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件十分的重大的事件。法国总统戴高乐,直接给美国总统约翰逊一封简短的信。涉及的内容,十分的震动,戴高乐声称“法国决心在全境恢复行使主权”,通俗一点说,就是法国退出北约组织,法国的军队不受北约支配,北约成员国军事力量,必须撤出法国。
那么疑问就来,戴高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1949年,英美为了对付苏联,主动成立了北约组织,这是一个政治军事的集合体,当时法国也是创始国之一。北约成立之后,所有的军事一体化结构,由美国的司令官统一指挥。
1959年,戴高乐当上总统之后,对北约的各种制度,早已经心存不满。
比如,按照北约的规定“北约所有成员国的外交、国防,都在美国的指挥之下,驻扎凡尔赛的美军司令部,控制着英国的军队”。
尤其是,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埃及总统想把纳赛尔将运河,收回主权,英法军队直接出兵夺回。可是美国为了能够,拉拢更多的阿拉伯国家,竟然对英法进行施压,让两国立即停火,撤军。
这件事情,让戴高乐很不痛快,对于以前的殖民遗产,戴高乐并不是很感兴趣,可是美国高高在上态度,让其极为的愤恨,更加不满意法国的军队,竟然还要听英国的摆布。
戴高乐提出退出北约之前,也做过深思熟虑。
展开全文
面对苏联的威胁,法国承认需要美国的保护。有这样的想法,很符合当时的国际局势,上世界60年代,两大霸主的冷战,越演越烈,尤其是在西柏林的分界线上,柏林墙悄然而立。赫鲁晓夫、肯尼迪在维也纳峰会上,不欢而散,后来古巴导弹危机又出现,美国和苏联处于对立的白热化阶段,谁先走错一步,谁就会换来灭顶之灾。
然而戴高乐有发表演讲说道,法国加入北约的同时,就打算有某一天会退出来。法国终将会拥有自己的核武器,这是立国之本,自然不可能归北约管辖。
针对核武器的问题,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经建议戴高乐:法国与其花钱自己制造核武器,还不如美国字节供给。戴高乐回答得也很决然:你们如果愿意卖原子弹,我们当然愿意购买,可是购买之后,必须完全由我们自己支配。双方话题,自此结束。
1959年,艾森豪威尔出访法国,受到巴黎百万市民的欢饮,戴高乐对于这位二战重量级的元帅,也十分的敬重。
在会晤的过程中,艾森豪威尔再一次提出杜勒斯的建议“美国可以送给法国原子弹”,只有一个要求“美国人来监管”,戴高乐直接回答到:这个要求正是法国不能接受的,除非能自由支配原子弹的使用权,否则法国不愿意有核弹在自己的国土上,把命运交给其他的人。
从这里看出,戴高乐对美国并不信任,他坚持退出北约还有一个原因:
苏联已经不可能大规模的征服西方,法国的安全问题,有了很大的保证。如果苏联贸然行事,双方必定在原子弹的进攻下,全部覆灭。因此苏联、美国两派,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会掀起大战。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北约已经不再是西欧的保护伞,法国必须要拥有自主的、现代化军事力量,退出北约,脱离美国的指挥,并保持和美英之间的合作。
法国主动与苏联,东欧、乃至中国,主动缓和双方的关系,打开外交政治对话的通道,才是法国以后发展的途径。
在这样的战略之下,1960年,戴高乐主动邀请赫鲁晓夫,访问苏联。两人在谈论到核武器上,赫鲁晓夫的表现,让戴高乐十分的安心。赫鲁晓夫并没有将核武器作为战争的武器,只是一直在强调原子弹是一种恐怖的核武器,为了国防的安全,又不能放弃。
戴高乐也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主张毫无保留地对核武器,禁止制造和储存。
同一年,戴高乐也出访美国,向艾森豪威尔讲明了如何劝说赫鲁晓夫,并提议在法国召开英美苏德四国会议。这个时候,艾森豪威尔的任期也即将结束,他十分的同意戴高乐的建议,并认为在最后的时期,能够签订一个东西方的协议,政治生涯也可以收到一个完美结局。
艾森豪威尔,做出了让步,直接表明:美国并不想什么事情都包揽,欧洲人的事情欧洲人解决是最好的方法,法国带了一个好头。
1960年5月16日,美英德苏,在法国举行了四国首脑会议,可是在这之前,发生了飞机事件,赫鲁晓夫对美国暴跳如雷,并表示赔偿之前,不予和北约有关系的国家,精心任何会谈。
可是他还是来到巴黎,对戴高乐表示了感谢,临走的时候,还痛骂美国总统是一个“庸才”,这一番言论,也得到了英美德的认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戴高乐感觉,自己退出北约的决定,是正确的。
在这个决定实施之前,还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1958年,戴高乐先艾森豪威尔提出,北约的领导权,应该由美英法三国分享,并未得到回应,退出北约的计划,就已经开始定型。
1959年,法国的地中海舰队,退出北约,禁止美国的核武器进入法国。同时驻扎在北非的法国军,也全部撤离回国,戴高乐开始不再把法国的部队,交给北约同意指挥。
后来美国出兵黎巴嫩、约旦,戴高乐只是象征性的派了一艘巡洋舰,去刷了下存在感。美国和古巴断绝关系之后,法国保留在在古巴的大使馆,也拒绝对古巴实行禁运。
肯尼迪上台之后,戴高乐美国对法国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美国更加尊重法国,不在把法国当成一个被保护者。这种情况之下,戴高乐也给肯尼迪出了很多的意见。
比如,越南问题上,戴高乐就建议:插手越南的政治,是永远脱不开身的,任何外国势力,手段不管多高明,都是站不住脚的,美国在哪里反共有多强烈,遭受的反击就有多大,法国是有经验教训的。
肯尼迪也想维持美国对西欧地区主导权地位,可是也不愿意冒犯法国的独立,一直采取保守、模棱两可的态度。1963年肯尼迪被刺杀之后,约翰逊成为总统,美国的外交,出现了很多败笔,尤其是将越南战争升级,饱受外界的批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戴高乐更加坚定了走自主外交之路,1964年,戴高乐不顾美国的反对,直接和中国建交,1966年,宣布退出北约组织。
可是悲催的是,2009年,法国在保持核力量的情况下,又加入了北约组织。时至今日,美国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竟然开始逼迫北约成员,分担所有的防务支出,如果不答应,就从北约中开始。
如果戴高乐知道法国的现状,他会做什么感想,会不会大骂一声不肖子孙。