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濮阳市 政府工作 报告 2023

2023年濮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0 10:56:03 浏览6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4日在濮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濮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万正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濮阳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特别是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资源枯竭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奠定了坚实基础、积蓄了强大势能。

过去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发展态势更加强劲的五年。我们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稳的基础更加扎实,进的动能持续增强,呈现出快速增长、质效双升的良好局面,全市生产总值即将迈上两千亿元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跨过百亿元大关、达到116.8亿元。2022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60%左右,均位居全省前列。连续两年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

过去五年,是产业体系加快重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的五年。我们愈加注重创新引领,把科技创新嵌入产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攻克32项填补国内省内相关领域空白的“卡脖子”技术,实现省实验室、省级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零突破,形成创新龙头企业引领、高新技术企业支撑的集群发展体系。大力推动产业转型,五大传统产业加快蝶变升级,“一高四新两能”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新型化工基地上升为省级战略、成为全市重要经济增长极,走出一条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展开全文

过去五年,是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发展优势更加彰显的五年。我们坚定不移统筹城乡发展,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获评国家森林城市;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农村供水“四化”典型经验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中原储气库群库容达106亿立方米,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全线贯通,引黄入鲁改扩建工程建成投用,大广、台辉、濮卫、阳新高速连通成网、实现高速环城,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运营、濮阳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过去五年,是攻坚夺隘战果辉煌、发展成色更加充足的五年。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31.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坚持重拳出击、铁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五年来PM2.5、PM10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8.8%、29%,优良天数增加63天,绿色成为濮阳最靓丽的底色;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防范化解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领域风险,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全省率先推行防疫一码通、一小时应急处置等做法,有效应对疫情冲击,为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主动。

过去五年,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发展成果更加惠民的五年。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每年将75%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事业,特别是累计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券等各类资金1549.95亿元,有力支撑了发展、保障了民生。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9万多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7万多个,刷脸就医、先看病后付费、药品带量采购等措施全面推行,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实现五连增,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五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科技、增动力,创新驱动实现新突破。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更好把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创新主体快速壮大。坚持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实施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48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8家。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52%。创新平台量质齐升。坚持把平台建设作为突破口,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57家。2022年,建成10家市级产业研究院和7家中试基地,建成省级生物基化学品绿色制造重点实验室、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生物基材料中试基地、绿色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创新资源加快集聚。深入实施“濮上英才”计划,出台“1+14”人才政策,在全省率先设立人才日、人才周。与我市开展合作的知名科学家达5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27人,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217人。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合作项目716项。2022年,实施省、市揭榜挂帅项目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8.8亿元,非光气熔融酯交换聚碳酸酯技术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试点市。

(二)扩规模、提质效,产业转型呈现新气象。坚持实行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狠抓工业项目攻坚,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五年累计新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70个,建成投产217个;其中,50亿元以上6个。传统产业迭代升级。以“四化改造”为抓手,实施蔚林橡胶助剂清洁化生产、恒润筑邦设备改造升级等技改项目535个,完成投资592.7亿元,成功培育省级智能车间36个、智能工厂10个。化工产业“一基五链六园区”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产业链风电装备生产和综合服务基地成为全省重点发展的风电基地,食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现代家居产业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培育的接续替代产业集群,羽绒制品业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新兴产业抢滩占先。实施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新兴产业规模倍增计划,星汉生物聚合级L-乳酸、展辰高端涂料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建成全国首家聚碳新材料产业园区,绿色涂料产业园被工信部列为“高端绿色专用涂料”优先发展产业承接地,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成为全国两家之一的示范性产业集群,生物经济产业纳入全省“一核、五基地”产业布局,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向千亿级跃升。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装机219万千瓦,占比达到55.7%。在全省率先建成综合性工业云平台,京东城市(濮阳)数字经济产业园建成投用,中原大化“5G无人机+AI”智能巡检等5个项目入选全省首批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13.7%。未来产业破题开篇。抢抓“郑汴洛濮氢走廊”建设重要机遇,成功举办2022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濮阳)峰会,PGO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研究院河南分院在濮落地,市氢燃料电池实验室揭牌成立,国鸿氢能大功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中沁泰康氢燃料电池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成功研制并量产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首批30台氢燃料电池车交付使用,全球首款氢动力人形机器人在濮发布。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成功创建省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质检中心,科大讯飞智能制造基地、迪安诊断人工智能国家数据库、智乐智能机器人制造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智慧医疗产业园加快建设,类脑智能医疗车交付投用,人工智能医疗仪器设备实现产业化,自主研发的超声诊断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全国870多家医院。

