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化学纤维行业发展历程、化学纤维行业政策分析、化学纤维行业促进与阻碍因素分析、化学纤维行业发展趋势
一、化学纤维行业综述
1、化学纤维定义及分类
化学纤维是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作原料,经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加工而制得的纤维的统称,它可以是连绵不断的长丝,也可以是未切断的丝束和切成一定长度的短纤维。因所用高分子化合物的来源不同,化学纤维可分为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两大类。合成纤维是以石油为主要原料经化学合成制得,人造纤维是利用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物质的材料如木材、蔗渣、芦苇、大豆、乳酪等为原料经化学和机械加工而成。
各类化学纤维简介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化学纤维行业产业链
展开全文
化学纤维行业的上游行业为石化行业,由石油加工制成得 PTA、MEG、PET 等原材料经过聚酯、切片、纺丝等工艺流程制成化学纤维。化学纤维经过织造、染色、后整理等流程制成化学纤维面料,化学纤维面料最终用于制造服装、家纺等产品。
鉴于石油能源的战略地位,上游原材料行业的进入门槛较高,集中度和垄断性很强,化学纤维企业向上游议价能力较弱。受国际油价影响,PTA、MEG 等原材料价格持续波动,从而导致化学纤维行业利润在一定幅度内波动。
化学纤维行业作为一种高技术纤维制造业,与下游纺织工业的关联度非常高,纺织工业的发展速度和产品档次直接决定了化学纤维市场的发展前景。
化学纤维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3、化学纤维行业商业模式
化学纤维行业的主要盈利模式为通过相对稳定的加工费获取毛利。由于其下游为充分竞争的纺织、印染、服装和家纺等行业,因此化学纤维的定价主要取决于原材料价格、市场供求关系等。一方面,行业内企业通过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扩充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差别化率,在加工费的基础上最大化地获取产品的附加值。化纤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意识到,单纯依靠单一产业的竞争,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弱,企业盈利的波动性比较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中龙头企业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向其现有产业的上下游产业进行延伸,做大做强产业链,以抵抗行业波动的风险,打造一体化产业链的趋势愈发明显。完整的产业链有助于企业在各个生产阶段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有效降低生产及管理成本,进而提升盈利能力,具有较强的产业链竞争优势。
4、化学纤维行业发展历程
化学纤维行业的起步(1949-1978)。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化学纤维工业走的是“0”到“1”的过程。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的化纤设备,走的是老厂改造、技术引进,合理消化吸收,到部分设备的国产化之路;在化纤的发展品种上,一开始以粘胶纤维为主,后来发展为粘胶纤维与合成纤维并举,初步解决了中国人民的穿衣原料问题。20世纪70年代,我国陆续建成的“四大化纤”基地主要包括上海石油化工总厂、辽阳石油化纤厂、天津石油化纤厂和四川维尼纶厂,总规模为35万吨/年。通过“设备技术引进加国产设备”的组合,大大提高了我国化纤生产的技术水平和自给能力。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合成纤维品种以及生产技术已经能够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化纤生产水平。
组建第二批化纤工业基地(1978-1983年)。改革开放以来,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由此,中国化纤事业也在这种利好因素推动下踏上了迅速发展之路。1978-1983年,在“四大化纤”项目基础上,纺织工业部在全国建立了第二批大型化纤厂,这一时期我国的化学纤维及纺织品产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也是在这一时期,化纤产品的经营逐步由政府管控向市场化转型。
民营、三资企业陆续涌现(1984-2000年)。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化纤行业陆续出现了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一些国有化纤企业通过企业改制,有的变成混合型股份制公司,有的转变成了民营企业。行业投资者的增加,带动我国化学纤维产能和产量的提升,到2000年,我国开始成为世界上化纤产量最大的国家。
出口市场迎“入市”新机遇(2001-2007年)。中国加入WTO给整个中国化纤行业带来了一次历史性机遇,我国成为世界化纤生产基地与出口基地。这一时期是我国化纤行业成长最快的时期。我国化纤产量从2000年的694.2万吨,到2007年增长至2393.1万吨,7年间其增长率为245%。也是在这一时期,浙江恒逸、浙江荣盛、江苏恒力、江苏盛虹、浙江华峰氨纶等民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民营化纤企业开始做大做强。
化纤工业转型升级,推进智能制造(2008年至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化纤行业遭遇了加入WTO后的第一次困难处境。2009年中国国务院推出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此后国家又多次发文,推动我国化纤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的化纤工业走向靠智能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差异化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时代。
中国化学纤维行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本文内容摘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化学纤维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5、化学纤维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行业监管体制
