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2月29日在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青岛市市长 赵豪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二三四六十”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聚焦市委关于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三条线”重点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聚力打造“六个城市”,努力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1024亿元,同比增长4.1%,预计全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处于合理区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年增长5.5%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出台实施四批190项稳增长政策举措,经济实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600亿元以上。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18%左右。搭建服务全市企业的“链万企”供需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加快,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38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00亿元以上,达到年度计划的150%以上。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40个。争取的488亿元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全部使用到位,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115亿元,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多措并举提振消费。精心组织开展“助商惠民”“青岛消费季”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320万张,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着力稳外贸稳外资。实施助力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行动,货物进出口总额跨上9000亿元台阶,增长7%左右。出台推动外资扩增量稳存量系列举措,实际使用外资达到55亿美元左右。
(二)大力振兴发展实体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加快实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聚力发展24条重点产业链,一批引领性产业项目快速突破,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高,蝉联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十强,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优势产业持续做大做强。总投资130亿元的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开工建设,海信电视机出货量跃居全球行业第二位。中车四方研制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成功下线,轨道交通关键装备产业园一期竣工。总投资130亿元的奇瑞超级工厂实现整车下线。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交付使用,世界最大的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建成交付。新兴产业加快突破赶超。实施“5个1”机制,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兴产业专业园区,虚拟现实、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3个园区挂牌运营。总投资81亿元的京东方移动显示模组制造工厂、总投资160亿元的融合光电显示新材料项目顺利投产。歌尔微电子智能传感器生产基地全面达产,小鸟看看研发运营总部落地。世界500强医药企业阿斯利康区域总部投入运营、吸入气雾剂项目开工建设,威高医疗产业园签约落户。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金融业加快发展,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49万亿元、2.67万亿元,增长12.2%、11.6%。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2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79家。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800亿元。海铁联运量保持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工赋青岛”行动深入推进。卡奥斯连续4年位居全国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首位。全市“灯塔工厂”增加到3家,居全国第2位。3家企业入选国家首批“数字领航”企业。完成1000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全市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8.3%。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开通,新建5G基站1万个、总数突破3万个。
展开全文
(三)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启动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一大批关系长远的重大项目和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实现突破性进展,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建设取得重大成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实施总投资3496亿元的10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海尔路—银川路立交、辽阳路快速路主桥、南京路拓宽改造、唐河路—安顺路、劲松五路打通等一批重点市政道路工程竣工通车,胶州湾第二隧道、蓝谷至胶东机场快速通道等城市骨干路网项目全面推进,重庆路快速路、跨海大桥高架二期等项目顺利开工。济青高速中线(潍坊至青岛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地铁三期规划7条线路全部开工建设,4号线开通运营,运营总里程达到315公里。总库容2.1亿立方米的战略性引水工程官路水库实现开工。胶州湾海底天然气管线工程主线建成使用。重点区域更新改造加快推进。实施历史城区整体性保护更新,“老街里”再现繁荣,百年中山路焕发新活力。29个城中村改造顺利实施,张村河等搁置多年的片区开发快速突破。318个老旧小区完成更新改造,改造标准不断提高,周边街区环境同步改善。株洲路片区、王台老工业区等10个重点低效片区开发有序推进,3万亩低效用地加快“腾笼换鸟”。市容环境和秩序明显改观。动员全市上下共同参与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治理水平。深入推进拆违攻坚,依法拆除违法建设909万平方米。大力开展市容乱象整治行动,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取得积极进展,占路经营等城市管理顽疾得到有效治理,完成架空线入地207公里。统筹推进交通拥堵治理,打通42条未贯通道路,新增2.2万个公共停车泊位,“全市一个停车场”数字化管理平台接入停车泊位50万个,16个位于老城区的停车场建成启用。加快公园城市建设,60个山头公园整治基本完成,新建城市绿道100公里;高标准开展太平山、浮山公园整治提升和生态修复,影响群众登山入园的围栏全部打开,环山绿道全线贯通,景观节点和配套设施加快完善。
(四)全面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城市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7.9%,蝉联国家创新型城市十强。创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崂山实验室挂牌运行,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增强。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获批组建。国家大科学装置吸气式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开工建设。5家实验室在首批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中获得批复。中子科学与技术省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省重点实验室达到51家。中国钢研青岛研究院建成启用。科技研发取得丰硕成果。102个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的1/3。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牵头的联合国“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获批实施。全国首套6000米级深海观测浮标研发成功。全国首艘自主航行集装箱商船交付使用。海信“国芯万屏”、歌尔虚拟现实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入选省重大科技示范工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市级科技创新资金投向企业比重达到90%。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2家、工程研究中心2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70%。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6600家、7000家左右。新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4家。创新环境持续优化。搭建“揭榜挂帅”对接平台,揭榜科研项目金额达到8.1亿元。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高新区“一区多园”实现全域覆盖。组建青岛人才发展集团。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5.7万人。