(三)补短板、夯基础,城市能级迈上新台阶。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建设豫鲁冀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带动能力持续增强。秉持“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实施百城建设提质项目1327个、完成投资890亿元。改造老旧小区676个,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打通断头路153条,开州路高速出口互通立交、绿城快速路一期等交通工程建成通车,百姓出行更加通畅。市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98.7%,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投资1.5亿元清淤疏浚新老马颊河62.5公里,新改建城区雨污水管线140余公里、清淤雨污水管网210公里,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韧性。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跻身全省第一方阵,龙山跃然成形,龙湖风光旖旎。市、县城区精彩蝶变,濮阳知名度、美誉度明显提升。2022年,市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至133平方公里、人口突破百万,城镇化率预计达到52%。交通枢纽体系加速形成。统筹推进高铁、高速、干线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接续实施“交通建设十大工程”,“升”字型铁路网、“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九横七纵”干线公路网初步形成,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能源枢纽地位不断强化。加快推进中原储气库群建设,文23一期、卫11、文13西储气库注气投运,建成华北地区最大地下储气库群。河南石油天然气交易有限公司、中石化濮阳储气库有限公司在濮注册。鄂安沧濮阳支干线、榆济线、中开线等多条国家、省骨干天然气管道在濮互联互通,成为中部地区天然气储配中心。水利枢纽优势逐步显现。持续深化“四水同治”,统筹推进“五水综改”,南水北引、东西互济、沟渠连通的水资源空间配置格局加快形成。引黄入冀、引黄入鲁工程累计向河北、山东供水22亿立方米,实现了一泓清水润雄安、悠悠黄河泽齐鲁。在全国率先实现南水北调饮用水全域覆盖,全市人民喝上了优质甘甜的丹江水。

(四)绘蓝图、优布局,乡村振兴谱写新篇章。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农惠农富农力度不断加大。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台前县、范县、濮阳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全市638个贫困村全部高标准出列。10.3万滩区群众喜获新居。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建成高标准农田156.9万亩,粮食总产持续稳定在50亿斤以上。特别是在2021年秋季遭受历史罕见严重内涝、小麦普遍晚播的不利条件下,狠抓促弱转壮、“一喷三防”等措施,实现了夏粮丰产丰收。2022年,粮食总产达到60.4亿斤,首次突破60亿斤大关、创历史新高。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22家,四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50亿元。全市有集体经济收入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经验做法全国推广。乡村建设扎实推进。荣获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市域创建示范市,实现村村通公路、乡乡通公交。在全省率先推行全域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机制,行政村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率达到100%。集中整治“六乱”、开展“六清”,推动农村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荣获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市。

(五)激动能、添活力,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坚持以改革增内力、以开放借外力,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招商引资实现突破。把开放招商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引进中建材、德力西、三棵树、山东齐成等国内外500强和知名企业82家,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相继落地。五年来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433.3亿元,增速连续位居全省前列。2022年,新招引50亿元以上项目3个、100亿元以上项目4个,预计实际利用省外资金410亿元、增长50.8%,增速居全省第1位,取得历史性突破。濮阳海关设立运行,省级以上出口基地达到7个、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开通中国(河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专区。君恒生物低凝烃基生物柴油进军欧美市场,濮耐股份在美国投资建厂,濮阳企业加速全球布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全国首推一码集成、一照准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积极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位居全省第一。政府采购监管、投诉处理2项改革入选国家优化营商环境百问百答,拿地即开工、电等企业、“六零”服务等做法全省推广,我市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连续三年居全省第4位。重点改革纵深推进。实施国资国企改革重组,“1+N”市属国有企业体系架构基本建成,市国资运营集团总资产达700亿元、信用评级达到AA+,驻濮央企、省企完全剥离办社会职能。完成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9个开发区率先挂牌成立。农村综合改革入选全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体推进试点市。