我国对化学纤维制造业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国家发改委以及工信部来实施。本行业企业遵循市场化原则自主经营,主管部门对行业的管理主要为宏观调控。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负责化学纤维产业政策的制定,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结构调整,实施行业管理,参与行业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质量管理等工作。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为我国化纤行业自律性组织,承担化纤行业的引导、联系、交流、协调、促进和服务职能。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的主要职能包括:发挥政府与化纤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和促进我国化纤产业的有序、高效和健康发展;促进化纤行业的技术进步,增强企业与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研发的实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我国化纤产业的发展步伐;加强相关的技术标准工作;规范行业行为,增强我国化纤的市场竞争力;开展国内外化纤产业发展的调研活动;开展化纤的推广应用;根据产业特点,开展节能降耗、清洁化生产,促进我国化纤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国际间和行业间的交流活动,提高我国化纤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
(2)行业主要政策
近年来,在我国纺织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化学纤维行业发展,鼓励我国化纤工业研发创新,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纤维材料;推动化纤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智能装备研发应用;完善绿色制造体系,降低碳排放强度;打造中国纤维和企业品牌。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支持化学纤维行业发展。
化学纤维行业主要政策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6、化学纤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化学纤维织物在其热、湿舒适性、手感、光泽和外观等性能方面不断改进,一些化纤仿棉、仿丝、仿毛产品的产品外观及服装用性能逐渐与天然纤维织物接近,某些性能甚至优于天然纤维,化纤纺织品的地位逐渐提升,化学纤维开始被用于各种面料。近年来我国化学纤维产量总体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13 年我国化学纤维总产量为4160.3万吨,至 2022年已达到6697.8万吨。
2013-2022年中国化学纤维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我国化学纤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整体呈现增长态势。2016年化学纤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为7662.8亿元,到2022年增长到10901亿元,年复合增速为6.05%。受到原油价格波动及整体市场需求行情影响,我国化学纤维行业利润总额呈现波动态势。2022年我国化学纤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241亿元,同比下降62.2%。
2016-2022年中国化学纤维行业营收及利润总额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二、化学纤维行业促进与阻碍因素分析
1、化学纤维行业促进因素
产业政策提供有力支持。近年来,在我国纺织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及其织品以及其他高附加值纺织品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消费需求旺盛。从消费数量上来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纤维消费量仍将持续增长。目前我国居民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消费结构正在逐步升级,人们对纺织服装的消费不再单单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需求,追求时尚、环保和功能性纺织品成为消费的主流,人们对中高档纺织服装需求不断增长。消费结构的升级,将拉动对高端纤维面料需求的快速增长。从消费能力来看,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为我国纺织品消费增长提供了强大购买力。随着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实和社保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意愿都将保持增长势头,纺织品内需将持续增长。
2、化学纤维行业阻碍因素
劳动力、土地、能源、环保等成本上升。随着我国人口高峰的过去,我国劳动力供给结构已经从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供给平衡乃至短缺转变,我国城乡开始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这导致了化学纤维行业劳动力紧张、用工成本上升,国内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已经逐步在提高设备自动化利用水平,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人工成本。此外,员工流动性加剧,导致企业管理、质量控制难度加大,给企业正常生产带来了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保以及能源、运输等成本费用上升是企业成本增加的又一大因素,成本的不断提高如不能同步传递给下游,将会使得化纤企业盈利压力加大,进一步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
贸易摩擦加剧对纺织品出口形成一定冲击。随着我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市场针对我国的反倾销和贸易保护进一步加剧,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卫生技术标准等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抬头,对我国出口制约更加突出。这一方面将促进企业重视生态保护,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也增加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检测费用,增加成本,其产品很可能因缺乏价格竞争优势被欧盟市场拒之门外。此外,欧洲一些国家的纺织研究所共同组织制定了环境和生态纺织品标准,这些标准也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欧盟形成越来越大的影响。技术标准所产生的制约行为更具合法性,与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方式相比更具隐蔽性。
人民币升值对纺织品出口形成一定冲击。近年来人民币总体呈升值趋势,人民币升值对于出口企业的盈利影响较大。人民币的升值不仅对企业利润空间造成挤压,还会加剧出口型企业海外接单风险,对出口加工型企业带来严重冲击。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化纤基础原料对外依存度高,石油基化纤占比90%以上,石油原料进口依存度70%左右,木浆进口85%;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存在短板,如化纤卷绕头、控制软件、功能助剂、油剂依赖进口,可能引发数据安全和产业链安全问题。
三、化学纤维行业壁垒分析
(1)产品开发壁垒
