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都是当时的英雄,青梅煮酒的时候曹操甚至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把刘备放走大概是曹操生平最大的恨事。但是曹操既然已经知道刘备是雄才,为什么没有杀了他,后来又放虎归山呢?其中大概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英雄惜英雄。刘备有英雄的志向,不甘于此,这一点曹操看出来了。但是曹操是一个爱惜人才的人,能和自己相提并论的英雄,自然让他另眼相看。
第二个原因是曹操认为刘备有英雄之才,但是没有用武之地。刘备从一出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根据地,所以颠沛流离,到处去投靠各种各样的人。黄巾军打败的时候去投靠公孙瓒,在徐州北吕布赶出来,又去投靠曹操,后来又投靠过袁绍和刘表。
“英雄无用武之地”是最憋屈的一件事。可以说刘备因为没有属于自己的地盘,一直寄人篱下。所以刘备也说:“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就连诸葛亮,如果刘备的信任和蜀汉这个平台,也就不能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第三是曹操还不想随随便便杀人,再加上要招揽人才,所以还比较顾惜自己的名声。《魏书》中记载,刘备来投奔,有人对曹操说:“备有英雄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
展开全文
曹操于是就问郭嘉,郭嘉自然也看出刘备非池中之物。但是他说,“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在《傅子》中却记载的是郭嘉主动去找曹操,说:“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
这两种记载看似矛盾,其实不矛盾。郭嘉既不主张杀刘备,也不主张放了他。因为如果杀了刘备,不免让天下的英雄寒心,若有打算前来投奔的人也会迟疑。在乱世,势力的强弱除了兵力就是人才,曹操这么爱才,自然希望人才越多越好,所以杀刘备不可取。
但是也不能放,因为刘备确实是个英雄,放虎归山,后患无穷。最好的方法就是软禁。但是当时既然决定不杀刘备,曹操的警惕心就放下了许多。所以刘备主动请缨去徐州截击袁术的时候,曹操没有在意,并且还把兵借给他。
放走刘备后,曹操听着手下谋士的话就已经后悔了,派人去追。但是刘备如同鱼入大海,不会再受到鱼网的羁绊了。
曹操的一时大意,让刘备能够有机会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建立蜀汉,甚至天下三分,能与他对抗。若是他早知道有这么一天,就算不杀,也绝对会严加看管,把刘备软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