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巴斯(顿涅茨煤田的简称),苏联的“锅炉房”。位于乌克兰的伏罗希洛夫格勒州、顿涅茨州以及俄罗斯联邦的罗斯托夫州,是苏联最重要的煤炭产地。1721年该地区第一次发现了煤,而在1869年火车修通后,则开始了大规模开采。到1913年,顿巴斯煤产量已占帝国俄罗斯的87%。1940年,顿巴斯产煤9430万吨。1941年,其煤产量占全苏产量的约60%。其比率比一战时代下降的重要原因,是苏联东部地区煤产量的增加,其在全苏(帝国俄罗斯)产量中比重,从1913年的12%,增加到苏德战前的24%。苏联欧洲部分的另一个重要煤矿则集中在莫斯科附近。
另外,在顿涅茨盆地,还出产苏联焦炭的75%、铁的30%、钢的20%。如果加上乌克兰其他地区,则占了全苏铁的68%、钢的58%、铝的60%。
而在顿巴斯北面的哈尔科夫,则有着巨大的苏联工业中心。苏联最著名的T-34型坦克就诞生在这里。在1941年,苏联生产的全部3014辆T-34型坦克中有1585辆诞生在哈尔科夫机车厂(也就是所谓的183工厂)。此外,哈尔科夫的涡轮机厂、机电厂,也是苏联工业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
受领上述任务的南方集团军群在1941年的9月底、10月初的兵力,在西方和苏联史料中有着众多不同的说法。按照苏联版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在1941年9月28日,南方集团军群连同仆从军(不包括在敖德萨附近作战的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一共拥有51个师又12个旅。而西顿的《苏德战争》则认为在10月初,南方集团军群有40个德国陆军师,另外有3个意大利师、6个罗马尼亚旅、3个匈牙利支队和2个斯洛伐克师。上述两份统计都不包括独立作战的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
展开全文
南方集团军群到底有多少部队呢?笔者根据《德国武装部队和武装党卫军的兵团与部队》等相关资料,对当时南方集团军群的兵团数量进行了逐个整理(详见下面的序列表),证实在1941年10月初,南方集团军群共有44个德国师(包括正调往中央集团军群的第454警卫师)。比西顿的数字多4个。
44个德国师当中包括3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4个轻装师和2个山地步兵师、30个野战步兵师和3个警卫师。此外,南方集团军群还编制有党卫军“希特勒”旅级师、党卫军第1摩托化步兵旅。造成数字差异的原因,大概是西顿的材料没有将集团军群后方的3个警卫师和1个步兵师包括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