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益事业,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公益事业不加以严格地监管,就容易被某些人利用为自己谋私利。
最近,应部分粉丝的要求,建立了一个微信交流群。然后马上就进来各种推销的、做广告的人。除了常见的食品、保健品、课程、衣服以外,还有一类最多的就是那些筹款APP平台的求助捐款链接。
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这些筹款App的事情。根据目前掌握的一些信息以及自己的推断,说说我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供大家参考。
前几年,大概在2014、2015年的时候,刚刚看到网上有这种筹款的病例,出于好心,我自己还捐过好几次款。但是,后来就发现这个事情好像越来越变味了。
大量铺天盖地的捐款求助链接,感觉慢慢就变成了一项利用穷人病例和大多数人善心来商业引流的行为,同时,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患者或其家属,利用平台的管理漏洞和广大网友的善心为自己谋私利。
这几家公司虽然看似在做公益事业,在帮助看不起大病的穷人家庭,也确实是帮助过一些真正有困难的家庭。但归根到底,其本质依然是私人创立的互联网企业,是有明显的商业性质的。
公司雇佣了大量的地推业务员,游走于全国各大城市的主要大医院中。并且这些业务员身上都是有业绩任务的。2019年12月,《人民日报》曾经报道过此类相关事件。
这些地推人员,每天奔波于大型医院的门诊和住院楼,采取扫楼的方式,怂恿那些从农村里来看病的人注册筹款App账户,对,没错,业务员的主要下手对象就是从农村来城市医院里看病的家庭。然后有专门的业务员帮他们撰写文案,发送到平台上以后,这就算完成了一单任务。
初期这类筹款App刚面世时,确实是一项善举,也真的帮助了不少人。但到了后期,做着做着,就开始有点变味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别病人存在夸大病情、伪造病历甚至医疗凭证的行为。
虽然这可能不占大多数,但确实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央视等多家官方媒体也曾经曝光过。有些病人看到经常有筹款平台的地推人员过来宣传,就动起了歪脑筋,夸大自己的病情,修改甚至伪造病历本信息,伪造医疗凭证,伪造其他相关证明文件。
展开全文
在2019年6月,央视新闻就曾经曝光过一位28岁男子叶某,就通过修改病例字迹、伪造病历的手段,在筹款平台上筹到了3万多元。
2021年3月,浙江省《钱江晚报》也曝光过一位宁波33岁男子鲍某某,伪造当地民政局的证明文件,并上传到筹款平台,在各大平台上共筹款7万多元。
第二,平台缺乏对筹款真实数额的准确评估。
最开始运营的时候,平台上患者发起的筹款数额,还尽可能地贴近实际开销。但到了后期,有些别有用心的患者或其家属,为了一己私利,就故意多填一些数额。
比如,2018年5月,《南方都市报》曾曝光过一名乳腺癌患者,其家属向筹款平台提交了30万元的捐助申请;但后来所在医院出面证实,全部费用仅5万元就足够了。
所以,没人去具体评估治疗某项大病,到底需要多少钱,这是个大问题。
第三,平台缺乏对患者家庭实际经济情况的调查。
有些患者,得大病确实是真的,医疗凭证可能也是真的。但患者家属并没有病例文案里写得那么惨、那么穷,可偏偏要利用这个筹款App去让广大善良的网友替他们的医疗开销买单。
比如,患者看这个病需要的钱并不太多,其实患者家庭里是有存款的,患者的亲戚和朋友稍微借点钱很容易就能凑够看病的钱,可他们偏偏也为了占便宜,故意在文案里把他们描述得很惨、很穷,从而利用大家的善心不劳而获。
所以,没人去详细调查患者背后的真实家庭经济情况,这也是个大问题。
总之,即使到了今天,大家在网上看到的好多病例,其中的真实性都有待商榷。虽然病例的医疗凭证我相信大部分都是真的,但病情的严重程度、具体需要的捐款数额、患者家庭的真实经济状况等信息,都缺乏相对应的制度,没有人去准确地评估和监管。
这几家互联网筹款公司,最开始的初心是好的,我也相信他们是要做一些公益事业。但是,他们的本质都是商业公司,都是需要盈利的。
虽然有些平台在提现时有少量的手续费,并且有通过平台流量去引导大家购买相关保险,但是真正买保险的人却并不多,提现手续费也大概率不足以维持企业的日常运营开销。所以,几大平台要想长期发展,肯定还需要寻求更成熟、完善的商业模式。
这些平台和他们当前的商业模式到底还能走多远,如何进一步完善制度以及寻求更科学合理的商业模式,国家未来是否需要严格监管带有公益性质的企业行为,国家是否需要在制度层面上明确商业和公益之间的界线,等等问题,都是值得进一步深思的问题。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与我互动。你的收藏、点赞、转发和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我是魏老师,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