化学纤维生产企业需不断进行高技术、差别化产品的开发,才能适应下游客户对绿色化、差别化、个性化消费升级等的特殊需求,因而具有较高的产品开发壁垒。具体来看,首先,企业需要深厚的技术沉淀和行业经验,准确识别客户需求并进行技术翻译和转换,开发出符合特定应用的定制化产品。其次,化学纤维的研发需要高分子材料学等专业知识,研发过程需要经过反复试验和配方调试,研发人员要求具备丰富的经验积累才能保障产品开发的顺利完成。同时,为使化学纤维产品达到特定颜色和功能,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技术装备、工艺参数进行精密控制,并且需要研发数据库的技术支持,因而化学纤维研发至工艺可行的难度较大。因此高技术、差别化产品的开发能力将成为新进入企业面临的壁垒。
(2)生产工艺壁垒
化学纤维产品的生产工艺壁垒较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性能指标产品的生产对纺丝的温度、压力,冷却时的风温、风速等参数均需要精细化控制,需要企业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积累生产经验。二是化学纤维种类重点,技术型企业多为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企业还需优化工艺以提升生产的柔性化程度。因此新进入者将面临较高的生产工艺壁垒。
(3)客户市场壁垒
化学纤维产业上下游通常结成比较稳定的供应链关系,对新进入者形成了一定的壁垒。一方面,由于不同企业生产的纤维在质量和技术指标方面存在细微差别,对于下游纺织企业而言,这种原材料指标上的差别会导致其生产工艺参数的变化,因此,下游纺织企业通常会选择相对稳定的化学纤维供应商,避免频繁调整工艺参数,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另一方面,对于差别化产品的开发及应用上,合作关系建立后双方技术交流日渐加深,合作关系较为稳定,下游企业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因此化学纤维行业存在客户市场壁垒。
(4)资金壁垒
化纤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和生产经营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用于周转;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购买生产线和检测设备,后期设备维护十分关键,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上述两个方面对公司资金有较高要求。所以,化学纤维行业具有较高的资金壁垒。
四、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我国化纤纺织产业集聚效用凸显,形成了以浙江、江苏以及福建等为主的化纤纺织产业集聚地区。国内化学纤维行业市场化竞争较为充分,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化学纤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达到2167家。
2016-2022年我国化学纤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统计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化纤企业将发展的触角伸向了资本市场,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做大做强。截至目前,化纤企业上市公司超过30家,如企业营收领先的企业有荣盛石化、恒逸石化、恒力石化、桐昆股份等企业。近年来我国化学纤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行业10 家头部企业合计产能占到总规模的60%以上。
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化学纤维主要上市企业营收及净利润规模
资料来源:企业财报、智研咨询整理
五、化学纤维行业发展趋势
(1)化学纤维整体技术进步显著
我国高性能化学纤维的技术水平、产业化开发取得重大进步,未来将进一步提升高性能化学纤维重点品种的生产和应用技术,进一步提高化学纤维的性能指标稳定性,同时拓展高性能纤维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和电力等领域的应用。
(2)化学纤维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宽、渗透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对生活标准要求提升,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化学纤维应用市场不断拓宽,已相继开发出了高强、阻燃、抗静电、防污、抗紫外、抗老化、远红外、导电等差别化化学纤维,以及细旦、超细旦、异形截面化学纤维等。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微胶囊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兴起,智能纤维得以迅速发展。智能化学纤维纤维的发展不仅可以赋予传统纤维新的功能,还开拓了纤维在太阳能电池、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3)低碳排放是化学纤维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当前,碳捕获与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耦合的技术组合正成为实现整个经济体系低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作为物质承载和产业源头,低碳技术的突破对于整个产业的低碳与循环发展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环境成本变得更加透明和可衡量,低碳约束从企业自身向着产业链上下游、各利益相关方延伸。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低碳排放成为趋势。
(4)绿色环保促进化学纤维发展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绿色工业发展,对环保要求趋严,化学纤维的绿色制造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如采用母粒进行纺前着色,纺丝成型后可得到特定的颜色,使得下游生产的过程中无需印染,避免了染色环节产生的废液对环境的污染,显著提高了纺织品的绿色环保程度。另外,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绿色纤维将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绿色环保的大背景下,化学纤维行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期。
(5)化学纤维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随着行业产能的增长,数字化建设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行业龙头企业早已开始数字化建设探索之路,从浙江省的“"数字化工厂”、“化纤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名单可以看出目前已初具成效。未来我国化学纤维企业将加强智能装备研发应用,突破数字关键技术断点,进一步提高数字化水平,到2025年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到8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化学纤维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的信息与情报综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