(六)增绿色、降排放,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蓝天碧水净土成为人民幸福生活新常态。绿色底蕴更加厚实。强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重点项目122个,建设黄河、金堤河、马颊河、引黄入冀“四大生态走廊”,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林木覆盖率达30.52%。常态化开展河流“清四乱”行动,整改突出问题150个,确保了全市河道行洪畅通。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突出工业源、移动源、面源管控,分级分类抓好重污染天气应对,2022年,PM2.5、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52、7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43天,顺利完成国家和省定目标,空气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新建改造污水处理厂6座,实行横向水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调动了各县(区)治污的积极性,8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标,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土壤环境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率均稳定在100%。发展方式加快转型。持续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建成投用市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发电、医疗废弃物处置等重点项目,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降幅居全省前列。

(七)办实事、惠民生,社会建设开创新局面。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五年累计实施121项重点民生实事,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就业社保持续提升。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6.6万人次。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06万人,总数达118.68万人次。创业担保贷款目标完成率连年全省第一,七天速贷“濮阳模式”全国推广。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幅度超过40%,发放低保金16.39亿元、特困供养金6.22亿元。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88所、公办幼儿园53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437所,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濮阳科技职业学院获批设立,濮阳工学院被纳入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一本六专”高等教育格局加快构建。推进健康濮阳建设,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8个,组建城市医疗集团2个,三级医院增至9家;强化“三医联动”,扩大医药机构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一大批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落地见效,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图书馆新馆全面投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建成中原油田展览馆、华夏神木博物馆,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黄河文化艺术中心等重点文旅文创项目加快推进,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极限运动大会和第四届、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等重大节会,《长空啸—浪桥飞人》荣获中国杂技金菊奖第一名,《水秀》被推荐为“一带一路”文旅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在全省首倡“一府两院”联合化解行政争议纠纷机制,人民调解“清丰模式”叫响全国,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连续11年被表彰为信访工作成绩突出省辖市,连续8年荣获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优秀市,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和省级双拥模范城。

各位代表!

回顾过去五年发展历程,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五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极端汛情等突发事件错综叠加,土地、能源等要素制约日益突出。面对诸多困难挑战,我们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带领全市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我们牢牢扭住第一要务,始终坚持创新引领、项目为王、企业至上,持续壮大经济实力,尤其是把先进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持之以恒抓攻坚、坚定不移求突破,端牢了工业饭碗,增强了产业支撑,培植了重要财源,集聚了强大动能,走出一条资源枯竭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我们大力发扬斗争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创新实干、奋勇争先,采取一系列关键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们主动回应群众期盼,始终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坚持公共财力向民生倾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每年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我们持续锤炼能力作风,聚焦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以能力作风建设和清廉濮阳建设推动观念破冰、工作破局、战略破题,守正创新、厚德自强、吃亏奉献、勇毅担当的新时代濮阳精神形成广泛共识、融入火热实践,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靓丽答卷。

各位代表!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濮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消防救援队员,致以崇高敬意,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在发展中还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偏传统,主导产业能级有待提升;创新能力还不强,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技术和创新成果较少;城镇化水平较低,城乡区域发展仍不平衡;民生改善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在就业、教育、养老、住房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生态保护、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是我市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全面转型的跃升突破期,我们必须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在拉高标杆中争先进位,在加压奋进中开创新局。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基本目标,以“1236”战略布局为引领,以构建“一高四新两能”产业发展格局为重点,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推进“六大转型”,实现“六大转变”,加快建设富强濮阳、生态濮阳、创新濮阳、幸福濮阳,加快打造中部地区创新开放高地、豫鲁冀省际区域中心,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濮阳绚丽篇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省前列!

