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站 保密局 威海 情报网 解放区

「说谍」保密局青岛站威海组,一个具有高效取得解放区信息情报网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0 22:43:02 浏览3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1946年7月1日,根据民意,以及毛泽东赴重庆举行国共和谈所形成的《双十纪要》里第六条,专门说到了“特务机关问题”。蒋介石在名义上不得不取消了军统,将其公开机构划入国防部二厅、交通部警察总局和内政部警察总署等政府部门;同时,将军统的秘密核心部分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

保密局其实全盘继承了军统的衣钵,在全国各个省和重要城市都派驻有外勤站。外勤站的站长挂有国防部专员的头衔,可以公开活动;站长以下人员的身份则严格保密,若要公开活动,常常使用国防部二厅等公开部门的名义。

在山东,保密局派驻了两个外勤站,一个是山东站,驻济南;另一个是青岛站。青岛站驻地在青岛市太平路25号、龙口路26号、大学路10号等处,有特务38人,其辖区包括胶东各市县及昌、潍等县;下设22个组,有专业特务151名。

青岛站负责人,为广东梅县人梁若节,少将,后去台,曾国民党“国防部”情报局设计委员会主任;其中最重要的分支机构,威海组负责人为李曾逊。

展开全文

青岛老照片

在昔日的青岛市中心商业区中山路西侧的李村路上,有个叫裕长栈的旅馆(上世纪六十年代还在营业)。

1946年11月,就是在裕长栈成立了青岛站威海组。保密局调出了青岛市肃奸委员会看守所所长的宋嘉椿被为威海组组长,其为日照人(也有说是威海人,当过威海警察局的上校督察长),又名宋习靖,化名高均月,上校,三十来岁。副组长叫苗雨村(也有记为苗渔村),又名苗华钦、苗德成,外号苗瞎子,威海西涝台村人,少校军衔,也是三十来岁。最初的成员有电台台长郭秉如,他原是驻在青岛的保密局电讯总台第十四支台的报务员;宋干民,他原是站长李曾逊的秘书,后来调到日照组去当副组长。

威海老照片

那时,威海已经被中共接受,并已经开始了管理。而处于国民党统治下的青岛有很多家乡是威海及周边地区的人。他们有的是一直在这工作、居住,也有不少是国统区和解放区两头跑生活的。保密局威海组成立后,就从这些人中间秘密地招兵买马,网络各种人员,发展情报力量。今天根据档案资料,能查到有名有姓:

青岛市肃奸委员会看守所看守员黄麟,是组长宋嘉椿的老部下,威海王家夼人,小名刘柱,又名黄明玉、黄云、黄绍孔,代号郭诚,少校军衔;

张×汉,又名张×卓,外号张矮子,威海皂西台人;

孙×光,化名戚天晓,威海孙家疃人;

苗华伦,又名苗铁军,威海西涝台人,上尉军衔,是从威海跑到青岛去的青年学生;

永春盛杂货店店员黄×之、社会科员王×良、中纺工厂警卫班长鞠×谦以及赵×波等人;还有充当交通员的威海人戚明,共十来个人。

青岛老照片

1947年初,威海组电台台长一职由上尉军衔的莱阳人吴明熙接任,他又名吴玉华、吴永平,化名侃礼华;赵×波接替了戚明的交通员职务,增加崑嵛县申格庄(今属蔄山镇)人李建(也有记为李见)为交通员,他又名李保珠,化名陈福高、刘友海;还从青岛站特工组调过来两名专业特工,一是苗×德,威海远遥村人,二是张×义,又名张×聚,文登王家产人,进一步加强了威海组的力量。

威海组的成员多为经过特工训练的专业特务。组长宋嘉椿接受过三年的特工训练;副组长苗雨村是“复兴社老人”。这些人国民党特工具有丰富的特工隐蔽活动经验,每个人都有不止一个别名、化名。那时候解放区内人员往来都要持有类似通行证的路条,路条上盖着公章,威海土话称盖公章为“盖戳”,他们就仿刻了威海城里西北村、西南村的和威海驻军的“戳”,伪造路条。相互之间还用暗语交流信息,如问你的钟准不准?若答我的钟不准,这就是说没事;若答差了一刻钟,那就是有两件事情;若答差十分钟,那就是一件事情;若答差一分钟,那就是没完成任务,等等。他们企图用这些手段,掩护自己在解放区的活动。

保密局青岛站给威海组规定的主要任务,就是“搜集威海方面的军政情报,为蒋军进犯威海做准备。”

威海组于青岛成立后,并没有立即进到威海。直接领导单位保密局青岛站多次督促他们潜伏到威海。

威海老照片

1947年1月,组长宋嘉椿带着组员黄麟、电台台长吴明熙,让苗×德做向导,试图驾船从海上潜入威海。结果船行至成山头海域时,遇到了大风雪,航船遇阻,难以前行,就劫持了他们遇到的威海工商局的一艘汽船,返回青岛。第一次潜行入威无功而返。

