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困扰与障碍日益增多,由心理问题引发的焦虑、厌学、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加之此前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回归校园课堂后,还要帮学生戴好“心理口罩”,使其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下面以语文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各科教材中都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素材。语文教学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生动形象的课文组成的,很多课文反映了自然、社会、艺术、科学之美,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体验情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也为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提供了有利的凭借。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蕴藏着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帮助学生排遣嫉妒情绪、培养合作精神的课文《争吵》《将相和》等,有培养学生如何与人交往的课文《蓝色的树叶》《纸船和风筝》等,有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课文《登山》《爬天都峰》,等等。语文教师要挖掘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努力使课程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既提高教学效果,又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培育和心理健康发展。教学中,以教材中的具体事例或教材引申的内容为切入点,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只要悉心挖掘、善加利用,那么,在一篇篇课文的教学中,在一个个生动故事的研读中,一定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展开全文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和谐民主、开放灵活的课堂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通道和平台。教师应努力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课堂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关心、理解、尊重学生,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满足学生自尊等心理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准确把握切入点和结合点,努力把心理健康教育自然地渗透其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例如,朗读既是学生感悟文本的基本切入点,又是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凭借。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助于学生直接迅速地感知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文章的意境,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能把学生引向作品的深层,使其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想抱负、情感意志等,受到艺术熏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审美教育。教学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为教师渗透心育提供了条件。例如,学生遇到听不懂、学不会的情况时,就会产生心理认知障碍,以致苦恼、急躁,对学习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等,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调整心理状态,解除不良情绪对其的干扰。
三、发挥好作业的心理教育作用
作业的布置、完成、批改等都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语文学科的作文和日记有着其他作业不具备的优势。作文是学生倾诉心声的良好途径,是反映学生内心世界的“窗口”。语文教师应利用好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今天,我真高兴》《给××的一封信》等,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言为心声,学生会在作文中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倾诉内心的苦闷,陈述成长中的困惑、迷惘等。通过阅读学生的作文,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和教育。作文批语也是师生沟通的良好平台。学生在作文中发泄内心的情感后,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批语,或娓娓化解、或耐心劝导,让学生通过阅读教师的评语得到启迪和帮助,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在日记中发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
四、用好课外活动的心理教育作用
积极向上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升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经常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体验的机会,促使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心理沟通。这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策划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如适时开展朗诵、演讲 、辩论、社会调查等活动。通过活动,可以凸显学生的自我意识,诱发他们的心理潜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完善其个性。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锻炼,提高交往的能力和兴趣,增强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学科教学对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彰显育人价值,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来源:山东教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