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店区 太原 上榜 高质量 生动

连续上榜的N个理由——感受太原小店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0 04:42:03 浏览3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连续上榜的N个理由——感受太原小店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日,《2022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暨2022赛迪百强区》发布,小店区排名62名,连续5年上榜。小店区还上榜《赛迪创新百强区》(68位)、《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92位),均是全省唯一。

此外,小店区还入围2022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主城区榜单,荣列2022年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30强。今年1至10月份,小店区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9.72亿元,在十县(市、区)中排第二;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340.57亿元,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05.46亿元,招商引资指标完成情况综合得分80.8分,三项指标均列十县(市、区)第一。

小店区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让我们放眼小店区295平方公里的豪情热土,触摸各级各部门的服务温度,感受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魄力——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生命线

楼宇向上攀登,城区动力澎湃。小店区坚持向上拓展空间、立体布局谋划,先后制定了《小店区招商引资发展规划》、《小店区加强招商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五十条》(试行)、《小店区促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建立了全区重点项目库和资源载体库,绘制了楼宇经济数字地图,研发了楼宇经济服务平台,开展了亿元楼宇认定和星级楼宇评定。目前,小店区有5000平方米以上楼宇单位79家、商务楼宇118栋,总建筑面积360万平方米,楼宇入住率达80%。

今年,山西道地草药国际交易中心和小店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投入运营,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的新发展格局正在打开;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合作建设示范工业园区,百亿乃至五百亿工业领域产业集群正在打造;多个众创空间、孵化基地高效运转,专精特新企业聚链成群,高端业态活力涌动,蝉联全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市辖区之首。

按照“业态丰富、特色鲜明、消费便利、市场繁荣”的目标制定发展规划,小店区重点打造亲贤长风商圈、城南高铁商圈、滨东学府商圈、汾东康宁商圈、太榆路汽贸商圈、晋阳美食商圈和南内环数码商圈等七大商圈,推出扶持政策,助力商圈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太原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中发挥更大作用。

小店区成立营商环境监督委员会,统筹全区营商环境监督工作,进一步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建立区级领导干部包保企业制度,提高了政府管理和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和创新保障。

实力——把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的亮丽底色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

对标全国百强区标杆,小店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当作“硬指标”,多措并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良的营商环境离不开繁荣的市场主体,截至12月2日,小店区今年新增市场主体42247户,现有市场主体202243户。一串串耀眼的数据,一项项实打实的惠企措施,背后是小店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个有力举措:

线上“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当日申请当日办结、证照免费邮寄;线下行政审批事项“一窗受理”、全险种“一窗通办”、全流程免费帮办、全部业务“周末不打烊”,“企业登记注册、免费刻制公章、发票申领、银行开户预约、社保和医保开户”全流程0.5个工作日可办结。120项高频行政审批事项和24项公共服务事项可在10个街乡便民服务中心以及各社区(村)代办点办理。

展开全文

以“营商e站”为纽带,小店区全力打造“问需、问计、问效”以及“送营商理念、送政务公开、送金融服务、送法治服务、送对点服务、送协调沟通”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一大批高成长性企业将小店区作为转型升级的首选之地,推动区域产业和创新深度融合。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近年来,小店区的一系列政策扶持和改革举措给企业带来更多便利,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提振企业信心,创新监管服务为企业“松绑减负”,有力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魅力——在城乡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在关注城市的同时,小店区不忘城乡融合发展,精准实施“特”“优”战略,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刘家堡乡王吴村入选“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刘家堡村入选“2021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杜家寨村、河滩村、梁家庄村、南马村、王吴村、西草寨村等村庄获评市级首批美丽宜居示范村。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近年来,“南农北商”的小店区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园区发展、片区引领、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总体思路,以发展南部城郊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发展特色农业,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南部农村产业不断升级。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市民“粮袋子”“菜篮子”。挖掘名人文化,留存乡情乡愁,农村“颜值”不输城市,实现文旅融合,开发旅游网红打卡地,激发农村多渠道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