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始皇 汉高祖 汉朝 功绩 没完

汉高祖有多牛?秦始皇功绩他一个也没完成,却让汉朝活过422年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0 07:55:03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引言:秦国短命吗?

秦国并不短命,从周朝分封开始到秦帝国为止,秦国存续了563年。(前770年—前207年)

这就是秦国的过往,正是有之前500多年秦国史奠基,才有秦帝国的出现。

只是这个帝国却很短命,存续时间不过14年!

简言之,短命的是大一统之后的秦帝国!

那么是什么让秦帝国福薄命短?如果用辩证法看,有很多答案!

比如,耗费人力弄大工程啊,比如,南征北战不消停啊,比如,横征暴敛无恶不作啊!

反正有什么不好的词,可劲用就是了!

可事实真就如此吗?答案是未见得!

(秦始皇的宏图霸业)

一:春秋战国统治跟秦帝国比,未必更宽容。

孔子著《春秋》用春秋当书名,寓意春耕、秋收,所谓春天播下希望,秋天收获果实。

至于其中的政治斗争还有战争迭起的五霸争雄,都是基于春耕、秋收之后的夏冬而已。

春耕、秋收不打仗,夏天冬天闲得慌,那就打呗。

春秋无义战的本质是,原本基于《周礼》束缚下的时代,应该没有纷争,可历史发展后的经济发展,让粮食产出增加,人口增加,也让战争变得频繁。

当战争变得频繁了,规矩也就没了,于是不义的战争也就多了起来。

不义的战争多了,在诸侯国以大吞小越来越强之后,战争的烈度和火药味也就越来越浓了。

展开全文

这浓烈的火药味背后,就是诸侯国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体现!

为了争夺地盘和人口,时代从春耕秋收时代,进入了四时皆战的时代。

战国战国,就是永远在战斗的时代。

这样的时代中,人民的日子会好过吗?答案是当然不好过!

原本好好种田的,一个消息过来,敌国进攻了,于是无数民夫走上了战场。

他们在战场厮杀,留下孩子和妇女照看田地,收获自然会减少。

唯一幸运的是,随着科技发展,农田开垦,还有人口增加,战国虽然乱,但依旧在发展。

发展随着无数战斗而渐进,随后文化向心力还有基于诸侯国的向心力,在无数战争中让原本文化归一的华夏子民也有了国别之分。

有了国别就有情绪,有了情绪就有仇恨,有了仇恨,就有了恨的延续和集体意识。

这延续的仇恨,随着战争规模和烈度的不断扩大,变成了诸侯间的死结。

死结成死敌,国别成分野,从众心理下的国民们,为了国家旗帜斗争不断,死伤无数。

战国名将白起杀人百万,冠名人屠,其他争斗伤亡多少也是可以想见的事情了。

那么相较于大一统之后的秦帝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民众过得如何也就显而易见了。

战争是伤亡无数的事,也是制度进步,科技发展,甚至凝聚民众向心力的事。民族国家是近现代才兴起的概念,放在当时的战国或许超前,可国别之分让无数人依旧有了自我意识。

赵人,楚人,秦人,齐人就是这自我意识的体现,越是底层的老百姓,越是如此!

他们没有士子那样的才华,没有贵族那样的财富,能给予他们安宁生活的保障就是自己的国家足够强大,不至于在争斗中败仗不断。

基于此,才有历史上无数悲壮的事情发生。

秦国长平之战后围攻邯郸,眼见赵国危机,邯郸城内三千游侠地痞,不由分说走上战场,用行动践行家国之义。

这就是国别之分后的民众心理。

春秋战国日子不好过,但在一个竞争的时代中,无数民众会因为自己国家承受的战败或者屈辱,而感同身受,然后自发地走上战场!

那个时候的他们,为了国别之分不由自主地献身国家。

这也让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中,少有农民起义发生,至少在我的概念中,战国民众暴动少之又少几乎没有。

这就是秦帝国统一东方六国之后遇见的最大的麻烦,文化排斥。

二:文化排斥,短命根源。

秦帝国的崩溃或许有各种苛捐杂税太多,大型工程太多,战争太多的因果。

最后在一个统治能力不足的秦二世带领下,陷入了危机。

这个说法也算因果关系,但却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秦帝国为何要短命?因为他一直没找到快速有效整合融汇六国文化与秦国文化的办法。

这也是秦帝国末年,无数起义军崛起,纷纷打着六国旗号的根源。

陈胜吴广用张楚,项梁起兵说项燕,后续崛起的义军领袖,也都是战国七雄的王室血脉。

他们为何能振臂一呼就群起响应?起义军可没喊什么,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

从这个角度看,东方六国的人受不了秦人的文化和制度,才是造反的因由。

自从周平王东迁后,中华大地经历数百年纷争,东方六国的文字和语言,早已各有所别!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和文字,即便语言有相通的地方,但在那个没有普通话的时代,各个地方的方言,也足以让不少人见面的时候,面对鸡同鸭讲的窘况。

文化隔阂才是东方六国离心离德的关键。

文化隔阂之外如果真要说什么问题是他们最不爽的,严苛的律法或许才是。

这也是刘邦起义的根源!

