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爸爸,你觉得一场篮球比赛最重要的,最不能缺少的是什么?爸爸:当然是胜利了,赢球最重要。孩子:不对,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观众。爸爸:为什么?孩子:你看,一场比赛如果没人看,就那几个人跑来跑去,多没意思啊。爸爸:难道打球是为了给别人看?孩子:不是,但这么好看的比赛,如果没人看,多可惜啊……
对很多父母来说,“和孩子好好说话”这件事,大概已经在心里默念过千万遍。奈何情绪一上头,真正实施起来,还是历经坎坷,缴械投降两败俱伤都时有发生你有没有想过?从孩子出生开始,每天会跟孩子说多少话?这些话会对他产生多大的影响?科学家其实早就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013000万字的差距存在吗?
经常有人用“3000万字”代称贫富所引起的教育差距,这差距其实就产生在我们习以为常的亲子交流中,而“贫富”只是一种误读。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家贝蒂·哈特和托德·里斯利,曾跟踪调查了42组家庭,持续关注孩子们从9个月到3岁的成长状况,记录下父母和孩子间的对话。研究的结果:在每个小时内,不同家庭的孩子听到的单词量,父母回应的次数都存在很大差异。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孩子,到3岁时,与出生在较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会少听到3000多万个词。研究结束后,哈特和里斯利也预测到儿童早期语言能力可能对孩子入学后的学习能力产生影响。时隔六年,当他们再次回访,发现孩子们的词汇量、语言能力和学习成绩跟当初的预测一样,都延续了这种差距。
图片来源:《父母的语言》
图片来源:网络
研究发现,孩子是社交型学习者,当他们与父母交谈的频率越高,大脑中语言相关区域的活动就越强,无论家庭收入多少,父母教育程度如何。也就是说,亲子间谈话频率较少,即使是富裕家庭的孩子,语言能力和大脑反应依然较差;而贫困家庭的孩子在亲子谈话更多的情况下,大脑反应同样很好。
而且,儿童大脑以及语言技能的成长,不仅仅是简单的词汇量积累,而是“对话式转变”,这对儿童语言的发展要更为重要。加布瑞艾里还指出,交谈为孩子和父母建立情感纽带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社交能力。他认为,交谈是让人类多方面能力同时发展的一种强大的驱动力。所以,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语言越多,语言能力才会越好。回想一下,我们平时跟孩子一起的亲子阅读时光,是不是都是你在讲,孩子在听?这样的亲子阅读只是单向的灌输,而对大脑来说,最重要的是互动。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认识到,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多么重要,比读书本身对孩子的影响更为深远。03优化大脑发育的亲子沟通方式为了帮助父母构建良好的幼儿语言环境,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达娜萨斯金德教授和她的团队,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且便于操作的亲子沟通方式:3T原则,即共情关注(Tunein)、充分交流(Talkmore)和轮流谈话(Taketurns)。1.第一个T:共情关注
展开全文
“共情关注”是父母用语言开发孩子大脑的第一步,其核心目的就是父母的回应。它需要父母以共情关注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有意识地观察孩子在关注什么,即时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回应。也就是孩子在关注什么,你就关注什么,哪怕他太小听不懂。如果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活动,“共情关注”的效力就能得到强化,语言的互动也会随之产生,孩子不仅学到了词汇,他的关注力也会更持久,从谈话到学习,都会变得更容易。
图片来源:摄图网如果有一天,当孩子坐在地毯上,拿起积木相互敲击,含糊不清地说着什么,并冲着你笑,你是不是能感受到他给你发送来的邀请:爸爸/妈妈,快过来啊,堆积木可有意思啦。
2.第二个T:充分交流
父母多跟孩子交流,不能只是零星的话语,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掌握丰富的词汇,并学会使用它们。孩子接触到的语言环境就越丰富,那他听懂词汇、理解词义的能力就会越强,使用词汇的时候也将会得心应手。“充分交流”和“共情关注”是一对好朋友,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是双向的,内容自然也是孩子关注的。孩子一出生,父母就可以开始“讲述”和“平行谈话”了。“来,妈妈的乖宝宝,咱们来换片新尿布。”“哎呀,这是谁拉的臭臭呀?”“换了是不是舒服多了?”“宝宝,钥匙可不能吃!它不是食物。”
理想状态下,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边谈论当下发生的事情,一边还要有眼神的交流。可能的话,爸爸妈妈最好抱着孩子,这样孩子不仅能吸收词汇,还能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图片来源:摄图网
等到孩子到三五岁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脱离语境”的语言,比如:和孩子聊聊一起做某事的经历、孩子最近喜欢的玩具、以前认识的小伙伴等等。也可以通过“猜字游戏”来帮助孩子扩展词汇和表达,进行更复杂、更深层次的对话。比如:刚开始孩子只会说“抱抱我,抱抱我!”如果你的回应是:“你想让爸爸把你抱起来?”久而久之,这段父子的对话会进化为:“爸爸,我好累,把我抱起来吧。”每个人生来都具备一定的语言天赋,以后能否理解复杂的语言结构,取决于个人所处的语言环境。通过这些方法,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去探索更详尽、复杂的交流模式,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3.第三个T:轮流谈话
“轮流谈话”要求父母和孩子在交流时轮流参与谈话,这对于开发儿童的大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顾自地说话,不叫“谈话”,也不会产生互动的效果。真正的“谈话”应该是轮替的,你一句,我一句,回合越多,就会越深入,越有意思。无论是话题的发起方,还是回应方,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耐心等待孩子的回应。随着孩子慢慢地长大,他们跟父母的“轮流谈话”方式也会发生改变。在学会说话前,他们依赖手势和表情跟我们交流。他哭了,是在说:尿布湿了需要更换;揉揉眼睛,说明到点了该睡觉了……随着孩子开始开口说话,父母也同样要抓住他们的语言信号,好好地回应后,再耐心等待孩子的回应。
如果不想成为话题终结者,像“这是什么?”“球的颜色是什么?”“牛怎么说?”等考题似的“什么”类疑问句,以及以“是”“否”作答的疑问还是尽量避免。因为答案他们都知道,也都是固定的,对于交流的开展没有什么帮助,孩子也学不到新的东西。
相比之下,“开放式”的问题能够完美实现“轮流谈话”的目的。特别是对于小孩子而言,发起或展开一个话题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家长只需问“怎么办”“为什么”抛给他,就足以让他们在思维的世界里天马行空了。
孩子:如果下雨天撑伞的时候,我会不会变成小蘑菇啊?爸爸:当然会啊~那样Dad就会站在小蘑菇身边,变成一颗大树。孩子:Dad,那星星是从哪里来的?爸爸:因为月亮一个人发光很孤独,所以分享了光芒,就有了满天星星……
——《小小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