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种 疫苗 最新版 家长 收藏

【健康资讯】最新版0-6岁疫苗接种表,家长快收藏!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0 17:27:04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预防接种是孩子的“健康保护伞”

目前,

我国儿童可免费接种11个品种疫苗。

各疫苗剂次的接种起始年龄是多少?

疫苗都必须严格按规定日期接种吗?

“过敏性体质”孩子不能打疫苗?

儿童疫苗接种攻略来了,

建议家长转发收藏!

关于儿童疫苗那些事↓↓转给家长!

展开全文

儿童疫苗接种的5大变化

2021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有了五大变化:

变化一

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可补种年龄从“<14周岁”调整为“<18周岁”。

变化二

明确了左右大腿为可选接种部位。当多种疫苗需要同时注射接种时,可在左右上臂、左右大腿分别接种。

变化三

明确了下列情况并不属于疫苗接种禁忌症,可正常接种疫苗:

A. 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

B. 单纯性热性惊厥史;

C. 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

D. 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等);

E. 病情稳定的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感染(梅毒、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变化四

调整了脊灰疫苗与麻腮风疫苗免疫程序。

变化五

2021年版免疫程序建议:

①将表面抗原阳性或不详的母亲所生新生儿,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时间从“出生后24小时内”调整为“出生后12小时内”。

②将乙肝疫苗接种的“低出生体重”明确界定为出生时体重<2000克者,建议其出生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在满1月龄、2月龄、7月龄时重新按程序再完成3剂次接种。

儿童疫苗接种常见7个问题

Q1:推迟打疫苗会影响孩子健康?

A1:推迟接种疫苗只是推迟了接种疫苗产生保护效果的时间,而不会影响疫苗整体的、长久的保护效果(抗体水平和持久性)。但还是建议家长们按时带孩子前往接种点进行接种。

Q2:孩子生病了,能接种疫苗吗?

A2:疫苗接种有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如果孩子存在出现下面几种情况,很多疫苗都不能打了,比如未控制的癫痫、脑病、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患病期间或慢性传染病急性发作期间,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过敏体质等是不能打疫苗的。

还有一些情况是相对禁忌症,不是不能打,而是需要往后延缓,比如一些急性病发作期间,如感冒、发烧或者腹泻期间,严重的湿疹等,在治疗期间也不要着急打疫苗,等这些病好了以后才可以接种。

孩子有病家长一定要和医生做沟通,看这个孩子是属于绝对还是相对禁忌症或者有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疫苗。

Q3:不同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吗?

A3:在到达最早接种年龄后,多种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只要不在同一部位接种即可。具体安排请遵当地规范及医生医嘱。

Q4:减活疫苗 or 灭活疫苗怎么选?

A4:二者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没有本质差异。因工艺、储存、运输等特点不同而价格不同。

如果孩子因疾病或者用药的缘故,只能接种某种工艺的疫苗(如灭活疫苗),不论免费自费,都应当选择接种。

Q5:联合疫苗 or 单独疫苗怎么选?

A5:推荐尽可能选择接种联合疫苗,减少孩子接种的总剂次,减少皮肉之苦。

但如果联合疫苗缺货,不必无尽等待,应当及时使用单独疫苗完成接种。

Q6:单价疫苗 or N 价疫苗怎么选?

A6:N代表了疫苗包含的菌株种类的数量,一般来说价越多越好,但具体要看制备工艺、覆盖的血清型在人群感染率和接种年龄来综合考虑。

如:肺炎球菌疫苗,对于 2 周岁以下的孩子,更推荐接种 13 价而不是 23 价。

Q7:可以接种不同厂家的疫苗吗?

A7: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同一工艺、同一厂家的疫苗完成全程接种。

只有遇到疫苗长时间断货、孩子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实在无法实现上述要求,才可以更换品牌。

0-9岁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

注:以上疫苗仅供参考,因疫苗种类不同,接种程序也有所差别。接种时应以疫苗说明书为准,必须在门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接种。

疫苗究竟能保护孩子多久?

保护期的长短会受到接种年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不会完全一样,那么对应的保护时间也就不相同。

各疫苗保护期

疫苗接种的总原则

• 全面保护:给宝宝最全面的疫苗保护,最大限度地避免宝宝罹患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

• 效果优先:在疫苗选择上,无论是自费疫苗还是免费疫苗,效果更好的才是正确的选择。

• 效率优先、及时接种:原因很简单,早接种早保护。我建议优先选择联合疫苗(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例如大家熟悉的五联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小儿麻痹症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五类疾病。

儿童预防接种

多一分了解,增一份保护!

转自:广州卫健委

来源:经视健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