(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有效激发。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实施智慧审批、信用监管等100条创新举措。企业准营等200余个政务服务场景实现“一件事一次办”,95%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在全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中位列总分第一。“服务型执法”入选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顺利完成,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扎实推进,市属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8%。探索建立市属企业匹配城市发展战略机制。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深入推进。深化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特定养老储蓄、跨境融资便利化等11项试点政策获批实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域联动推进上合示范区建设,上合组织经贸学院正式揭牌,空港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投入使用,新推出上合组织经贸综合服务平台等21项贸易服务便利化创新举措,开行中欧班列770列、增长24%。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开放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新形成125项创新做法,5项在全国推广。全面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新签约路易达孚食品科技产业园、均和集团北方智造总部基地等总投资50亿元以上大项目75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加快推进。青岛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6.57亿吨、2560万标箱,分别增长4.3%、7.9%。沿黄流域海关关际一体协同机制持续深化。全面落实胶东经济圈发展规划,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获批建设。与甘肃陇南、定西的东西部协作深入开展。新增国际友城3个。成功承办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等重大活动。
(六)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取得积极成效。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增产。克服春旱、夏汛、秋涝等不利因素影响,粮食产量达到307万吨,蔬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650万吨、100万吨、99万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200亿元。5个镇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47个亿元以上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1个。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安置区建设全面完成,群众全部实现回迁。启动建设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成27个省级、10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13万户,建设养护“四好农村路”1300公里。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延包试点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扎实推进。农村产权交易纳入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深入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问题专项整治,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1万享受政策人员稳定脱贫。
(七)扎实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市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双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中期任务圆满完成,绿色建筑应用、绿色债券等15项经验做法全国推广。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8%。新建电动汽车充电桩5000个。全省首台重型燃气机组示范工程华电青岛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市区供热燃煤锅炉“煤改气”加快推进,建成21台燃气锅炉,关停19台燃煤锅炉。入选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市区PM_2.5、PM_10平均浓度分别为26微克/立方米、52微克/立方米左右,空气质量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面完成建成区现有60公里雨污合流管网改造。20个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入选国家级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试点。完成造林1万亩。划定全市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
(八)大力发展民生和社会事业,民生福祉日益增进。16件市办民生实事全面完成。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城镇新增就业36.5万人,扶持创业3.37万人。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群体4.97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12所,新增公办学位8.1万个;改造提升农村薄弱幼儿园62所。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投入使用。青岛现代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一期开工建设,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二期建成启用。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获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市公共卫生中心一期项目竣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街)卫生院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99万人、916万人。为困难居民发放救助金10亿元左右。新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213处。90%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建成市级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婴幼儿托位数达到2.7万个。新开工公共租赁住房1005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4万户,建设和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5万套(间)。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青岛老城入选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全面展开。旅游消费市场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新建体育健身场所58处。在第25届省运会上位居金牌榜第一名。我市运动员在第24届冬奥会上获得山东冬奥史上首枚奖牌。社会治理效能持续增强。启用一体化应急指挥平台,全市应急事件实现可视化统一指挥调度。全面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不断加强。深化平安青岛建设,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禁毒人民战争扎实推进。信访积案攻坚化解成效明显。双拥共建深入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港澳、统计、档案、史志、气象、人防、仲裁等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全面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众志成城打赢莱西、即墨、中心城区等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有力克服疫情影响,有效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和城市运行,维护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最大程度保护了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的关键阶段。我们将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部署要求,着力保健康、防重症,有序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确保顺利渡过流行期,实现平稳转段。
一年来,我们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政府效能不断提高。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1292件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全部办结。修订完善《市政府工作规则》,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地方性法规草案4件,制定政府规章3件、修改5件、废止25件。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委实施办法,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三公”经费支出持续下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巡视巡察、督查、审计反馈问题整改。