1947年4月,他们第二次潜威。 4月4日晚上,留守的副组长苗雨村在青岛三义楼设酒宴,为潜威人员饯行打气,还拿出准备好的法币,分给驾船的水手苗×德等四人每人10万元,其他潜威人员也给了一些。第二天,组长宋嘉椿率组员黄麟、李建、苗华伦,台长吴明熙带一部二八五特工电台,代号“嫦娥”,乘帆船再次潜威。船行到石岛海域,他们抓了一条钓鱼船;到了成山头附近,又抓了一条两桅的帆船。在海上抓船,自然是为了向船员打探情况。折腾了三天,他们于7日晚日落后,悄悄地在小石岛西麻子港(今高区国际海水浴场西港,威海方言发音jiǎng,小海湾)海滩登陆,这个国民党特工组成立将近半年,威海组总算是潜入了威海地面。

终于潜入威海,特务们赶紧展开立足事宜。黄麟去威海布谷夼村找到自己舅子蒋健。蒋健又名蒋继祥,当时任布谷夼村村长。黄麟利用亲戚关系,把蒋健发展成威海组的情报员。接着,他们两人一起策反了黄麟的连襟、北沟村的支书谷×雨。蒋健又联络了本村的财粮委员丛×亭、文教委员戚××,东南村的栾××,王家疃的王××等,作为搜集各方信息的情报关系。组长宋嘉椿利用住在西涝台的机会,发展苗××为情报员。李建还回家乡申格庄,把李××、丛××发展成情报员。

威海老照片

利用封官许愿、威逼利诱的手段,威海组不长时间就发展了5名情报员,网罗了许多的情报关系。后来破案时统计,这些人包括五名村干部,三名机关干部,17名党员。

在此期间,威海组频频开展活动。宋嘉椿派苗华伦和李建两人,骑着自行车去烟台活动。到烟台后,苗华伦返回青岛,向青岛站汇报潜入威海的情况。李建留在烟台,负责烟威之间的情报联络任务,寻机布点设电台。威海组自己的特务电台隐蔽在西涝台的东头,人员住在东涝台的西头,来往行动不经过村里,减少被发现的危险。安排两名特务带着武器保护电台。电台的发报时间在深夜和凌晨,每天两次,最多开机两小时,短的仅仅几分钟,尽量减少发报带来的电波暴露时间。组长宋嘉椿直接掌握电台,自己一手编发情报、收阅来电;他只和黄麟、李建两人接头,与其他特务不联系,新发展的情报人员根本见不到他的面;平时他很注意和房东搞好关系,时常买些化妆品衣服之类给妇女孩子,以讨欢心,掩护自己。组员们的活动相当低调。

特务们另外布出暗哨,在老自来水公司附近一带(今市级机关8号办公楼西面,顺河街北)的农田里,监视周边公安人员的行动。

威海组搜集的情报内容极其广泛。威海解放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党政军领导和各界抗日救国会、商会等机构负责人的活动,教育机关、文化团体的活动,重大群众集会,威海港与东北、上海的船只来往,等等,无所不有。这些情报,全部通过威海组的电台,源源不断地发往青岛站,仅五月份一个月就发报60多份。

1947年“五四”前,威海组发电向青岛站急报:“十万火急:威匪警备司令部市政府已定于五月四日上午十二时,在威海市东门外大操场举行党政军民联合爱国动员大会,其应到人员:匪威海各机关首长和驻军各级工作干部,全市各区村级干部、民兵、青妇小队等,均须一体到会”。这份情报原是根据保密局要求,准备国民党空军“五四”那天进行威海轰炸。

威海老照片

但特务们的情报并没有查验准确。那年的威海纪念“五四”的会议并不在东门外大操场,而是在新威剧院召开。

参加人员为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界人士和青年学生1200人,并无“区村级干部、民兵、青妇小队”;情报中说的“匪威海各机关首长”倒是有点影,代理市委书记吴伯文和威海警备司令部的副司令员、市参议会的议长、市政府的教育科长等出席了会议并讲话。这让以后侦破后,办案人员及领导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地点准确,国民党飞机根据情报时间精确轰炸的话,威海(包括青岛的高级领导)的损失不可估量。

威海老照片

在威海荣成,东海军分区有个被服厂,威海组发电报说,“匪东海军分区在石岛北九十里鲍家村设有军服制造厂一处,全厂共有工人六十余名,缝纫机二十余部。负责人王祖乾。”这对了解放区的军需供应能力,是有用的参考资料。

从这些电报内容可以看出,威海组的情报收集虽然很琐碎,但涉猎很广泛的。而且,信息取得的时间速度都很快。中共情报系统潜伏在在保密局青岛站的人员发出的警报就称,青岛站食堂的早餐饭桌上,就有特务谈论昨天在威海发生的事情。在交通通信技术十分落后的当年,这真是信息灵通。保密局威海组,成为了威胁解放区安全的一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