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埗镇工作人员上门走访民政服务对象并发放健康爱心包。何绮莹 摄
日前,《民政部关于表彰全国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公布,其中,东莞市民政局被授予“全国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民政部此次表彰100个全国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旨在充分激发全国社会救助工作者干事创业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广东省有四个单位上榜。
捧回“国字”称号,分量重似千钧。它镌刻着东莞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的深深牵挂与持续奋斗,见证了温暖东莞落实“兜住底”、实现“兜好底”、保障“兜准底”的不懈创新,更折射出东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助推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的精彩答案。
●南方日报记者 薛屏
搭“四梁八柱”▶▷
全面覆盖“兜住底”
近日来,伴随着寒潮来袭,东莞迎来降温。每到寒冬,困难群众是否能避寒,穿得暖不暖、吃得饱不饱,一直是东莞民政工作者内心最深处的牵挂。从走访探视、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畅通救助申请渠道,再到强化街面巡查救助……一项项温暖举措为困难群众送去关心关爱,帮助他们度过寒冬。
作为负责民生兜底的职能部门,东莞市民政局突出以千万人口多元化需求为导向,切实履行民生兜底保障职责,时刻把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间。
立柱架梁,关键是要搭起社会救助制度的骨架。《东莞市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东莞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东莞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方案》《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东莞市临时救助办法》《东莞市关于完善急难社会救助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民生兜底保障政策的出台,基本涵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各项救助需求,使民生兜底保障网的根基坚如磐石。
如果将“低保特困”视为一个圈层,那么其往外便是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再向外则是所有临时遇困人员,需要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政策共同发力。
展开全文
为此,东莞建立起东莞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并及时调整充实东莞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组成人员,进一步整合市有关部门资源,共同推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保障、就业援助、扶贫开发等政策的有效衔接。
兜底保障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还需要实施分层分类救助。对于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则及时按规定纳入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救助或临时救助范围,对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的困难群众,通过慈善项目、“民生大莞家”项目等措施,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开展“海豚计划”脑瘫儿童康复专项救助、“白玉兰”困境妇女救助、环卫工人关爱、退役优抚对象救助、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重大疾病医疗救济等慈善救助项目。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背后,是对困难群众冷暖的牵挂。家住寮步镇的独居长者刘婆婆在“民生微心愿”政策帮扶下,原本破旧的房屋得到修葺,如今生活起居更加得心应手;在莞工作20余年的芳姐,一对子女身患重疾,婆婆也患有尿毒症,在申请救助后他们一家的困难得以缓解……在东莞,发生在困难群众身边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
目前,东莞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社会救助和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政府救助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综合社会救助体系基本成形。
提标扩面▶▷
务实高效“兜好底”
不断抬升的民生“底线”传递着脉脉温情:2022年5月,经市政府同意,将东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去年每人每月110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200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分别从去年的每人每月1760元、165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920元、1800元。
截至2022年11月30日,东莞共有在册低保对象3686户、7396人,特困供养人员736人,低收入对象420户、894人。2022年1月至11月,东莞共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等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35亿元。
逐步提高救助标准的同时,救助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根据《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办法》,市民政局督促各镇街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同步积极开展《东莞市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实施方案》拟订工作,进一步完善东莞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想困难群众之所想,急困难群众之所急。面对千万人口的多元化需求,如何做到“兜好底”?经市政府同意,目前已将东莞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中共同生活的非莞籍人员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同等享受低保金等民政领域发放的各项救助待遇。另一方面,配合市发展改革局对价格临时补贴机制进一步修改完善,将非户籍但已纳入东莞低保范围的困难群众纳入临时价格补贴范围。
对于流浪在城市中的“迷途者”来说,救助管理站是他们归家路程中的驿站。近年来,东莞市救助管理站充分利用“政府+社会组织+志愿者”的救助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寻亲手段,让更多流浪在外的受助人员能够与家人团圆。前不久,走失22年的王叔终于寻亲成功,市救助管理站将护送他返乡与家人团聚。而这样温暖的场景不断在东莞上演。
记者了解到,市救助管理站积极打造了集临时救助、生活照料、寻亲送返、治疗康复、长期滞留安置于一体的工作闭环。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100人次,帮助36名无身份受助人员寻亲成功。此外,启用改建的救助安置中心(设置300张床位)和治疗康复中心(设置95张床位),今年以来救治精神障碍受助人员120人次。目前,已累计为102名身份不明的长期滞留受助人员办理落户并在安置中心安置。此外,还积极做好流浪乞讨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各镇街(园区)、单位送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救治的流浪乞讨精神障碍患者共计706人,救治经费1900余万元。
提质增效▶▷
切实保障“兜准底”
“阿叔,这个是救助政策的相关资料,有困难可以及时申请办理。”东莞市核查核对项目的核查工作人员正通过走访入户送政策,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随着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大,对社会救助申请人尤其是赡养人的家庭收支情况更加难以掌握,给社会救助精准认定带来难题。对此,市民政局牵头成立东莞市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实现2个核查比例100%。
第一个100%是指实现在保对象家庭入户核查全覆盖。指导市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对各镇街(园区)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家庭对象以及临时救助对象等困难群众开展全面入户核查,核查比例为100%。
第二个100%是指实现社会救助对象信息核对全覆盖。协调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按照要求,由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能,对已签署核对授权书的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救助对象等困难群众的婚姻、就业、资产等相关信息进行核对,核对比例为100%。
在申请救助上,东莞坚持高效便民原则,深入推进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
在东莞一镇级政务服务中心,一名向工作人员提交申请救助资料的市民表示:“工作人员很热心,了解我的情况后积极讲解政策。”在东莞,各镇街(园区)均设立了社会救助服务窗口,把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此前,东莞市民政局制定并实施《东莞市“社会救助服务窗口”服务标准(试行)》、印发《东莞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工作窗口服务和管理的通知》,建立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由社会救助工作窗口具体承担社会救助宣传、受理、转办、协调、协助、信息核对和入户调查工作。
精简申请材料,优化申请程序,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率,这些都是东莞民政部门一直在为困难群众做的事情。
■观察眼
底线“刻度”彰显民生“温度”
一个社会的温度,取决于民生底线的刻度。于东莞而言,这个刻度体现在社会救助的“加减乘除”法里。从提标扩面做“加法”,简政放权做“减法”,再到提质增效做“乘法”,精准救助做“除法”,从而使社会救助的包容性、可及性、便利性、精准性大大增强,真正成为困难群众的“及时雨”。
来莞务工12年的陈明,父母重病面临高额医疗费用,小孩因没有户口而辍学,自己则因高位截肢无法正常工作。得知非莞户籍人员也可以申请“民生大莞家”医疗救助帮扶金,陈明看到了希望。他在一封感谢信里写道:“眼前这一切我本来做梦都不敢想,而你们帮助我梦想成真。”
“陈明们”的帮扶故事在东莞并不少见。我们看到一项项兜底惠民政策落地生根,一件件雪中送炭的民生实事开花结果,民生兜底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编越牢,这是东莞千万人口阔步共同富裕路的最大底气和最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