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董卓和吕布的故事,常被拿来讨论,也常被拍成影视作品;董卓是东汉末年权臣,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董卓当权之后残暴不仁,激起民愤,仗着乾儿子吕布武艺高强,滥杀无辜,令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不过,董卓没想到的是,平日倚仗的干儿子,最后竟是结束他生命的人。
▲董卓残暴不仁,惹得天怒人怨。(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董卓在朝野内外都广布亲信,朝廷命光禄勋宣璠册封董卓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上。董卓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饰及车驾,呼召三台,尚书以下官员自行绕过朝廷到董卓家中议事,官员与董卓言语间略有不合即被当场杀死,引起朝野不满。
自董卓掌权以来,惹得天怒人怨。公元190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各州郡官员推举袁绍为盟主,各路诸侯纷纷响应加入盟军队伍,共抗董卓。
董卓看到局势变成如此,大为震惊,于是他放弃首都洛阳,迁 居长安,同时,他还派牛辅出战,自己一路败退长安。后期,董卓在郿屋构筑堡垒,将抢夺来的财物悉数藏匿在这里,算是作为了他自己的大本营。
展开全文
▲董卓仗着干儿子吕布武艺高强,滥杀无辜。(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然而董卓残暴不仁,这样的人自然没有好下场!公元192年司徒王允施展离间计,劝说吕布诛杀董卓,为民除害,还说董卓根本没把吕布当做儿子看待,杀董是替天行道的正义之举。
另外,吕布经常偷背着董卓与他的姬妾私 通,因此常常担忧,事情败露会死无葬身之地。刚好王允来劝说,吕布马上答应。于是,两人遂定下计策,邀请董卓来参加宴会,暗中在北掖门埋伏兵甲。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董卓乘车前往皇宫计划参加皇帝的庆祝会,吕布随从护卫。当董卓车队行至北掖门外时,李肃等人持长戟冲出,刺向董卓,董卓朝服内穿铠甲,所以未伤及要害,而李肃刺伤董卓手臂 ,并将其刺下车来,董卓疾呼:“吾儿奉先(吕布字奉先)何在?”
这时候,吕布不慌不忙的掏出准备好的诏书,喊道:“奉旨讨贼,你死有余辜!”直到此时,董卓才发现吕布背叛了自己,大骂吕布:“庸狗敢如是邪!”吕布则率众人上前,将董卓当场斩杀。
▲吕布后来斩杀了董卓。(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后来,董卓临死前留下了那句“吾儿奉先何在?”的遗言,被世人嘲讽了千年。而吕布这句“奉旨讨贼,你死有余辜!”却成经典,常在电视剧中经常出现,成了历史剧最常引用的经典语句。
根据史书记载,董卓身躯肥胖,被杀后弃尸后陈尸示众,守尸的士兵在董卓肚脐眼中,插上灯芯点燃照明,持续数天。董卓死后,部下李傕和郭汜两人,为了把持朝政互相火拼,皇帝与朝廷流离失所,各地州牧、刺史、太守占据属地完全脱离中央控制,开启东汉末年以至三国时代。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