刘邦所在的楚国,是战国时代对于地方管理最宽松的地方。

学习周朝分封的楚国,在春秋时代有小周朝之称,地方封建势力强悍,就让中央集权不够健全,这也是楚国地盘广袤,但战斗力不行的根源,国家动员力太差!

太差的动员力,引申到地方就是控制力缺失。

这让楚国人日子相对好过,再加上楚国一直算强国,遭遇灭国危险的时候也少,楚国人就有了东方六国少有的松懈感!

刘邦所在的丰沛之地,又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吃喝拉撒不愁才有刘邦这样混迹乡间的地痞。

但是秦人统治了楚国之后,情况如何?

中央直接派遣官员管理地方,让楚国百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管控和监督。

秦国的那一套律法,加诸于习惯了自由的楚国人身上,他们当然非常不满啊?这就是楚国灭亡之后,楚国老百姓面对秦国暴政的体悟,也是他们最先叛乱的原因之一。

秦王死而地分,诉求复国的楚国人,寻思的是曾经宽松的日子。

刘邦的经历说明了问题,这样的情况在东方六国也或多或少都有。

正因为这情况很明显,才心知肚明的秦始皇,后续一系列举措出现!

三:秦始皇的举措。

秦始皇建立秦国后,曾有过一场分封还是郡县的争论。

在这场争论中,深谙嬴政心思的李斯力排众议,支持郡县制。

郡县制是什么制度,答案是维护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制度。

曾经的分封制,让地方尾大不掉,让周王朝从万众中心变成傀儡的过往依旧历历在目,也让嬴政感受到了不安。如果继续分封制,我建立的万世帝国跟周朝有什么区别?

必定会在时光的洪流中,从天下归一变成傀儡。

基于此,才有了秦始皇坚定郡县制,以及后续的大一统举措出现。

郡县制的建立,凸显了秦始皇不做周王的野心和诉求,大一统的举措则是为了消弭六国文化对秦帝国统治的负面影响。

这些都是先进的举措,但是推行的时候,因为长久的历史惯性,必定会遭遇各种抵制。

于是秦帝国不得不将过多的政治资源,投放在郡县制的设置还有大一统举措的执行中。

书同文、车同轨、全国驰道!

一个是文化大一统,一个是经济大一统,一个是强化地方控制力。

南征北战则是扩展华夏版图,稳固周边安全的举措,当然也有让秦国军队有事做,有军功拿的意味在内。

为了执行这一切,一只庞大的军队成了必要项,因为执行过程中可能有的反抗,需要军事镇压,对外战争也需要军队执行。如果说秦始皇有什么错误,那就是在践行这一切的时候,还不忘建造各种大工程,将本就不多的资源和人力全部榨取干净。

中央在军队配合下,用强力方式,通过文化输出、法律推行还有制度设置,将秦国文化律法不断传递到东方六国。

这在和平富足的时代,都是一件极端考验执政手腕的事情,更何况是在国家刚定,还没稳定恢复的时候,更是如此。

秦始皇在的时候,能用政治手腕,强大军队,以及在征服战争中的威望,强力推行这文化输出政策,而不至于出乱子。

但是秦始皇的命还不够长啊!

秦始皇死后,继承位置的秦二世是个二世祖,致力于享乐的他,继续执政秦始皇的政策,就势必会出问题。这也是秦二世时候,中央政府势微的根源,一个威望不咋地,还作死的帝王让地方离心离德!

隶属边疆的秦军,不听秦二世的调动,地方的郡县也在中央控制力缺失后,渐渐变得难以控制。秦国就这样被急于求成的中央集权,还有各种大一统举措后的文化输出给反噬了。

反噬过后会如何?答案是瓦解。

四:项羽表面的顺势而为。

文化输出遭遇了东方六国民众反对,强制推行成了他们不满的因由,失去了军队和地方控制力的秦国,也失去了威慑天下的可能。

呼唤曾经宽松日子的楚国人成了出头鸟,有了出头鸟当然是跟上啊。

于是东方六国反了,拉起恢复国家旗帜,召唤在数百年时光中都是国人的民众成了起义军。

楚人,赵人,韩人,魏人,纷纷冒头,这就是曾经家国情怀的体现。

他们围绕在之前的王室贵族身边,引动了烽烟。

当时两股思潮的争斗变成了战争!

是分封还是郡县,民众用脚投票诉说了自己的诉求。

面对这诉求,项羽选择顺势而为,在恢复楚国并成就了楚国超然地位后,让天下回归分封。

回归分封之后,项羽选择衣锦还乡,也留下了一个著名典故,沐猴而冠!