各位代表!一年来各项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青部队和武警官兵,向中央、省驻青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青岛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必须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扎实办好惠民利民实事,赢得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最大信任和支持。必须牢牢抓住重点工作,深入落实市委决策部署,突出抓好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提升。必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强化过程管理,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推动工作一项一项落到实处。必须突出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激励担当作为,推动攻坚克难,让崇尚实干、注重实绩、不务虚功在全市政府系统蔚然成风。这些经验启示需要我们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持续深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仍然不高,先进制造业项目还不够多,新兴产业规模还不够大;城市更新建设仍需加力,低效片区开发利用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持续提高;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统筹发展和安全还有薄弱环节;政府工作人员作风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扎实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持续抓好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三条线”重点工作,加快打造“六个城市”,更大力度挖掘内需潜力、增强产业实力、激发经济活力、提升转型动力、厚植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国家、省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三、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我们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在扩内需稳增长上持续用力。落实省“十大扩需求”行动,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大力实施消费扩容升级行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开展“亿惠青岛消费年”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出台实施提振接触性消费的政策措施,推动文化旅游、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加快恢复。着力促进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消费,支持住房改善、养老服务消费。鼓励发展直播电商等平台经济,繁荣夜间经济,新引进知名首店、品牌店、旗舰店100家以上。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建设改造一批乡镇商贸中心。
加快实施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七网”行动,加快年度投资2045亿元的1276个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沈海高速(南村—日照段)改扩建、明董高速、青兰高速(河套—黄岛段)改扩建工程等一批公路建设项目。实现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开工。推进10条地铁线路建设,实现地铁6号线一期试运行。加快推进山东路—鞍山路立交、跨海大桥高架二期、重庆路快速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工程。加快官路水库建设。新建燃气和供热管网500公里、改造60公里,改造修复供水管网270公里。推进麦岛、娄山河等9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持续推进排水管网排查改造。
(二)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持续用力。打好“新制造”建链强链、“新服务”融合提升、“新园区”释能增效、“新项目”持续扩量“四场硬仗”,持续提升24条重点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推动优势产业扩能升级。增强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海洋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加快澳柯玛智能家电产业园、奇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青啤精酿啤酒生产基地等40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深入推进企业倍增计划,实施定制化扶持政策,加快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和效益倍增。支持企业统筹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化企业。扩大技改补贴政策适用范围,支持更多企业抓技改、增产能。推动企业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开展品牌创建、参与标准制定。
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精密仪器仪表、通用航空、氢能与储能等新兴产业规模,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持续深化“5个1”机制,高标准做好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建设和产业规划,做大产业基金规模,力争15个园区全部挂牌运营。支持已投产行业龙头企业加快达产增效,推进中南高科光电产业园、潍柴智慧重工智造中心、中科曙光智能制造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整合产业链资源,引进更多配套企业落户发展。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抢占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海洋物联网、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开发、空天信息等领域发展新赛道,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布局建设创新应用实验室、场景应用实验室,鼓励市属企业建设未来产业创新中心。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未来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支持“观澜号”海洋科学卫星等重大设施建设。
推动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聚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商贸、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争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加快建设国家现代服务经济中心。深化数字人民币、养老理财等金融试点。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重。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培育壮大骨干物流企业,增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加快推进“齐鲁号”上合欧亚经贸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积极引进更多央企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三)在强化创新驱动发展上持续用力。加快集聚创新资源,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更好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加快吸气式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建设。建成启用山东能源研究院。实现一汽解放青岛基地研发中心竣工,争取更多知名企业在青设立研发机构。鼓励驻青高校、科研院所服务产业发展,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
加强创新型企业培育。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7300家、8000家。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支持企业研发能力建设,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1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85%以上。组织开展70项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完成1500项企业技术创新。
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全面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建设科技成果交易服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建设中国(青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入实施“人才强青”计划。给予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人才政策定制权。
(四)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坚持科技引领、产业带动,加快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等“五个中心”,努力在经略海洋中走在前列。
提升海洋科技竞争力。支持崂山实验室入轨运行,加快实施“透明海洋”等大科学计划。推动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等三大国家深海平台建设加快突破。组建中国蓝色种业研究院(青岛)。加快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一期建设。支持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和自然资源部、中科院等下属驻青涉海科研院所开展创新研究,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培育壮大现代海洋产业。推动海洋船舶与工程装备、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渔业等重点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加快总投资2000亿元的90个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北海造船提升绿色动力船舶设计建造能力,实现潍柴(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中心一期竣工。深入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推进抗肿瘤等海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高水平建设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支持大型养殖工船产业发展。