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

(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实力、内生动力和区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力争生产总值“十四五”末迈上3000亿元台阶、2027年突破3500亿元。培育形成2个千亿级、3个500亿级、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和10个百亿级企业,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实现全省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向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转变。

(二)创新驱动攀登新高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一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加100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5亿元,“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试点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三)产业转型取得新突破。产业发展实现换道领跑,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35%以上、竞争力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25%以上;能源利用结构更加优化,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60%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氢能产业蓬勃发展,建成中东部地区重要的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实现资源枯竭城市向新能源城市转变、中原油城向中原氢城转变。

(四)区位优势实现新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构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更加完善,现代水网体系初步形成,枢纽地位不断增强;濮濮清同城化取得突破进展,市域一体化深入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豫鲁冀省际区域中心地位确立巩固,开放前沿作用日益彰显,实现区划边缘向豫东北门户枢纽城市转变。

(五)绿色发展形成新模式。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广泛形成,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空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逐年提升,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功能显著增强,林木覆盖率、湿地保护率位居全省前列,濮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乡更美丽,实现沿黄生态发展区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转变。

(六)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突破4.5万人;健康濮阳迈向更高水平,多层次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城市文化品牌更加闪亮,实现历史文化名城向黄河流域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强市转变。

各位代表!

使命呼唤担当、奋斗开创未来,只要我们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就一定能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新征程中闯出新天地、创造新辉煌!

三、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十大战略”的关键之年,是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决胜攻坚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增长7%,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7%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9%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货物进出口总额保持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与“十四五”控制目标统筹衔接。

为完成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提振市场信心,夯实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强力支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增强发展信心入手,抢抓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等重要机遇,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盯紧抓牢省市重点项目。坚持和完善领导分包、台账管理、季度观摩等有效机制,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38个,年内完成投资1320亿元以上,134个项目建成投产。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接续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确保应开尽开、能开快开。滚动实施“三个一批”。突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和新型基础设施,提早筛选、增加储备,确保签约比开工、开工比投产、投产比达效项目均保持3倍以上储备量,全面提升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力争每期考核均位居全省前列。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以制造业为重点,持续深入精准谋划包装一批强基础、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完备申报条件、注重申报结果,全年谋划实施中央预算内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50个以上、争取资金超100亿元,申报中长期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项目50个以上、争取贷款超20亿元。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全面推行模拟审批、容缺办理、多评合一等模式,进一步压减审批时间。加大土地盘活利用力度,年内盘活土地7000亩以上,做到优先保重点、拿地即开工。完善污水处理、双回路电源等基础设施,落实控制降低生产要素价格政策,提高要素保障可靠性、稳定性。

持续壮大市场主体。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平等对待国企民企,大力培育对产业生态有主导力的领军企业和对产业链节点有控制力的单项冠军企业。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充分发挥助企干部和首席服务员作用,在降本减负、产销对接、稳定供应链等方面精准发力,畅通企业问题反馈渠道,做到有诉即办、有诉必办,全年问题化解率95%以上。加快引进金融机构,深入开展政银企对接,力争全年新增银行贷款180亿元。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突出支大扶强、龙头带动,大力支持中原油田、中原乙烯、中原大化等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更强更优;实行专人专班、分类指导,全力支持重点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年内新增制造业头雁企业8家,持续培育营业收入超50亿元企业2家、超100亿元企业2家,力争每个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再新增1家以上超30亿元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步伐,梯次培育、滚动发展,新增优质中小企业30家以上、规上制造业企业100家以上,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