沐猴而冠的项羽,让自己心中的国度楚国恢复了,这个国度是自己的家,是自己贵族身份的由来,是自己曾经的记忆!

基于此,他认为,这也是无数楚国人的心愿和东方六国人的心愿。

随后,项羽心满意足的裁军了,开始了对安宁日子的向往。

他的大裁军让无数楚国士兵失去希望,原本指望跟随他建功立业,结果成了失业人口。

不少人就此走到项羽的对立面!

他们投奔了刘邦,因为刘邦不安分啊。

五:刘邦的睿智。

刘邦在项羽顺势而为的背后,看到了未来的方向,分封是不对的,分封只会让战争更频繁。

秦始皇的做派是先进的,只是他操之过急了。

在原本老秦人的关中,出生于律法宽松楚国的刘邦,用约法三章换来秦人归心,用鼓动秦人和项羽的仇恨收复关中民心。

然后借助关中和巴蜀民心东出天下,在韩信纵横后,在自己的政治手腕后,收获了看似统一的天下。为何说看似统一,因为刘邦知道秦始皇做派的好,但历史的经验历历在目,他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拿到胜利最大果实的刘邦,在完成伟业之后,一开始依旧践行项羽的方式,分封天下。

可是他的分封有私心啊!

这私心的体现,就是汉朝建立后的郡国并行制。

这除了刘邦的野心诉求外,更多的是政治和经济上的考虑。

基于当时的生产力和经济水平,要保持对原本东方六国边缘地区的控制,是汉朝办不到的。

这需要强力的军队和高效的政府,曾经的秦始皇行动,证明了这很难很难。

面对不可能的事情,聪明的刘邦选择了试验田试点!

我在自己的地盘弄郡县,搞好了在去全国推广不就行了吗?

但是在全国推广开始前,刘邦还有个事要办,那就是消灭异姓王。

随后就是刘邦的有生之年系列,年岁不小的他,最后岁月干的最多的事就是打仗。

消灭了几乎所有异姓王后,刘邦舒心了。

随后他将自己的亲戚儿子分封到汉朝力有不逮的地方,让他们成了诸侯国。

然后刘邦就开始了按部就班,完善改造这个帝国的事业。

中央管理不到边远地区,那我就保留诸侯国分裂状态,用自己亲族做诸侯国的王,慢慢弄文化同化不就行了。诸侯国的存在,让民众反感变小,文化输出也就成了可能。

经过数十近百年文化输出,原本的诸侯国共识就会变成汉朝共识。

有了这共识,跟随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恢复,才有执行中央集权的可能啊。

因为汉朝中央的地盘依旧是最大的,在时间的修复下,实力只会越来越强,只要控制好节奏,就能完成秦始皇的愿望。

六:刘邦的后手和文景的承接。

想明白这一切后的刘邦,在消灭异姓王后,就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政治后手!

临死前的杀樊哙未遂,是他打压吕后不让勋贵和吕后势力合流举措,白马之盟,非刘姓不得封王,非功不得封侯,是防范单独政治势力做大的举措。

这举措虽然在后续吕后专权时,失效了。

可是在吕后死后的勋贵、皇室反击中,依旧成了逆转乾坤的尚方宝剑。

一场政治博弈挽救了汉朝,来自诸侯国的弱势君子汉文帝成了新的帝王!

随后时代来到了文景时代!这个时代中,削藩成了主题,为何?

因为汉朝国家共识经过数十年已经建立了起来。

原本制约中央集权的经济发展不够,在多年的经济恢复中足够了。

文化共识有了,经济基础有了,最后当然是政治统一。

为何都要弄大一统?这一切出现的根源,就是分封制的缺点决定的。

分封制缺点是什么?

答案是:中央政府用地方收入上的妥协,换取对于地方的弱控制。这是用经济利益,换不完整的政治利益,属于亏本买卖,不是逼不得已,谁愿意做?

文化决定共识,生产力决定制度,大一统集权就成了必然。

从这角度讲,秦始皇做的没错只是太快了,后续的帝王又太拉跨了。

尾声:

汉朝和秦朝的承接,还有隋朝和唐朝的承接,其实都是长命王朝在短命王朝血的教训下妥协和退让,以时间换未来的举措。

秦朝因为大一统郡县制而亡,刘邦就用郡国制应对,等时机成熟在干大一统。

隋朝因为科举制削弱贵族而亡,李渊就缓缓节奏,李世民则弄联合瓦解,然后在唐高宗时代和武则天时代经济大发展后,彻底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任何历史发展的进程,都要跟随时代,随后在有所为有所不为后,渐进执行。

这就是试验田制度的重要性,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从这个角度看,秦始皇在历史上是以试错者的形象出现,而刘邦,则相对技高一筹,因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他,看得更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