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长江 水质 成效 取得

持续开展“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取得成效—— 长江泰州段水质稳定在II类标准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0 15:46:06 浏览3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长江,泰州一直在行动。

2022年,泰州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持续开展“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先后开展泰州市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子基地和长江(泰州段)生物多样性观测能力建设,完成长江(泰州段)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及应急响应体系建设,通过强化河岸共治,保护长江取得阶段性成效。近年来,长江泰州段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稳定在II类标准。

建设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子基地

形成全链条长江智能化治理模式

创新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是国家超前探索智能社会治理模式的重点布局。2022年,泰州市启动泰州市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子基地建设。

该基地以“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充分利用监测监控网络、无人机航拍、无人船监测、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开展沿江生态环境的全天候监测监控,建立有效的巡查、预警及反馈机制,确保各类预警信息及时有效处置,为长江大保护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这个基地发挥的作用有点像天气预报。”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指挥中心负责人黄志民介绍,系统建成后会实现对未来6小时排口污染物浓度数据的预测,一旦重点入江排口产生超标预警,中心会及时将预警信息推送给职能部门,以提醒相关企业做好检查,杜绝超标行为发生。

基地建设形成了“监测-预警-调度”全链条的长江智能化治理模式,实现流域范围内包括政府、公众、企业等不同主体的联动和共治。

截至目前,基地建设已立项并纳入省环保项目储备库,实施方案通过了由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组织的专家论证。根据计划,今年将完成三类应用场景和四大实验内容的建设并上线运行,助力全市生态环境监管。

构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及应急体系

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能力

长江(泰州段)会不会发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一旦发生沉船或危废物倾倒该怎么办?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环境事件,2022年,泰州市开展了长江(泰州段)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及应急响应体系建设。

根据项目建设要求,泰州市生态环境局对该市沿江3公里范围内的环境风险企业、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码头、危险化学品运输船舶等各类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源开展全面排查,进行流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绘制长江(泰州段)沿江环境风险地图。结合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源基础信息排查情况,泰州市构建了沿江地区突发环境事件综合信息数据库。同时,利用无人机对长江(泰州段)沿江化工园区进行高精度三维成像,实现环境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可视化,为长江(泰州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提供决策支持。

依托这一项目,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指挥中心可以对重点区域开展高精度三维建模展示,同时掌握应急物资、应急专家等信息,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可以为有效处置提供决策依据。比如,如果上游风险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污染物可能会进入长江,影响水源水质。应急响应体系可以模拟污染物输移过程,然后通知应急处置部门,为他们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提供支撑,尽可能降低对长江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展开全文

2022年11月,该项目通过竣工验收。相关专家认为,项目的建设为长江风险管控和应急处置响应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项目在体系完整性、流域风险评估、平台智慧管理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对有效提升长江(泰州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生物多样性观测体系建设

保护宣传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

泰州地区平原广阔、河网密布,特殊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丰富繁多的动植物,形成特色鲜明的生物多样性格局。近年来,全市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水平不断加强。为了进一步推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2022年下半年,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指挥中心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观测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长江(泰州段)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

黄志民介绍,“长江(泰州段)生物多样性观测体系建设”项目依托于指挥中心现有条件,采用“一站多点”的观测模式,开展各生物类群和生态系统观测。

一是建成泰州市生物多样性野外观测体系,针对生态系统及物种类群,积极应用生物基因信息等新兴技术,以固定观测样地、样点、样线为主要形式开展长期定点观测与生物多样性评估,构建生物多样性观测指标体系。二是建设生物多样性综合研究实验室,以调查观测数据为基础,开展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评估、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研发、生态修复策略制定等方面科研工作。三是建设生物多样性主题科普馆,综合反映泰州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四是开发生物多样性观测数据平台,将生物多样性观测与科研成果进行可视化处理。

2022年11月28日,泰兴天星洲生物多样性观测站招投标结束,目前该观测站已完成7处智能识别观测点筛选,组建鸟类智能识别及eDNA系统数据库。今年年底将建成集观测、科研、科教宣传于一体的生物多样性综合站。

“后续我们将与省环科院对接,加快观测站及实验室建设,提升沿江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黄志民说,通过持续掌握区域生物多样性水平和变化趋势,为评估保护成效和制定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打造全省沿江生物多样性观测示范样板。(张卫兵 熊珠琴 李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