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祯 误国 忠臣 例子 一个

崇祯朝,一个忠臣误国的例子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09 16:24:02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浙江绍兴名儒刘宗周考中进士,恰逢母亲病逝。

为母守孝三年后,刘宗周师从学者许孚远,继续求学。

天启初年,刘宗周被朝廷任命为礼部主事,后升任右通政。

因为不识时务,弹劾天启帝身边的红人魏忠贤和客氏这对狗男女,惹恼了皇帝,被削职遣送回原籍。

崇祯初年,朝廷用人之际,再度启起用刘宗周,任职顺天府尹。

可没过了多久,刘宗周称病辞职。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朝廷再次起用刘宗周,授工部侍郎,后升任左都御史。

展开全文

当时在东北大地上,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已经建立了后金帝国,觊觎大明江山,虎视眈眈。

明王朝外有强敌袭扰,内有农民军为乱,可谓内忧外患。

崇祯帝很想力挽狂澜,拯救大明帝国,只可惜时局已是强弩之末,为时已晚。

崇祯帝不死心,希冀大臣们能帮助他出谋划策。

刘宗周虽然被誉为明朝最后一个大儒,但对于治国理政一窍不通,他的言行用迂腐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刘宗周多次劝谏崇祯帝革除前朝弊政,修德治心,近儒臣,追求君子“有天德者然后可以语王道”的慎独境界。

刘宗周还希望每天“讲求二帝三王之学”,给皇帝恶补历史,汲取历代亡国之君的经验教训。

国家太平无事的时候,刘宗周如此劝谏皇帝无可厚非,问题是大明已经岌岌可危。

紧急公文,皇帝都处理不过来,哪有闲工夫接受大臣的再教育?

这无异于在濒死之人面前,大谈特谈养生之道。

对刘宗周的陈词滥调毫无兴趣,崇祯帝忙于筹集军饷,增强军力,平息农民起义、抵御满清。

刘宗周真是打铁烤糊大腿——看不出火候。

还喋喋不休批评皇帝这也不对,那也不是。

崇祯帝最后忍无可忍,只好再次罢免了刘宗周。

崇祯十五年(1642年),局势极度恶化,崇祯帝无奈之下,病急乱投医,再度起用刘宗周,任职左都御史。

而刘宗周并没有接受教训,依旧固执己见,不晓得变通。

这倒也不奇怪,从天启年间不就这样吗。

某日,崇祯帝急召大臣,商议退敌之策。

御史杨若侨向皇帝举荐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声称此人精通火器制造,可以启用他,铸造火炮击败清军。

这本来是崇祯帝一次难得的机会,但是刘宗周犯起了糊涂,他据“理”力争,声称:“臣闻国之大事,以仁义为本,以节制为师,不专恃一火器……若堂堂中国,止用若望铸炮小器?恃以御敌,岂不贻笑边方。”

老刘头这段话的意思是:臣听说国家遇到了大事,应当以仁义为立国之本,以慎独克制为老师,不能仅仅依赖于老外铸造的火器。我堂堂大明帝国,仅仅凭借汤若望铸造火炮寻求退敌之策,岂不是让外国人耻笑吗?

为了防止汤若望妖言惑众,刘宗周强烈建议皇帝将汤若望“放还本国,以永绝异端之根。”

总体来说,崇祯帝急于求治,刘宗周却说先治心;崇祯帝要求才望之士,刘宗周却说操守第一;崇祯帝访问退敌弭寇之术,刘宗周却说仁义为本。

崇祯帝终于认识到,大儒刘宗周对于治国安邦毫无益处,随即以“愎拗偏迂”的罪名,再次打发他回老家。

崇祯帝赶走了矫情偏执的刘宗周,感慨地说:“朕岂不知刘宗周之为忠臣哉?必欲我为尧舜,当此之时,我何以为尧舜?”

朕怎么能不知道刘宗周是个忠臣呢,他想让我成为尧舜一样的帝王,这都火烧眉毛了,我怎么做尧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