持续促进消费恢复。聚焦打造省际消费中心城市,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住不炒”,优化二套房认定标准,支持“公积金+商贷”组合贷,引导集中团购商品住房,鼓励棚改拆迁货币化安置,加大长租房、人才房供给,加快推进3000套共有产权住房、2500套公租房建设,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激活文旅消费。围绕中华文明探源、油田工业遗存、中原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主题,打造一批高品质研学旅行基地和产品。积极发展基于5G、元宇宙、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型文旅消费模式,推动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班家小镇、大集古镇、龙源小镇、板桥古镇、华夏神木博物馆、中华孝道文化园等由观光游向度假游、沉浸体验游转型。大力发展文旅特色夜间经济,打造马颊河创意小镇、金堤河夜经济艺术灯光秀、东龙湖音乐喷泉秀等网红打卡地和文旅商综合体。拓展消费领域。加快中心城区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改造提升一批基层供销社,引进培育壮大一批平台经济实体,促进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绿色建材等大宗商品消费,扩大医养融合特色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实体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共享经济、会展经济、信息消费、时尚消费,精心组织大型促销活动,让市场活力竞相迸发、让消费潜力充分释放,点旺城市“烟火气”。

(二)着力推动产业升级,筑牢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坚实根基。深入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数字化转型战略,强力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攻坚行动,改造“老饭碗”,打造“金饭碗”,加快制造业立市、制造业强市步伐。实施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43个,年内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8个,年内完成投资120亿元。

大力推动四新产业规模倍增。以技术引领、产业升级为核心,快速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做强新材料产业。聚焦聚碳新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高端聚烯烃、绿色涂料等6大领域,加快实施迈奇化学新材料产业园、中汇电子新能源配套辅助材料等41个项目,重点推进盛源科技顺酐、赛能多晶硅、巴德富新材料3个50亿元以上项目,加快培育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做大新能源产业。坚持新能源开发应用和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联动发展,以风能、光伏、储能等为重点,突出抓好天顺风电全产业链、中建科濮阳新能源产业基地等6个10亿元以上项目,加快培育500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做优节能环保产业。聚焦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品生产、应用服务三大领域,建成活性炭再生中心项目,开工建设顺天环保设备生产基地等5个项目,打造全省一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做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成市大数据中心、大数据智慧生态园,实施纳展光电5G光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基地、科大讯飞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发展壮大京东城市(濮阳)数字经济产业园、濮阳龙都智慧岛,构建“一带三区多龙头”数字经济发展格局。

大力推动两能产业发展壮大。以氢能、人工智能产业为突破,持续扩大先发优势,争取纳入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努力抢占产业变革制高点。推动氢能产业快速成长。聚焦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加快建设氢能产业园、氢能研究院、氢燃料电池试验检测中心,重点实施中原油田绿电制氢二期、陕耀东方(濮阳)氢能孵化园、国鸿氢能科技产业园、上海氢通氢能科技产业基地、风氢扬研发生产基地、正星科技农光互补氢能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全力推动氢能产业集群发展。建成综合能源(加氢)站4座,推广氢燃料电池各类车辆200辆以上,建设河南国鸿共享氢储能示范项目,积极培育“风光发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新模式;在全省拓展交通、能源、市政工程等领域氢能应用场景,主动融入郑州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布局。抢抓智慧医疗产业风口,开工建设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建成河南省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支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参与国家医学图像数据库建设,争取把濮阳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标准转化为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抢占技术标准话语权。加快实施氢燃料类脑智能医疗车、优必选氢能机器人等项目,推动两能融合发展。

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蝶变升级。聚焦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突破,突出新技术嫁接、新模式提质、新链条重塑,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以高端化改造带动产业能级提升。深化企业技改提升行动,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通堵点、补断点,填空白、扩产能,推动企业产品体系不断优化升级,实施中建材TCO玻璃改造、天邦石油粗苯加氢等高端化改造项目65个,年内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以智能化改造助力企业质效齐增。开展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为制造业注智赋能,实施天能动力电池及塑壳隔板配套升级、海润科技智能控制中心等智能化改造项目39个,年内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培育智能工厂(车间)6家,新增“上云”企业200家以上。以绿色化改造推动生产清洁高效。开展清洁生产提升计划,发展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产品,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实施零碳产业园、恩赢高分子废水循环利用等绿色化改造项目18个,年内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以服务化改造促进链条价值延伸。推动濮耐股份、天地人环保、锐驰高科等13家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由单纯制造端向服务端拓展。实施设计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新建2家工业设计中心,增强设计在制造业的渗透赋能。

