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山头看云的男孩
马俊刚八十年代出生在农村,虽没有城市孩子的富足生活,却有着像春天一样快乐,像云朵一样自由的幸福童年。
桃红叶绿、田野返青、在河里摸鱼、在田野里追蜻蜓抓蛇的生活经历,都为这个性格有点狂放不羁的男孩日后的写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少年时,马俊刚的哥哥在家乡开了一家书社,这给他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在上初中以前,我几乎读完了书社里所有的书,或许我已经忘记了那些书的内容,但是那时读过的无用之书对我性格的养成、知识的积累和眼界的拓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许是凭借少年时的阅读积累,他坦言自己很少看语文书,也没有好好读过一本名著,也许就是凭借少年时的阅读积累,上学时语文却可以每次轻松地拿到第一。
高中时,老师布置作文,要求要用点面结合写一个大场景。没成想他信口一句“一朵是花。许多,是春天”得到了老师的赞赏。也正是这种良师的鼓励,他开始尝试投稿,一篇篇见诸报端的诗歌,使他越发爱上充满书香气息的世界。
“无冕之王”梦想的萌发
折戟沉沙。2003年,马俊刚经历了高考失败,当年他的数学只考了31分。他认真复读。每天凌晨一点睡觉,五点半准时起床准备早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接下来的高考没有多少悬念,他拿到了应得的分数:数学从31分补习到98分,语文拿到了138分的好成绩,总分接近600。也终于让他无冕之王的梦想看到了曙光——被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专业录取。他破釜沉舟的复读没有为他的青春留下遗憾——曾经输的片甲不留,最后赢得轰轰烈烈。
大学时期的马俊刚,依然没有放弃对文字的热爱和对新闻梦想的执着追求。除了加入学生处创办的报纸《关注》锻炼新闻专业写作,他还加入了人才辈出的西北师大文学联合会,依旧坚持诗歌的创作。他的诗歌获奖无数,清丽婉约,挥洒自如,多篇被《散文诗》等知名刊物选用,还有作品入选师大110年校庆文学作品集。
马俊刚(右一)在模拟考试中给学生当评委。
结识姚海涛师兄,为其创业的热情所感染。加入西影团队,从网站建设到印刷材料,再到全省各地招生,马老师一直见证和伴随西影艺考的点滴成长,也和西影的同事们一次又一次地修剪着成长过程中横生出来的旁枝斜芽。
“西影创立初期,我和姚校长驱车八千公里,走遍甘肃各式(市),很辛苦,也很充实!”这几年下来,马俊刚不无感慨。他说来西影的学员,无外乎三种:第一,非常喜欢传媒专业;第二种,学习成绩欠佳,想通过专业考入大学;第三种,不知道为什么,就被家长安排到了这里。
马俊刚说:“前两种,一般都会考入理想大学,第三类同学就需要我们去鼓励他们,帮他们树立一下信心。”
事实证明,这绝非一番空话。
来西影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但也正是这些问题少年,在西影的洗礼下,破茧成蝶、凤凰涅盘,实现了人生关键路口的逆袭。
展开全文
“我终于在我爸面前有脸了。”联考成绩出来后,他感叹自己的变化。
马俊刚建议她学编导,但她的母亲很不理解。马俊刚数次耐心的跟孩子母亲解释:“第一,学播音主持的费用要高于编导,我没有理由拦着你;第二,孩子学编导我不知道他会有什么样的成绩,但我一定知道她考播音的成绩。”最后孩子和家长听了劝,改学编导,次年她被一所211院校录取。
而这样的故事,在西影艺考发生过太多。
2014年报志愿期间,有个家长为志愿选择犯了难:一面是家长想让孩子学的医学类专业,一面是稳走的四川大学。“学习完编导专业,你喜不喜欢?”孩子告诉我,一开始学专业只是为了走好学校保底,没想到学习完之后深深喜欢上了这个专业。
最终,孩子选择了编导专业,顺利被四川大学录取。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忠于内心的选择,这一条路你才不畏艰难,走得更远,痛并快乐着——所幸,编导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好玩的专业。