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强化以港兴市,积极推进青岛港总体规划修编。加快董家口港区30万吨级矿石码头等6个项目建设,实现原油商业储备库三期、山东液化天然气(LNG)三期码头和前湾港区自动化码头三期等项目竣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开工建设董家口至沂水铁路、董家口至梁山高速(沈海高速至新泰段)。推动青岛港作为离境港的启运港退税政策落地实施。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深化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积极开展中转集拼业务,发展船舶交易、海事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
(五)在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上持续用力。深入落实《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实施城市更新突破行动,统筹开展十大领域攻坚,推动城市整体环境品质再上新台阶。
深化重点区域更新改造。加快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推进老建筑保护修缮,实施中山路及周边区域道路交通改造,加快引进新兴业态,实现整体开街运营。推动邮轮港区总体开发。大力推进重点低效片区开发,统筹做好规划设计,提升整体开发水平。加大低效闲置土地消化利用力度,依法依规处置烂尾项目等历史遗留问题。高水平实施地铁沿线TOD综合开发。高标准开展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综合治理,精心做好城市设计和风貌提升,打造滨河景观新廊道。
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完成473个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引入物业管理服务,一体提升周边街区环境品质;新启动十梅庵、张村河北岸等24个城中村改造。新建城市绿道100公里,实施新一批山头公园整治提升;实现太平山、浮山景观绿道全面开放,加快打造景区型市民公园。深化交通拥堵治理,打通未贯通道路20条以上,持续开展黑龙江路等重点道路连续流改造,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万个以上。加快实施城市微更新,引导基层单位和企业广泛参与,开展“小而精、小而美”的改造提升,让城市空间更精致、市民生活更舒心。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市政道路、市容秩序等十大环境品质整治提升行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保持攻坚态势,坚决防止违法建设问题反弹回潮。大力实施铁路和公路沿线、主干道路两侧、前海一带等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市区农贸市场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深化背街小巷整治。实现东部城区8.8公里空中高压线缆入地。实施物业领域专项整治,提高物业管理覆盖面和服务水平。
(六)在推进数字青岛建设上持续用力。加强整体性系统性设计,以数字变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城市生活品质、社会治理效能。
塑造数字经济优势。实施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培育行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支持卡奥斯牵头打造全省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新上线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10家以上。培育3个数字经济园区。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产业发展,推进5G高新视频实验园、浪潮大数据产业园、元宇宙产业创新园建设。
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加强跨层级跨领域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努力实现“登录一张网、办成所有事”。推出新一批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场景,加快建设“无证明城市”。深化“全市一个数字机关”建设,加快政府机关自建系统整合。拓展城市云脑在城市运行重点领域应用,加快实现一网统管、智慧决策。
优化数字社会环境。围绕方便市民群众生活,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完善“一码通城”应用平台。深化“全市一家医院”建设,实现接入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电子病历跨院调阅。正式上线运行“全市一个停车场”应用程序,实现联网泊位实时智能引导和共享使用。丰富“一部手机游青岛”平台功能。加快数字服务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国家E级超算中心算力水平。拓展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应用。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山东分中心二期建设,实现中国联通青岛西海岸数据中心一期投入运营。争取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打造国际信息通信枢纽。
(七)在深化改革 开放上持续用力。推进深层次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充分释放发展潜能、塑强竞争优势。
深化市场化改革。积极开展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全链条告知承诺制、工业项目“用地一件事”改革。市级惠企政策全部纳入“青岛政策通”平台申报办理。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引导市属企业更好匹配城市发展战略。实施民营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大力弘扬青岛企业家精神,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强化开放平台引领。做实、做好、做美、做响上合示范区,加快建设海港、陆港、空港、铁路“四港联动”的上合国际枢纽港,推进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运营,增强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办学能力,放大“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能级,提高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运营水平。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支持青岛片区在绿色贸易、航运物流等领域形成30项以上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加快建设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基地。深化综合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功能区改革创新。
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强市。组织开展“百团千企万人”拓市场专项攻坚行动,加大对赴境外参展、海外营销支持力度,力争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元。增开赴境外航班航线和商务包机。扩大汇率避险等政策覆盖面。推广“前展后仓、展仓一体”新型海外仓模式,争取跨境电商进出口实现大幅增长。深化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加快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重点产业链全球招商计划,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的精准合作。完善制造业利用外资支持政策,提高制造业利用外资比重。办好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合组织国家产业链供应链论坛、上合组织友好城市论坛、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推动落地一批外资大项目。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会展品牌。深化与太平洋岛国海洋经济合作。
深度服务和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强与沿黄流域城市交流互动,共建海铁联运中转基地,支持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在沿黄流域城市建设联动创新区。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实施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加快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建设。推动胶东半岛铁路公交化,实施跨市域国省道改建、城镇道路贯通工程。做好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帮扶协作工作。
(八)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上持续用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美丽青岛。
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开工建设中电建、中国大唐海上光伏项目,建成华电青岛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全面完成东岸城区“煤改气”攻坚任务。深入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新建电动汽车充电桩1.2万个。加快废弃电子回收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中心建设。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和夏秋季臭氧污染治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10天以上。加强大沽河胶州湾入海口段、小沽河等重点河道综合整治。持续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加强浒苔前置打捞。加快小涧西、新河污泥焚烧处置项目建设。完成10处历史遗留矿山治理。新造林3000亩。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加大生态破坏问题监督和查处力度。