(三)着力强化创新引领,激发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把科技创新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坚持小机构、大平台、服务型、产业化定位,紧紧围绕推动产业转型,特别是加快突破丙交酯聚乳酸合成、利用新型催化剂聚合生产高端聚烯烃材料等一批卡脖子技术,做大做强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推动河南省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多出成果,加快建设仓颉、中原等实验室。充分发挥省生物基材料中试基地、绿色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作用,再建设一批开放型中试基地。新增市级研发平台20家以上,形成集聚创新资源的强磁场。

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深入实施创新龙头企业树标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三大行动”,力争新增专精特新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全市科创型小微企业达到300家。高质量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60%以上,不断提升产业链韧性和核心竞争力。

推动创新空间重构。加快濮阳工学院和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大力支持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建设契合转型发展方向的优势学科专业,在校区周边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双创空间和科技园区。推广中原龙子湖智慧岛标准化模式,加快实现各县(区)孵化载体全覆盖,全面建成工业设计创意小镇。坚持以创新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成就事业,吸引3万名青年人才在濮阳创业就业,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30人以上,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加快创新成果应用。瞄准产业发展新需求,实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20项、揭榜挂帅项目3项,化工新材料及氢能产业研发基金项目20项。发挥产业联盟作用,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积极与中科院院属研究机构等国家、省先进研发团队对接,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等示范应用,让更多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四)着力建设区域中心,厚植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竞争优势。深入实施优势再造战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大力实施市城区新一轮更新改造,提升中心城区整体市容市貌和规模能级,加快建设豫东北门户枢纽城市。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宽视野优化城市格局。加快推进濮濮清同城化,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设施、统一政策”,开通更多市城区连接濮阳县城区的主干道,以马庄桥镇为节点推进市城区向北拓展,加快推动区域污水处理厂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稳步推进市域一体化,坚持“中心集聚、北进东扩、南连西调”城市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北部片区、油田片区、东北片区、高铁片区建设,打造濮清南、濮范台高质量产业走廊,推动全域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对标先进地区、一流标准,开展总体城市设计,突出抓好4个重点片区、6条重要道路、3个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更好彰显城市风格。大力度推进城市建设。续建昆吾路、龙乡路等11条道路,新建卫都路东延、文明路南延等10条道路,建设文明路、京开大道与濮范高速互通立交,再打通一批断头路,着力构建市城区与环城高速、高铁站无缝衔接的快进快出路网体系。改造棚户区14个、老旧小区93个,实施胜利新村、龙苑小区等5个老旧片区拆迁改造项目,更新老旧燃气管网70公里。高标准治理马颊河、清河,新建雨污水管网20公里、清淤300公里。加强工业遗存保护开发利用,将更多的“工业锈带”改造为“生活秀带”、“发展绣带”。推进示范区滨河风情商业街、中原油田文化街区等9个精品街区建设,建成10个“口袋公园”,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实施县城建设提质升级,补强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弱项,建设紧凑型、内涵式县城。高效能加强城市治理。常态化、网格化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城市创建,大力整治城市“六乱”,实现城市全周期管理。全面开展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等级评价,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推动房地产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实施智慧城市提升工程,拓展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多场景应用,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打造智慧社区样板,推行城市数据一网通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构筑数字生活新图景,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具质感、更加美好。