马俊刚说,直到从事这一行,他才理解当年那些老师们的良苦用心,也更能理解老师身上那份良心和责任,一个用心的教育机构一定不是收了钱就不再管学生,而是对孩子的变化有监督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方向。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八个字,在这里都能比较好的实现。”而西影艺考就这是这样一个造梦的地方,是一个给有梦想肯努力的人准备的平台,所以曾被老师嫌过和自我放弃的学生,他们在这里都会找到自信和可能。
亦师亦友,打造放飞梦想的舞台
马俊刚(中)和年轻西影艺考团队在一起。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马俊刚说,现在才明白,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给学生鼓励和希望,让他建立信心,点燃无限的可能。
马俊刚最欣慰的是在他最关键的时候都能遇见很好的老师,他们一次次的指点和修剪,才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小学时候的马云老师,在我对学习失去信心的时候说我语文学的好;初中时候的杨新芳老师,鼓励我参加作文大赛;高中时候的陈广忠老师,把我的诗歌投给报社发表,还有我复读的时候遇见的数学老师程芳军老师,把我从一个数学白痴教到高考的98分;上大学的时候遇见的徐兆寿老师,给我创作给了更多的肯定和鼓舞,让我在200人的写作课讲课;实习时候遇见的狄多华老师,敦敦教诲成为我新闻职业的领路人。”
事实上,从事教育后的马俊刚,也一直在践行这种理念。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学员的负责让我感触很深,他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导师,是他,点燃了我的大学梦,燃烧起来了我对大学的憧憬,一步一步对我的悉心教导,我以校考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广西师范学院。”已经考入广西师范学院的西影学员王田这样说马俊刚不但在学习上对他很多帮助,在为人处世、生活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
不仅仅是学生,他还跟家长成了朋友。其中有一位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非常信任地交给了西影,虽然第一年孩子因文化课失败,但是次年孩子复读再战,最终被陕西一所省重点院校录取。
“马老师热爱教学工作,热爱西影艺考,热心关爱学生,热切哺育桃李,热情贴近家长,热烈分享教学成果。”这位家长这样评价马俊刚。
马俊刚说,很多学生在来西影之前已经基本不报上本科的希望,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在灰色的高中末期,重新树立了信心,这一次成功对他们人生的意义远远大于考上大学本事。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西影公益基金资助考入大学贫困学生姚欢
这种帮助,不仅仅是最优质的的师资和教学体系平台,还有实实在在的雪中送炭。
2014年学校成立了“西影公益基金”。马俊刚说,发起这个基金的目的很简单,除了奖励那些考的好的同学,还想帮助那些品学兼有优的学生圆梦。
雷凯在颁奖仪式上眼含泪花地说道,假如没有“西影公益金”帮他解决学费问题、没有老师专业的志愿填报指导,就没有他的大学梦。
奖学金的发放需要都是公开的,而助学金则是私下的,通过减免的方式进行。马俊刚说西影公益基金基金成立三年,已经奖励和资助的学生逾60人,更多的是在默默地资助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
西影公益基金还覆盖到其他方面,先后帮助民乐一中的姑娘姚芙蓉和酒泉的学子姚欢,为他们提供大学所需的资金支持。
采访结束,马俊刚说,对通过专业努力考上大学的同学而言,大学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更好起点,需要更加努力充实,每一步都努力。
马俊刚他很喜欢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副书记王德祥在微博里说一句话:“勇于展示自己,乐于创作作品,善于留声留影,勤于沟通交流。精通传媒六艺(礼、乐、摄、制、书、说),必成文武之才。”
“我很赞同这句话,把它送给已上大学的传媒学生!”希望他们的大学四年后成为更优秀的自己,还记得与西影艺考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