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毅 幸免于难 请愿 南京 功臣

他是攻克南京功臣,百姓却请愿要杀他,幸亏陈毅出面,才幸免于难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08 03:46:02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1949年4月21日,因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毛主席和朱老总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4月20日晚和4月21日,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在湖口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史称渡江战役。

三大战役之后,各解放区已经连成一片,解放军的总兵力,已经高达400万,而国民政府,虽说仍有146万大军可用于作战,但却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的广袤地域,在战略上已无法组织有效防御。

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把希望寄托在长江天险上,在宜昌至上海的1800公里布置70万兵力,打算挡住解放军脚步,与解放军划江而治。

对于自己的布置,国民政府很有信心,蒋介石、李宗仁、何应钦等国明政府首脑,多次鼓吹长江是天险,“只要能坚持一年,美国必定来援。”。

南京卫戍总司令张耀明也曾吹嘘:“在强大的兵力守备之下,加上优势的海、空军有效的火力支援,这样就可以使南京固若金汤,转危为安。”。

然而,渡江战役真正开始后,国民政府却傻眼了,仅仅用了3天时间,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地,便被解放,4月23日,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也被攻破,这标志着国民政府江防,彻底崩溃。

展开全文

在收到南京解放的消息后,毛主席写下那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解放军将红旗插在总统府上,极大的鼓舞了解放军和人民的斗志,然而,第一支打入南京,并用红旗换下民国政府青天白日旗的这支军队的军长,在解放后,老百姓却情愿要杀此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支打入南京的解放军,是35军,这支军队的军长,名叫吴化文,为何此人会如此招人恨呢?原因很简单,此人不仅是“四姓家奴”,而且作恶多端。

吴化文,山东掖县人,1920年,16岁的吴化文参加西北军,因为伶俐会办事儿,得到冯玉祥青睐,从勤务兵一直升到手枪旅旅长。

然而,跟了冯玉祥10年的吴化文,在1930年突然叛变,投奔了冯玉祥的死对头蒋介石,投降蒋介石的吴化文,因为是杂牌军,并未受到重用,士兵们连饭都吃不上,更不要说平步青云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化文抵抗的十分吃力,最终,没能顶住日军的糖衣炮弹,在1943年1月,投奔了汪精卫,被任命为汪伪政权的第三方面军上将总司令。

投靠汪精卫的吴化文,终于升了官儿,成了汪伪政权的第三方面军上将总司令,遇到“伯乐”的吴化文,在汪精卫手底下十分卖命,是山东日伪军主力,疯狂杀戮,制造“无人区”,这也是解放后,为何老百姓要情愿杀掉吴化文的原因。

1945年,日军战败后,吴化文却变成了“抗日英雄”,重新投入蒋介石怀抱,成了国军新编第五路军中将总司令。

蒋介石对吴化文这个人,根本看不起,之所以再次收留他,主要是要利用吴化文来对付红军。

吴化文是人精,怎么会看不出这一点?无奈之下,吴化文找到自己老上司冯玉祥,寻求出路,冯玉祥对自己曾经这位勤务兵,也算仁义,建议吴化文投奔解放军。

但抗战结束不久,解放战争便打响,这一次,吴化文成了“骑墙派”,开始观望战局。

1948年9月,济南会战中,吴化文倒戈,投入解放军怀抱,这一举动,是的没有心理准备的国军打败,解放军取得胜利,也是这次抉择,让吴化文又机会安度晚年。

倒戈后的吴化文,这次算是死心塌地跟着解放军,先后参加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尤其是攻占南京城时,吴化文率领的35军,一马当先,冲进南京城。

也是因为在这两场战役中的优异表现,1949年时,山东群众派代表来到上海请愿,要求杀吴化文以惩其过去残害山东人民的罪行时,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的陈毅,才会出面制止。

不仅如此,在1955年,吴化文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还省政府委员、交通厅长等职,后来,吴化文带着自己的3个老婆,在西湖边逍遥度日,直到1962年病逝,享年58岁。

对于吴化文这个人,一生五度叛变,侍奉四主,可谓无耻至极,但不得不说,吴化文的运气,又好到了极点,只选对了一次,作恶多端的他,便“立地成佛”,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