加快打造区域枢纽。发挥对接京津冀、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桥头堡作用,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推动区位资源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打造交通物流枢纽。加快推进济郑高铁濮阳至省界段、京雄商高铁台前段建设;积极推进太原经安阳濮阳至徐州高铁前期工作;建成阳新高速二期、濮阳白堽黄河大桥,加快范县杨集黄河大桥建设。实施濮阳国际化工物流港、濮阳盛悦冷链物流园等13个重大物流项目,推进濮东、濮西等五大物流基地建设,不断完善物流体系。打造华北能源枢纽。加快建设文23二期和文24储气库,建成濮阳至鹤壁、濮阳至山东龙口输气管道,建设中原天然气交易中心,彰显中部地区天然气输配中心地位。打造北方水利枢纽。深入推进“五水综改”,谋划实施“四水同治”项目50个。实施渠村、邢庙、孙口等灌区续建配套项目,推动金堤河、马颊河防洪薄弱环节治理,推进引黄入冀补淀输水总干渠配套工程、南乐工业用水水源地引水项目、清丰引黄调蓄水库项目,提高跨区域引水调水能力。

(五)着力加快乡村振兴,绘就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多彩画卷。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着眼高质高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保粮食上下功夫。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改善灌排面积80万亩,加快建设沟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农业灌排体系,确保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100万亩,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8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50亿斤以上。在育特色上做文章。依托我市优势农业资源,扩大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供给,努力打造“濮阳小麦”、“濮阳大米”等一批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特色品牌。高质量建设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运营5个县域中心镇农产品加工园区,推动四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快速壮大,年产值达到160亿元以上。在促融合上求突破。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重点抓好濮渠路、342国道乡村旅游带建设,不断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现代产业高位嫁接、渗透融合,发掘农业多种功能,彰显乡村多元价值,打造乡村产业新亮点。

着眼宜居宜业,扎实开展乡村建设。加强各类设施建设。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持续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向户延伸,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00公里,新增50个公交化运营行政村;持续推进农村供水“四化”提质升级,确保农村供水管网正常安全运行;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人居环境舒适度。实施乡村示范工程。突出乡村风情和地方特色,加强传统村落和特色风貌保护,完善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塑造具有乡土特色的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打造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15个。抓好村容村貌提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改、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建设省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美丽小镇3个、示范村60个。

着眼富裕富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就业、产业、兜底保障促增收行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开展创业就业培训,提升农民就业技能,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统筹整合农村资产、资源、资金,推动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0%以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确保耕地、种粮、农机购置等政策性补贴及时兑现到位,稳定农民转移性收入,让农民的口袋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好。

(六)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和制度型开放战略,向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挺进。

以更大力度推进开放招商。拓展开放空间。利用通道优势,借力“公铁海”联运,积极融入RCEP、“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加强与菏泽、聊城等毗邻地区合作,联动安阳、鹤壁加快建设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和红旗渠机场临港经济圈。加快区域石化产品现货交易中心等平台建设,力争保税物流中心获批、我市外贸企业全部登录“单一窗口”濮阳专区。坚持招大引强。紧盯国内外500强、行业100强和龙头企业,持续精准对接,确保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50个以上,其中超50亿元项目4个以上、超10亿元项目55个以上。全市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长20%,继续保持全省先进位次。突出产业招商。紧紧抓住先进制造业项目招商这个重点,开展制造业招商引资专项行动,招引制造业项目增长30%以上、占全部招引项目的80%以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合塑造能力。重点跟进立讯精密、安徽丰原、万华化学等项目,力促早签约快落地。强化招商举措。严格落实高层调度、大员上阵、二分之一工作法,充分发挥12个招商专班、4个双招双引基地、青年突击队等作用,将招商任务责任化、具体化、节点化,做到每周都要有新动作、每月都要有新进展、每季都要有大突破。强化谋划项目、在谈项目、签约项目“三库”建设,提升招商甄别能力,提高项目成熟度,确保签约项目开工率达到80%以上。

