可以重点探索如何把香港的金融规则和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制造业结合起来,强化粤港澳的总体经济规模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和金融优势,将金融合作推向纵深发展。
专业人才跨境交流可以成为短期的突破点。此次发布的两份意见也分别提到,要“深化合作区与澳门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合作,鼓励合作区与澳门联合开展金融人才培训”“鼓励深港绿色金融人才的培训和交流”“制定吸引高层次金融人才的配套政策,着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金融人才”等内容。
业内专家建议,未来,大湾区内应该达成金融、会计和法律专业人士资格互认框架,可以有效地促进相互的人才交流。
文章来源于广谈大湾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