(九)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持续用力。开展乡村振兴发展行动,持续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守牢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推进种业强农行动,建设青岛现代种业创新中心,实施本土优势品种育种攻关,加强与跨国种业企业合作。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新建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厂和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新增3家全国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100强。加快一批过亿元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省级、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争创全国美丽宜居乡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40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10万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打造2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5个示范镇。实施全域城乡环卫一体化,提升农村环卫保洁管护水平。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以上。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扎实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试点。稳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增收攻坚和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开展“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行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十)在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上持续用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化繁荣兴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掘用好红色资源,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高水平建设崂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片区。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全面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启用市科技馆新馆。建设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争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改造弘诚体育场,新建改扩建全民体育健身公园10处、健身设施300处。办好时尚体育产业大会,举办青岛马拉松、“远东杯”国际帆船赛等体育赛事。
加快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深入推进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高水平承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推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千里海岸观光廊道(青岛段),加快竹岔岛等海岛旅游开发。推进海上旅游客运码头整合,增开海上旅游航线。加快地中海俱乐部、元宇宙公园等项目建设,持续谋划招引一批旅游大项目。提升海水浴场管理标准和服务品质。深入开展旅游景区环境和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
(十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续用力。切实办好16件市办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力稳就业促增收。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扶持创业3万人以上,新设公益性岗位3.7万个以上。出台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居民稳定增收。
提升教育发展质量。全面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80所,改造农村薄弱幼儿园70所,持续打造50所初中强校。实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加快莱西职教园区、上合职教园区规划建设。推动康复大学去筹招生。支持在青高校“双一流”建设。大幅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持续巩固“双减”工作成果。
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全面实施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三年行动。建成启用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青岛分中心、山大齐鲁医院(青岛)二期、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改善老城区医院就医环境。加快打造一批医疗卫生攀峰学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社区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社会保险精准扩面行动,深入开展个人养老金试点。完善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提高普通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和报销限额。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提高长期护理险财政补助水平。落实好低保、特困、临时救助政策。加强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开工建设公租房600套,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1万户,建设和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5万套(间)。
优化养老和托育服务。加快提升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建设600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统筹布局老年人助餐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助餐服务圈。完成3800户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推动托育机构与幼儿园一体化建设。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深化拓展“莱西经验”,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深化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深入推进双拥共建,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组织实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港澳工作。提升统计、档案、史志、气象、人防工作水平。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等健康发展。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加强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建设,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快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持续推进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健全森林防灭火长效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和专用装备建设。巩固提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切实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纵深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攻坚战,积极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加强韧性城市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十二)在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上持续用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不断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巩固深化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依法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
持续提升作风能力。巩固拓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成效,树牢实干实绩导向,保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精神状态,增强效率意识,提高执行能力。坚持联系企业、联系重点项目和走访企业制度,深入一线察实情、解难题、促发展。办好“三民”活动、12345热线、行风在线等互动平台,畅通与群众沟通渠道。
全面建设廉洁政府。深化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委实施办法。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觉接受监察监督和人民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完善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奋斗开创未来,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青岛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埋头苦干、担当作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局面!
来源:青岛发布
供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