以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力争营商环境综合评价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强化惠企政策落实和助企纾困,持续开展政务服务满意度测评,实现企业办事零阻力。认真落实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交房即交证和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审批事项免证可办等5件事。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加快实现清单之外、大厅之外、平台之外无审批。深化一码集成、一照准营改革,加快电子营业执照推广应用,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努力做到一单尽列、单外无单,一年一修、动态调整,一目了然、一网通办,一案一核、效能评估。推广信用承诺和告知承诺制,巩固拓展全国市场主体信用承诺试点市创建成果。

以更强决心深化重点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打造一批旗舰劲旅和创新型国企;突出抓好市属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发展,着力提升盈利能力,真正做大做强。深化开发区改革,精准实施放权赋能,进一步理顺开发区运行机制。深化农商行改革,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切实增强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协同配置效应。基本完成市城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城市建管体制改革。

(七)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更有幸福感。办人民之所需、行人民之所嘱,突出抓好十大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发展成果。切实加强就业社保。持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高水平办好河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2万人,确保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超过90%、脱贫家庭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争创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落实落细“一老一小”服务,深入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示范作用,建成6家老年友好型社区,每个县(区)建成1-2家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7%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40%以上;高水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城乡学校建设,全市80%义务教育学校消除55人以上大班额。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重塑濮阳教育品牌。积极推动濮阳杂技艺术学校迈入大学行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建省级标准化中等职业学校4所,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加快建设健康濮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突出抓好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县级医院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和红十字生命教育阵地建设,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完成3个省级中医区域诊疗中心建设,新创建11个省级示范中医馆。持续深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改革,推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互补衔接,让群众享受到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行动,努力让全民健身蔚然成风。促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中华龙源景区、龙山龙湖旅游度假区、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擦亮“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品牌。建设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打造“书香濮阳”。推动杂技体育跨界融合,以极限运动、乒乓球、重竞技三大优势项目为重点,大力发展竞技体育。

推动绿色发展,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力度,实施黄河大堤生态廊道绿色提升、湿地保护修复等106个项目,完成造林6000亩,湿地保护率稳定在60%以上,建设黄河生态涵养发展区,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濮阳样板。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完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体系,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推动PM2.5、PM10浓度持续下降,优良天数比率持续提升。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确保8个国(省)控地表水断面稳定达标。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风险防控,确保土壤环境安全,保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率达100%。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开展“减煤、稳油、增气、强新”行动,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开工建设天能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利用、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项目,提高各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全面落实《濮阳市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理条例》,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争创“无废城市”,让人人成为美丽濮阳的建设者、享有者。

守牢安全底线,让群众更有安全感。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严密防范化解系统性安全风险,努力实现本质安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决策部署,广泛开展健康科普教育,加强治疗药物和医疗资源保障,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强救治、优服务,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开展“三零”创建,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濮阳。筑牢公共安全保障。深化危险化学品、燃气等行业安全专项整治,加强交通、住建、消防、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管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积极稳妥处置问题楼盘,坚决杜绝新问题发生。

各位代表!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迈向新的伟大征程,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加强政治建设。时刻紧跟中央战略擘画和重大部署,深刻领悟省委、省政府决策意图和重要安排,找准与濮阳发展的结合点、发力点、出彩点,创造性开展工作,切实把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体现到推动濮阳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上,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上级决策部署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严格依法行政。巩固提升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做到慎重决策、慎重用权。高质量办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接受纪检监察、司法、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加强府院联动,确保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狠抓高效执行。坚持“13710”工作机制,健全明责、履责、督责、追责落实机制,形成有部署、有落实、有反馈工作闭环,让真抓实干、紧抓快干、勤勉做事、用心成事成为工作常态,全面提升政府执行力。强化“争取拔尖、拒绝落后”出彩意识,确保每个领域工作1-2项进入全省前列,争取创出全省乃至全国的典型经验。

恪守清正廉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坚持节用裕民,带头过紧日子,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监督管理,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

蓝图绘就千般景,奋楫扬帆万里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新时代濮阳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夺取“开门红”、“全年红”,始终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