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瑞安市陶山镇沙洲村温郁金种植基地,一场“人机大赛”正在进行。当地自行研发的温郁金采收机首次进入实用环节:下地,深挖泥土,再通过特制的传送带,一边粉碎土壤、分离块茎,一边将根茎运送到储料箱中。采收机驶过之处,土地“梳理”平整。不到三分钟,机器一垄地采收完毕,同时开动的农户才拔了两株温郁金!
“机械化采收温郁金,效率约是人工的100倍!”瑞安市弘景温郁金专业合作社的大户们一边计算,一边笑逐颜开。
今年,瑞安首次开展温郁金标准化种植,因“材”施策研发出首台温郁金采收机,大幅度提升的采收效率至少为农民降低一半种植成本。
展开全文
温郁金是温州千年名优中药材,为传统中药“浙八味”之一,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主产地瑞安陶山共有3000多亩种植基地。但近年来随着人力成本增加,产业发展受阻。今年3月,瑞安市政协在调研时发现,“番薯一斤1.5元,温郁金一斤只卖八角”。珍贵药材田头被贱卖的状况刺痛了大家的心。“温郁金产业传承创新发展”课题组随即在田头成立,20多名瑞安市政协委员参与其中。
解决人工采收温郁金成本过高的难题是当务之急。“请人工,每天劳务支出需300元,只能挖‘一分田’。”瑞安市政协委员、温郁金种植大户兼研发主攻手吴文庆说,温郁金的根长达四五十厘米,深扎泥土,农民要靠锄头、人力一点点刨,挖掘成本非常高。温郁金又是极具地方特色的药用植物,市面上没有现成的机器,各个温郁金合作社也没有研发经费。
瑞安市政协主席施巨耀牵头,把8个界别的科研攻关资金都用于温郁金的土地流转、机器换人。他们联系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由大学的科技人员和弘景温郁金专业合作社“土专家”联手攻关采收机。
温郁金的根不规则,不同地带的土质差异大,对分离和输送要求很高。攻关组一次次调试、试验,赶在今年收成之前,样机终于出炉!
从现场看,温郁金釆收样机一天可采收20多亩,而人工每人每天只能采收一分田(十分之一亩)。“初次实战成果,比预期要好!”吴文庆说,此机将免费交给合作社的社员试用,并根据用户体验,不断提升完善机器功能。
“机器换人”是瑞安打造温郁金全产业链上的一环。眼下,瑞安正从温郁金规范化种植、质量控制、产品追溯等方面入手,加快设立温郁金研究院,对接专业院校和药业头部企业,以现代科技赋能传统药材,提升温郁金附加值,让传统中药材实现优质优价。
来源: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